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国初年,经济凋弊,财政拮据,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盐税显得极为重要,但这一时期的盐务政策混乱不堪,因此辛亥革命时期的盐务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改革而进行。由于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盐政的干涉以及传统封建盐务旧制度与旧势力的阻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盐务改革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的爆发,猛烈冲击了旧的盐务体系,加速了旧体制的崩溃,使1911-1913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盐政"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央和地方的盐务改革,尽管存在种种局限,但它延续了清末盐务改革所开拓的思路,并在短期内迅速使盐务改革的问题成为公众的观念,其所起的作用需要认真地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新型盐务人才缺乏,为培养和储备盐务人才,盐务署仿照税务学堂成例,在北京开办盐务学校,招收别科、本科、预科三班,制定《盐务学校章程》,注重学生盐务基本知识和英文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民国时期中外盐务交涉的需要。学校开办后期,政府经费紧张,财政部审计学校经费开支,盐务署修正《盐务学校章程》,规定每生每年交30元学费,这些措施无疑杯水车薪,尽管如此,也未影响盐务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在其影响下的盐务中学办学亦卓有成效,达到了政府储才委用的目的。民国二十四年,政府教育资金捉襟见肘,盐务署宣布盐务学校停办。  相似文献   

4.
两浙盐区为中国古代传统盐区之一,在中国盐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文物“纲盐执照”信息涵盖丰富,极具代表性。拟通过对该文物的深度解读,以剖析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两浙盐区盐法制度如“纲法”和“票法”的变化发展、食盐运销制度的变革、盐商特权以及盐务职官制度的变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期,洋会办兼盐务顾问英人丁恩对中国盐务改革曾起过特殊作用。以他为首并有盐政改革派参加的改革,成为中国盐务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盐课是旧中国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故历朝历代都有盐官设立。东北三省的盐务机构经历了初设、发展 (扩大 )以至日益完备的过程。清末民初 ,基本形成了三套系统的框架 ,即东三省盐运使署、吉黑榷运局和盐务稽核分所。掌握东三省盐务机构发展的脉络 ,对东北盐业开发的研究及东北地方经济史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褚玉璞(1887-1929)是北洋军阀统治后期赫赫有名的地方实力派军阀,盘踞直隶地区两年余,期间,为了扩充实力,筹措饷需,公然插手长芦盐务,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褚玉璞截提盐款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去年2月提出至今年7月1日,经过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七一"讲话集中了以往论述中的一切思想观点,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论述,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南京临床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袁世凯统治时期,在复古思潮冲击下,女子教育向封建旧传统回归.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了"良妻贤母"的女子教育宗旨,在知识女性的强烈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率先打破"女禁",其他高校纷纷效法,使女子最终获得了从小学到大学形式上完整的教育权.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曲折发展,反映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的艰辛,对社会的整体文明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今社会上使用同音近义词"作"与"做"的混乱现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辨析了"作"与"做"的根本区别,并指出了各自的用法和通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私盐的种类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划分结果。研究此问题时,我们不仅要注意生产领域内的私盐和运销领域内的私盐,还要注意到消费领域内的私盐。国民政府前期两淮盐区的私盐种类繁多,突出的有灶私、军私、枭私及商私等,多集中于盐斤的生产和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我地区民国初年“废灶兴垦”时期爆发的商灶剧争的经过,剖析了负责兴垦的垦务公司对灶民所有的荡产进行巧取豪夺的史实,证明了“废灶兴垦”的资本主义性质,指出了研究这段历史对建立海盐博物馆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前期,上海工商业界立足于中国传统商人的经营策略,借鉴西方营销理论,创造出众多民族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在当时对繁荣社会经济、丰富人民生活、抵御外国经济侵略、革新社会风尚都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同时,也为今天上海品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典当业在四川既关系到普通百姓生活,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又可能成为非法之徒销赃之处,或是苛重盘剥的高利贷场所。所以,四川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和支持保护正规典当业,并设有专门的机构与法规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政府主要从开业、歇业管理、当税征收、营业中监督、筹备公营典当等方面对典当业实施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张骞和孙中山都曾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谋划过。张謇认为规范、完善的经济法规和市场秩序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孙中山卸任大总统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修铁路等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上来。比较而言,张謇的思想理论更具体、更细致,也更符合实际,这多少要得益于他曾有过经营企业的重要经历。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实践中,我国公司法的缺陷导致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或有限责任原则,导致很多人误认为公司人格消灭于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时,致使侵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非常普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仅要从公司解散与清算的具体制度层面着眼,更要从价值哲学的层面对其法理基础与制度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该法律制度的设立目的与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人民信访制度是中共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利益表达的一种重要制度。中共在建国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通过创建人民信访制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建国初期中共人民信访制度的创建经历了理论准备、立法和实践的三个阶段,在其创建的过程中,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注重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充实和工作方法的革新等特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围绕新生政权恢复和巩固经济的主线、实现党和国家发动和组织的政治运动,是中共在建国初期创建人民信访制度的历史经验。探讨建国初期的人民信访制度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苏商投资办厂形成热潮,江苏涌现了一批勇于开拓创新、思想活跃、擅长经营近代工商企业的的苏商群体。苏商创办的企业引进和发展了机器生产,形成工厂和公司制度;在为人们提供物质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同时也使人们直接接触到了现代工商文明,推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转化并改变了社会风气。他们成立商会、提倡国货、捐资办学、热心慈善、修路筑桥,维护和创造有利于其企业发展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促进了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务公开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国的政务公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政务公开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推进,这需要我国的公务人员和民众共同努力,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一百多年来社会各界不同人士对其有不同的评论,然而却少有人研究民国佛教界对辛亥革命的评论。该文以民国时期佛教界对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评论为视角,来考察佛教界眼中的辛亥革命,并浅略分析其评论的原因与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