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以陕西省为例,选择陕北、陕南及关中三大区域18个自然村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实地调查,运用调研数据和相关官方统计数据,对陕西省养老保障现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目前阶段,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种养老方式受到家庭经济供养能力和子女供养意愿的影响,面临巨大的需求缺失.文章在对缺失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合理配置农村养老资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市武侯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服务需求"调查数据为依托,对影响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选择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对城市老年人而言,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选择受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养老意愿、子女数目等因素影响,但现阶段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形成显著影响的主要是年龄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理论基础是适度普惠型福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西方国家从机构养老到居家养老的转变及其对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居家养老服务要确立尊重老年人选择意愿、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担责等基本理念;坚持自力为主、居家与社区为辅,居家为主、社区与机构为辅,家庭为主、政府与社会支持为辅等理性原则。要合理界定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关系,理性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断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4.
影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依靠子女养老仍然是城市老年人偏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同住或者居家养老,而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于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此外,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拥有女儿数量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与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意愿与需求状况调查数据,探讨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区养老是受访者最希望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其次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居民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受人口学特征因素、社会经济属性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居民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因性别而异,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社会化养老的意愿越强;从职业性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社会化养老意愿更明显;对养老政策的熟知有助于居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倾向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家养老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论文基于367份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问卷调查资料,运用Logit-ISM模型确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9个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显示:经济收入评价和生活担忧度认知是直接表象因素;家庭年均收入是间接中层因素;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方式、老年活动组织情况、村委会关心情况是次间接中层因素;生活自理能力是根源深层因素.围绕因素的影响程度,论文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培育,以自理为核心的服务配套,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优化和以经济为核心的制度完善等供给路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居家养老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资金载体,研究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政策效果对于探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政策,主张投入的多元化,既强调政府资金的投入,又倡导社会资金的参与;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资金投入总量偏小,各级政府资金负担构成不合理,社会资金参与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政府资金预算规划性不强,政府引导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社会化程度不高。考虑到公平与效率,应当完善政府资金保障机制来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政策的作用,如将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优化政府资金投入结构,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比例,建立规范的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和加强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社会化的引导等。  相似文献   

8.
养老模式是老年群体对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多方面需求的综合反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正在经历变革。在西部农村老年妇女养老模式中,家庭养老是基础。近年来,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孝文化逐渐缺失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的根基正在发生动摇。当前,社区居家养老符合西部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意愿,越来越为西部农村老年妇女所接受。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有社区分散居家养老、社区集中居家养老两种方式。机构养老的服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比较适合西部农村老年妇女中的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6,(1):98-102
养老保障服务供需失衡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逐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化解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养老服务资源匮乏、养老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欠佳导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整合服务资源以及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3年我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使用Multinomial Probit模型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和医疗保障制度主观评价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具有正向作用;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二者都通过了居家养老需求的稳健性检验。为改善老年人的养老预期,提出加大老年人医疗保障投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缺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而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相比,具有成本低、老年人认同感强的特点;西安市开展以老年餐桌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项目,以期为开展其他居家养老服务积累经验;通过对西安市老年餐桌的实地调查发现:老年餐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运用市场方式不恰当、社会自治组织不发达、政府支持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并对中国发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三点建议:采取恰当方式、遵循市场原则,发展社会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政府理性支持、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传统居家养老遭遇挑战的现实背景下,选取S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方式获得微观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老年人个体情况、家庭情况、邻里关系、机构养老认知、机构养老意愿等问题。当前农村机构养老需求空间较大,但农村机构养老整体发展水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积极性。在增强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能力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农村老年人美好养老需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和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家和机构两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亲属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入住机构的老年人大都是高龄、丧偶、文化程度较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大都是低龄和中龄老年人,有配偶的比例较高,身体状况较好,文化程度也较高。2)受年龄、文化水平、收入、健康、婚姻状况、子女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居家老年人比机构老年人拥有较高比例的亲密交往亲属。3)无论是见面联系还是打电话联系,居家老年人与亲属间的交往频度均高于机构老年人和亲属间的交往频度。4)影响居家老年人和亲属间交往频度的主要因素是亲属居住距离,而影响机构老年人和亲属间交往频度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的健康。5)无论在哪种养老模式下养老,老年人和亲子间的交往都多于和亲属间的交往,亲子关系是城市老年人人际关系的重心,而亲属关系则相对淡化。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督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更适合老年人的理想养老模式。随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监督显得更为重要。介绍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督经验。英国和香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监督不仅表现为对服务提供机构的监督,还表现为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服务的运作监督指标进行设计,构建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上海市重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 10个典型社区639位老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包括:经济收入情况、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形式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据此提出建议:政府要增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重点关注独居、空巢老人,提升文化娱乐服务水平,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人员队伍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9年北京市残疾人服务需求状况调查数据,以1 198名残疾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进行逐步回归,研究了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对其服务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照料资源、家庭及社区环境等因素对残疾人的服务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残疾人多乐于选择居家服务;由子女/孙子女和配偶照料的残疾人选择机构托养服务的较少;社区服务设施状况越好,残疾人越乐于利用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7.
居家老人生活及“居家式社区养老“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家式社区养老”可谓是在中国老龄化趋势发展加剧情况下一种理想的养老方式,理论界也多对此展开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对该区60岁以上居家老人基本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社区为他们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服务,但不太愿选择“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其中经济收入、社会传统、社区服务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应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措施,加速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促进“居家式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少数民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除了需求巨大、总量严重不足的供需矛盾外,还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的突出问题,并逐步上升成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政府的投入绝大部分在县、乡(镇)级,对村组(社区)投入少之又少,使巨大的居家养老需求得不到相对应和相适应的供给回应。另外,"重机构、轻居家",养老机构建设迅速但利用率低,公共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难题,需要突破局部思维整体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借鉴卫生系统的三级服务网络经验建设农村养老三级服务网络;鼓励养老机构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慢病预防、失能康复的一般性家庭照料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农村幸福院建设为契机编织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养老服务网底。  相似文献   

19.
秦利 《国际公关》2022,(23):76-78
随着老龄化进程急速加快,温州市政府在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上取得诸多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低、医康养结合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以温州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提出发挥政府保障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兜底职能、做好基本农村公共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合城乡医疗和养老资源实现医养结合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是我国主要养老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理保健、疾病预防、家庭关系改善、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具有社会创新性。同时由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不完善,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导致服务没有持续发展。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从政府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管理评估、多专业团队构建、组织培育等方面着手,推动地区政策创制,满足老人不同层面需求,缓解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