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中国香港经济研究会首届年会于今年1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次年会的主要议题是在过渡期如何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如何进一步利用香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与会代表一致指出: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圆满解决了中英两国之间一百多年来历史遗留的问题,是香港稳定和进一步繁荣的可靠保证.一国两制的理论是研究香港问题的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就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制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并同英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完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初步显示了这一构想的强大威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及其威力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设想,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次会议在制订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时,就有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在国际范围内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金日成最近说朝鲜“南北双方也可学习香港方式,各自维持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实现和平统一”,就是这一构想的国际影响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人士发表文章,举行研讨会,就“一国两制”构想的有关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广东社会科学》在一九八四年九月创刊号上,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就“一国两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的伟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之后,我国政府按照这一科学构想,同英国政府、港英当局进行了长期的谈判和斗争,终于在今年7月1日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开创了香港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香港主权回归将对海峡两岸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前…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我国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在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回归祖国后,我国会存在四个法律区域:香港法律区域、澳门法律区域、台湾法律区域和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律区域。我国将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四个法域”的复合法域国家。区际法律冲突现象将是空前复杂而多样。采取何种法律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台湾和香港问题时,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他说:“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我国将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坚定不移的决策。为了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我们在恢复行使主权后,对香港将采取一系列  相似文献   

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香港回归祖国,完全是按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进行的。“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是“一国”与“两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解决香港问题这个特殊矛盾所采取的特殊方法。它本来是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只是由于香港问题的提前到来而改为首先用于香港。我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了.中英之间一百多年来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此获得圆满解决,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随着人们要求增强对香港问题的认识,香港史的研究必将有较大的开展.在这个时候,我们对香港地区史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是适时的.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约从公元前四千年开始,它就是我国先民劳动、生息的地方.到我国形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从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出发而提出来的崭新的政治主张。它已经体现在我国的宪法中。这是国际间的“和平共处”原则和我国统一战线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休运用和发展,是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重大决策。它对于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推进我国四化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随着香港的回归,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举彪炳于史。“一国两制”在香港问题上的顺利实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一、“一国两制”历史基础的客观内涵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基础和客观内涵是什么?它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也不是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而是香港、台湾和大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此文由于篇幅所限,仅以香港作为一种制度的代表,台湾且不论)。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是在一个中国的原 则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来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坚持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和平解决台 湾、香港问题的方针,以中美关系改善为契机而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意义吴奕新历史给社会主义中国留下了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具有...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①以“一国两制”构想和平解决祖国的统一问题,是邓小乎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大陆混乱分裂的局面,我国从此进入了统一安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台湾、香港、澳…  相似文献   

14.
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以及体现这一构想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举世瞩目.本刊创刊号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对“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理论根据,作了初步的探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加深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进一步弄清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一国两制”构想作深入的理论性探讨,成了摆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同《南方经济》编辑部于10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一国两制”构想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省市学术界人士近四十人.省委宣传部黄浩副部长参加研讨会并作了讲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牧野同志在主持会议的发言中指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为实现“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范例.他说,“一国两制”是八十年代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出现成的答案,因此,要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去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的新方法.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阐述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分析了香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状,结合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从科?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开创了我国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一、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谢慧君 《理论界》2005,(11):160-160
台湾问题是中日恢复邦交谈判的焦点问题之一。中日双方在谈判中圆满解决了台湾问题,才使中日建交成为可能。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标志着日台“外交”关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中共中央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香港问题的解决,澳门问题的即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定进展,证明了这个政策的正确性。这个政策,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待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待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指明了应同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建立持久的联盟,发展了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政策。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资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大陆消灭了资产阶级。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 那么,如何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呢?邓小平同志为维护祖国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高超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用“一国两制”方式来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富有智慧的科学构想,它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多次阐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它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条件下实行“一国两制”,既使实行不同制度的地方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