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析了南宁会议前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分歧产生的原因,指出这次分歧对大跃进的发动与周恩来本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走向世界,不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更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毛泽东、周恩来耗尽了他们毕生的精力、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和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便是明显的例证。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走向世界,是在前人奠基铺路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兆儒  兰江华 《兰州学刊》2007,1(6):207-208,197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的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之前,周恩来已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会议演讲、电报、文章等形式,阐述了山西、华北和全国的持久抗战问题.探讨周恩来持久抗战思想,对于完整理解、深刻领会、深入研究毛泽东持久抗战思想,颇具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生产的基本规律、艺术典型的塑造、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的民族化、“双百”方针、文艺队伍的建设、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十个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周恩来的文艺思想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周恩来人口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口素质普遍低下 ,文盲、半文盲占 95 %以上 ,旧的思想观念非常浓厚 ,传统的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五世共昌、传宗接代等观念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 ,它刺激着人们早生早育 ,多生多育。同时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稳定 ,生产得到了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从而人口再生产出现了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势头。因此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的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成为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关注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都主张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人…  相似文献   

6.
耿显家 《东岳论丛》2019,40(5):40-47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以给林彪复信的形式,回答了红四军党内争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白砂会议前后,林彪给毛泽东写过几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的这封信是回复林彪的哪封信?由于原始档案的缺失,现有的历史著述对上述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表述,一种说林彪给毛泽东的信出现在白砂会议前几个小时,毛泽东在会议上公开了这封对朱德充满攻击的信;一种说林彪给毛泽东的信出现在白砂会议结束后的当晚;还有一种是说林彪在会前会后各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通过对白砂会议前后基本史实的梳理、考辨,我们不难发现,林彪写给毛泽东的信是在白砂会议结束之后;而当前各种著述所引用的林彪信件,虽内容各异,但大多也出自于同一封信。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在贯彻和执行党的"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许多理论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某些文艺理论原理在新的层面上作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建树,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黎平会议到毛尔盖会议,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核心地位形成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周思来处于党和红军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位置。身处核心位置的周恩来,在“过渡阶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始独撑危局,稳住了军心;继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多次采纳毛泽东的建议,使党和红军在险恶的局势下转危为安;为全党选择毛泽东,把毛泽东推到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位置做出了特殊贡献;最后,为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并为战胜张国大的右倾分裂主义做出了最初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胡风主张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当作文学工作者的指导原则、一个可供讨论的关于文学理论的文本,而非统一思想、规范文艺工作者行动的文件。所以,他认为可以对《讲话》做出富有个性的阐释。这样一来,他对《讲话》的看法遂迥异于左翼主流批评家如何其芳、邵荃麟等人。同时,他的一些观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讲话》。在关于鲁迅,关于知识分子,以及文学如何服务政治、普及与提高、启蒙与救亡等诸多问题上,胡风的观点与毛泽东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他与毛泽东在文艺观念上的分歧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1921年11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会议召开前后,广大民众就南北政府参会代表资格问题和鲁案直接交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议论,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民外交行动。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对会议前后的民众舆论和国民外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现了其对民众的关注和重视。事实表明,在华盛顿会议前后,孙中山对民众力量的重视、对国民外交的大力支持以及民众对广州国民政府的认同和拥护,共同推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事求是地提出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正确理论和政策,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纠正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发生的偏差。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理论被邓小平所承袭,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筱纯 《理论界》2013,(8):124-127
对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学界普遍认为毛泽东没有进行调查研究,轻率发动的。笔者认为,毛泽东是进行了持续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大跃进前后的调查研究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党内民主建设,确保调查研究能反映真实状况;调查研究制度化和专业化,确保调查研究持之以恒;调查研究坚持不断创新,确保调查研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张治中"弃蒋拥共"是因为周恩采的人品和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张治中对中共的信仰,是他受周恩来影响的思想基础;张治中的和谈主张为蒋介石所用,使他有机会与中共和谈代表接触,从而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张治中对革命作出的贡献使他得到中共领袖的信赖和认可.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在它的创建与设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目标追求、纲领要求和角色转变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年中显得最为突出.这种变化和发展既体现了这一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也蕴涵了之后多党合作遭受曲折的因子.  相似文献   

15.
1954年日内瓦会议印支阶段的讨论是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严重外交斗争,斗争的实质是如何构建第一次印支战争后印支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而老挝、柬埔寨的中立是会议实现突破、走向成功的转折点.从5月8日开始的老挝、柬埔寨问题讨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讨论老挝、柬埔寨问题是否应与越南问题分开处理,但未能取得进展.第二阶段大会搁置老、柬问题,转而谋求实现印支地区停火、首先是越南停火,但因各方分歧较大,亦未能有所推进,到6月初,印支阶段议程已陷入僵局.第三阶段由于周恩来总理提出极富灵活性的提案,推动会议走出死胡同,日内瓦会议首先在老挝、柬埔寨问题上有所收获,并逐渐走向成功.中国以和平共处为特征的会议政策最终挫败了美国的对抗政策.  相似文献   

16.
1930年 10月下旬,毛泽东在江西新余罗坊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的联席会议,即罗坊会议。这次会议所探讨解决的问题,关系到红一方面军、江西省行委思想、政治路线的根本转变,关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是一次具有决策性的重要会议,在党史、军史上的历史地位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不久,周恩来即对高度集中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开始了对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他认为:计划体制过分集中存在很大弊端,应当逐步分权给地方和每一个生产单位;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要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同时又要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要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聂好春 《中州学刊》2005,(5):185-187
毛泽东与历史学家有着广泛的交往,他们切磋学术,漫话古今.毛泽东帮助历史学家接受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史学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革”前后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共和国前十七年毛泽东著作的出版自从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后,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民主革命的迅速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随即到来,作为胜利之源和法宝的毛泽东的著作与发行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要日常工作。此后,又随着毛泽东本人威望的日益提高以及不断加码的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运动,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和发行更成为了中国出版业最重要的工作与内容。客观地说,它对推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它也在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潮流中起了…  相似文献   

20.
试论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他们 在平定商团,消灭杨、刘滇桂军,两次东征的战斗中,曾密切合作使黄埔军校从五百人发 展到威震广东的第一军,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始终有着矛盾和斗 争,这种矛盾和斗争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剧,最后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