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养老与老年人健康密切相关,现有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探索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PLS-SEM)方法,以智慧健康养老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多种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孤独感为例),深入剖析主动社交媒体使用、被动社交媒体使用、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自尊、客观社会孤立、生活满意度及服务满意度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社会存在、社会比较与社会支持理论,不同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负向影响老年人自尊;自尊对向上社会比较和孤独感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此外,客观社会孤立调节向上社交比较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客观社会孤立正向预测老年人孤独感。为未来采用社交媒体方式对老年人孤独感进行干预提供了研究依据,丰富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庄琪 《老友》2011,(4):17-17
据媒体报道,《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基本完成,新修订的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也就是说,赡养人不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属于违法行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3.
使用江苏省13市750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7. 37%的老年人表示对当前生活比较满意,19. 94%的老年人表示非常满意。江苏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生活自理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健康自评等个人因素,收入、与子女的关系、是否感到孤独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社区是否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提升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害怕孤独的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空巢生活,希望"老有所伴"。但老年婚姻遇到的困难较多,于是一些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近年来,法院受理了一些"搭伴养老"引发的民事诉讼。现将几种情况举例如下,希望引起老年人注意,以避免司法纠纷。一般同居关系随时自行解除案例:今年65岁的退休工程师老王,2009年秋天在晨练点上认识了与自己同岁的陈大妈,两人决定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2,(12):61
1.坚持适当的工作和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情绪。要排除这些消极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地做些事。有些人认为对老年人来说清闲是福,实际上无所事事的感觉反而会使老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的变化,还容易产生孤寂、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6.
姜德珍 《新天地》2012,(1):38-39
老年人要过好每个今天,保持心理平衡,必须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坚持适当的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消极情绪,要排除这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症状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基于实证调查数据,描述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和老年人的孤独、抑郁、焦虑等主要心理问题,使用Probit回归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关系和社会经济特征三个层面,探讨老年人主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做出简单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以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等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分类混乱、资金匮乏、管理体系不明、人员缺乏、风险巨大等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法律规制和引导。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针对上述问题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作出了相应规范,但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称谓、分类、监管和法律责任方面仍略显不足。可以考虑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界定、分类标准、准入、管理等作系统规定,并完善相应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9.
利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6年在烟台市进行的"城乡老年人孤独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交互分析,结合烟台市实际状况,分析老年人与子女的代际之间在经济、生活、精神上的双向支持,探讨双向支持与老年人年龄、收入、同分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与子女的代际双向支持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老年人与子女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老年人与子女的双向支持受到代际之间的经济状况,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荷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便成了一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为了不让老年人成为养老院里的一员或电视前的孤独者,从前年开始,荷兰政府开始大力推广老年人集体住宅,使老年人能自助自乐度晚年。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争论的热点,但是各种有关"小产权房"的观点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对"小产权房"命名不准确、分类不合理,提出建立"集体用地流转制度"时忽略了其应有一定的限制。通过分析"小产权房"法律特征,赋予其法律意义上的名称"村镇集体土地商业住宅",进一步界定其为"建筑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销售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宅"。通过对"村镇集体土地商业住宅"的重新分类,提出对"小产权房"进行"分类规制"的建议,并提倡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同时强调给予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王军 《老友》2013,(10):41-41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丧偶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关注。这些老年人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得到帮助。再婚,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孤独、无助等问题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老年人再婚后能否得到生活的幸福,这不仅需要双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再婚夫妻双方对再婚生活的共同维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世界近现代社会形态和结构演变的角度,对我国当前法人犯罪现象的社会实质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指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或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与体现社会局部利益的各独立民事主体之间的矛盾,正日益超出个人的层次而具有群体化的趋势。因此,如果说传统的自然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个人反抗统治关系",那么现在法人犯罪的本质特征则在于它是孤立的群体对统治关系的反抗。与传统的自然人犯罪相比,法人犯罪的特征还在于,其对社会的危害具有着潜在的或现实的政治意义,对统一的政治国家构成了直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3,(10):41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丧偶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关注。这些老年人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得到帮助。再婚,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孤独、无助等问题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老年人再婚后能否得到生活的幸福,这不仅需要双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再婚夫妻双方对再婚生活的共同维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老年人的再婚生活才能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通过运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喻"来解析弥漫于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可以看出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反映了对真理的渴求与现实的矛盾、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的冲突,指出人们要想摆脱孤独,必须走出黑暗的洞穴,摆脱愚昧落后、因循守旧的现状,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我国还未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实力,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加剧了老年人福利供给与需求矛盾。老年人福利实现社会化供给是现实可行的选择。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指导下,遵循政府主导、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等原则,探讨我国老年人福利的社会化供给,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透过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经历,反衬了二战后丰裕社会与孤独精神的对比。小说展示中产阶级子女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愤青行为,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愤怒和不满。"愤青"颠覆传统,挑战权威,希冀追求自我、个性和社会的和谐。他们的道路虽然从对抗走向妥协,但是他们已发出文化呐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斯塔克夫妇的情感历程为例,分析《无人伴随我》中普遍存在的孤独及其成因。政治主导了南非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简单的利益权利关系,沟通与交流变得遥不可及,个体陷入了无底的孤立隔绝深渊之中。爱没能让他们摆脱出来,反而使他们更加孤独。政治生活的喧嚣之下,正是个体灵魂深处那无法排遣的孤独寂寞。  相似文献   

19.
老树 《老友》2013,(4):10-12
家家都有老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年人这样或那样轻易被骗的经历,老年人被骗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受骗的为何总是老年人居多?针对骗局,老年人自身都有哪些难以回避的"硬伤"?老年人如何做才能远离骗局、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0.
孤独与思乡是苔菲2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主题。苔菲的小说大多描写了俄罗斯人初到侨居地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俄侨"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复杂心境,孤独和思乡自然成为作者于作品中抒发的主要情感,而孤独与儿童,孤独、思乡又与小人物主题常常交织在一起,成为苔菲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