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藏族居住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历史因素所形成的独特社会环境,使得藏族服饰独具特色。它异常丰富多彩,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实用、审美价值。它体现了藏族的历史发展,经济状况、习俗和文化。民族服饰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证。长期以来,藏族服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包恒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藏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医学、历史、哲学和宗教信仰,还创造了文学、美术、建筑、歌舞、雕塑等优秀的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在这些艺术遗产中,歌舞产生的年代更久远,内容更丰富,流行更普遍,也更为深入人心,是祖国民族民间文艺百花园中一枝奇花异苑。而我省的藏族民歌和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也包罗万象。下面仅以个人所知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指教。 相似文献
3.
多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玉树藏区地处偏僻,早先交通闭塞,与外界藏族各部落往来较少,且其大部分属于历史上称作“康巴”的地域,形成了有异于青海其它各藏族部落的法规。值得调查研宛。 民主改革之际,王树藏区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封闭状态。其基本体制是千百户部落制度,有千户部落1个,即囊谦千户,直属或领属部落42个。各部落头人享有习惯相传的部落法规定的各种特权,大至命案纠纷,小至婚丧嫁娶。部落法规是“部落”化了的统 相似文献
4.
玉树地区藏族近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文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玉树地区藏族近现代教育周生文一中国近代史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1840年(道光20年),帝国主义以枪炮作后盾的鸦片贸易打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玉树地区僻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部,境内高山绵延、群峰... 相似文献
5.
纪兰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1,(3)
一、玉树地域及其特点玉树,是青海省西南部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自治州。“玉树”系藏语音译,其含义为遗址。相传玉树部的第一代头人垦布那钦建立部落的地区,是格萨尔王妃朱毛的诞生地,故部落名为玉树。又因其牧地地处青海与西藏间的要津,玉树便成为官方习称此地的地名,并相沿至今。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四周群峰环峙,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玉树藏族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玉树县、称多县、囊谦县,简称“东三县”。东三县地处玉树高原东 相似文献
6.
华锐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体系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与传统藏族服饰相比较,华锐藏族服饰在其形制。制作工艺。审美趣味上保持了传统藏服同源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色。华锐藏族服饰工艺更是多元文化在长久历史沿革下碰撞融合的具体体现,更是民族工艺中的优秀产物。 相似文献
7.
李声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6,(2)
玉树藏族人民,是我国藏族同胞中一支生力军。在近、现代,她们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各兄弟民族人民之间及本民族内部的团结,曾同英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北洋政府反动军阀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为藏族人民的光荣历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今天,我们重温它,对于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增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纪兰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民间舞蹈普查的深入展开,在青海省内相继又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舞蹈品种。“龙鼓舞”就是其中之一。经青海舞蹈家的整理加工,龙鼓舞在云南广场民间舞蹈比赛和1989年北京全国第二届艺术节表演中大放异彩,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得到贾作光、戴爱莲等老一辈舞蹈专家的赞扬和肯定。1986年,笔者在青海进行藏族民间舞蹈考察时,曾采访龙鼓舞故乡的民间艺人、学者,并观摩、学习了他们的精彩表演,现就考察一得之愚,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李延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鸦片战争以还,由于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朝政府对外实行屈膝投降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惟使我们可爱的祖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青海地区也遭致帝国主义的侵略。1870年(同治九年)11月,沙皇俄国派它们总参谋部的尼· 相似文献
10.
李采姣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119-123
在人类服饰的艺术长河中,藏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夸张的饰品、新颖的图案等不拘一格的特色,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页。文章从藏族服饰的地域性与多样化、功能性与舒适度、装饰性与表现力等方面出发,揭示藏族服饰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传承等不同,所体现出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服饰现象,这也是藏族服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阿柔是青海藏族土著游牧部落,自认为是山神之后代.明代蒙古族进入青海打破了藏族部落原有的分布格局,清廷对藏蒙分河而治成为两族争夺牧场与藏族部落北迁的直接原因.由于阿柔历代千户与各政治势力的巧妙周旋及其与寺院政、教功能的极致发挥,维护了部落利益,使其虽历经动荡与迁徙而未解体.从人类学视角看,藏传佛教的神山信仰形成了阿柔人崇尚神性的心理结构,迁徙的游牧生活反而加强了其族群意识,与蒙古族的频繁接触与联姻使其服饰与婚俗中糅合了蒙古族元素.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
卓尼藏族服饰是洮州地区农业区藏族(今卓尼县)特有的服饰文化。它的产生、发展是区域文化的产物,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记录和图像资料为证。从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卓尼藏族服饰在融合了汉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受到蒙古族和满清服饰文化的影响,并具有时代性质。 相似文献
13.
魏晓红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84-87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西藏服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生活在西藏东南工布地区的藏族,处在卫藏文化的农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工布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工布男女服饰及其配饰的风格、形成原因、艺术特点等,都有显著特征。作为工布藏族精神载体的工布藏族服饰,不仅彰显了强烈的地域性,而且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理论,展现了热爱生命的审美观,展示与张扬了民族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周新会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广袤千里的青海牧区是青海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历史上建立其上的封建经济结构不同于中原,也有别于西藏。本文力求通过对封建经济结构的主体构造的剖析,以展现其基本特点,并揭示影响藏族社会进步的主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青海解放前的蒙藏族教育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青海蒙、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与我国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开拓了祖国的领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是,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剥削、奴役下,生产落后,文化教育被禁锢,他们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一直到近代,统治阶级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才开始兴办蒙、藏学校。但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翻身,而是为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俞丽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87-90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索端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81-85
通过研究仪式进而理解宗教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路径。地方守护神信仰是藏族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青海黄南藏族村落守护神祭祀仪式的田野考察,并深入仪式背后,将仪式与村落人们具体的生活关联起来,对仪式展演及其结构、仪式中的人神关系、人神交流方式以及仪式对村民生活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青海藏族原分布于青海湖地区、长江源头和黄河上游北岸一带。公元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蒙古族大批进入青海,占据环湖水草丰美地区,以今海北、海南、黄南及海西地区为基地。青海湖周围及黄河北岸各地的藏族部落,大多被迫迁往黄河以南,统受东蒙古亦卜刺、阿尔秃厮及其后来的土默特蒙古诸部的役属。明末清初,西蒙古和硕特部移牧青海,消灭了土默特诸部及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的势力,青海藏族又为和硕特部役属。清政府默认了蒙古族对广大藏区直接统治的既成事实。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清朝平定了青海蒙古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后,根据“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才将藏族部落划归内 相似文献
19.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
藏族妇女服饰作为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鲜明而直观地显示了其服饰文化的独特个性与民族特征。藏族妇女服饰的流变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曹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3):105-108
一组来自甘南藏民日常生活的“街头时装”,呈现出新与旧、洋与土、工业化与手工艺以及华丽与运动的混合,普通藏民们在“街头装”上发挥的天赋与后现代时装设计师的“混搭”实属殊途同归,又一次验证了“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观点。这些“后现代”风格的藏族着装较之传统的藏族着装更值得我们来关注和思考,因为它的手法更为混杂和个性化,给人们创造一种新的美感享受,为设计的突破带来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