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基于技术关系的工农二元转化城镇化动力分析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社会关系出发认为信贷作为市场经济预付资本的主要构成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起始动力。基于LMDI乘法分解可对信贷规模、信贷在不同类型城镇化间的配置结构和信贷效率对城镇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的应用统计数据进行分解。分析结论为: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其对我国城镇经济发展具有根本驱动力;二是防止经济体制的逆市场化倾向和大力促进城镇市场化改革是提升信贷效率和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关键;三是增加信贷的规模,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有利于城镇经济增长;四是适当地引导信贷由北京、上海等一线超大城市向二三线特大和大城市转移以有利于我国城镇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未来十年城镇化进程对扩大内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现状.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农民消费的现状、潜力以及城镇化对增加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同时,利用趋势外推法、线性和指数回归方法及灰色系统模型GM(1,1),匡算2010-202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和1.2%的条件下,分别拉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增加值、农村耐用品消费、潜在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有“单体式”和“城市群”两种形态.当前城镇化以“单体式”为主、以GDP为导向,进行爆发性发展并陷入质量困境.培育城镇体系、构建城市群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应从经济追求转化为城市群的角色担当:以人为本、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生态宜居、市场统一等.这就需要城市群形态下建立城镇间长期合作的体制机制,以提升城镇化质量;构建统筹协调机制,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群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建立内生动力机制,理顺城市层级间的资源配置关系;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约束机制,优化城镇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4.
[摘要]随着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大力实施和“四纵四横”高铁干线的建设与运营,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论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交通运输经济理论,并借鉴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和城镇化的实践经验,系统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城镇发展的影响。论文认为,高速铁路对沿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张、TOD导向下的城镇发展和城镇格局的重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均GDP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进程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减少量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公路密度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当前阶段对农地利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镇有质量、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规避就业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入手,深度挖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特点,分析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总结农民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风险,从制度、经济和农民工自身等层面探究就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对策,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西部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西部新型城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和空间结构五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梳理,分析西部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质量、城镇环境、城镇化体制机制和城镇空间结构四个方面探索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增加241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7.3%,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快的一年。 一、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一)食品支出: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人均1032元,增长16.5%,增速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人均912元,增长17.3%;在外饮食消费支出人均111元,增长12.0%。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市为例,选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三项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经济增长通常会引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但是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却没有显著作用,这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且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建立多元城镇群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数字     
《社区》2012,(4):7-7
59.5%公众认为生活压力来自物价 2011年12月1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社会综合状况数据报告指出,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1.1%。数据结果表明,近70%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感受到“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的压力,59.5%的公众认为目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紧密。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现实效应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增长;以现有数据拟合出不同水平下的城镇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较好预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现实效应未来的相关数据,从而有利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谐并进,防止片面城镇化——城镇化率的攀比。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一个舶来品,"城镇化"一词更符合中国国情.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实质上看,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城镇化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中国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发展进程、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规律、发展规模、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支撑对合理布局城镇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以及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吉林省产业发展特点及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出发,指出产业支撑是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并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给出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推动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选择主导产业,打造城镇特色;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实现城镇经济绿色增长;依托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产业空间与城镇地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5年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我国居民教育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得我国居民受教育年限增加0.3年左右,使得农村8.0%左右潜在退学者和城镇2.2%以上潜在退学者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进而使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高中教育普及率增加2.5%和6.9%左右。这说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于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没有改变农村居民和城镇女性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但使得城镇男性高中学历人口年均教育收益率增加了4.5%,说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仅对城镇高中学历居民的收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镇就业市场对于城镇就业人员既有替代效应,又有互补效应。如果后者强于前者,则城镇化可以提升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河北省的数据显示,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城镇居民收入提高2.6个百分点;进一步分解,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提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99、5.36、0.93、3.30个百分点;从长期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人口数量、人均GDP之间具备协整关系,即城镇人口数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下降0.39个百分点;人均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应提高0.95个百分点。为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一要注重城市群网络和小城镇的引领作用;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业结构;三要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来保障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四要改变传统观念,促进新市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一、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3% 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比1997年增加217元,年均增加43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加77元,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与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从世界不同国家发展的实践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从中国及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践看,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针对贵州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面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镇生活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制度障碍加大了农民进入城镇的难度和成本三大问题,建议采取四大对策:1.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农民收入差距;2.政府公共服务重点和投资应进行战略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3.政府应加快完善重要的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支撑机制,推动我市农民增收市场化长效机制的建设;4.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人口跨越省际大规模迁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性变化的常态表现,其对不同省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路径有着不同影响。本文选取广东省、河南省和辽宁省,做为我国人口省际净迁入、迁出和基本均衡的三个代表性省份,分析人口省际迁移的方向、数量、就业及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需要持续多年的工业化支撑;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影响;不同省份新型城镇化面临不同的人口流动冲击,应走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一直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城乡地域的重新划分而增加的城镇人口中含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因此,不能单凭表面上城镇人口的增长数量来判断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努力提高人口迁移对中国城镇化的贡献,实现新增加的城镇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解决好从农村迁移或流动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和生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以西南五省市为分析对象,采用1995-2012年的数据,以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为方法,分析了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首先城镇化进程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城镇建设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其次,非农业产业占比、劳动力与人均GDP对于城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是当前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不利于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最后,教育对当前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贡献较小。通过以上分析,为合理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