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亲环境技术是一种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能有效改善当前日益凸显的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本文从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Binary choice模型,探讨影响农户亲环境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表现出对亲环境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农户的亲环境农业技术选择行为与农户人均年收入、人口、政府是否给予亲环境技术补贴正相关,而与种植面积负相关,对采用亲环境技术而导致粮食减产的担心也是阻碍其选择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为促进亲环境技术的推广及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提供的亲社会行为有虚拟的物质资源、任务帮助、游戏经验分享、免费游戏资源共享、精神情感支持、网络游戏管理义务服务等;影响网络游戏中亲社会行为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泛亲缘选择、虚拟角色的职业责任、零旁观者效应、游戏角色互换、生命无限、榜样示范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将环境风险感知划分为事实感知、原因感知、损失感知和反应行为感知4个维度,根据苏皖两省839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多维度环境风险感知对民众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的环境风险感知对民众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路径不同,反应行为感知对民众公领域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责任意识在环境风险感知影响民众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事实感知和原因感知对民众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损失感知对公领域亲环境行为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责任意识产生间接影响;反应行为感知也可以通过责任意识对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基于此,提出应加强环境认知教育、激发环境情感、培养责任意识,引导民众践行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以构建全民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是加快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亲环境行为则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体现。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传统媒体对亲环境行为的舆论引导功能,但较少关注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的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且从环境知识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的亲环境行为总体上并不积极,但公域环境行为比私域环境行为更加活跃;互联网使用对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都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知识是互联网使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相比于“互联网—私域环境行为”的关系,环境知识在“互联网—公域环境行为”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5.
6.
大气污染控制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除了需要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公众的行动选择也至关重要。将公众大气风险感知有效转化为亲环境行为,实现环境改善的“知行合一”,首先需明确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心理变量,结合空气质量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环境风险感知、自然联结、PM2.5暴露值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环境风险感知正向预测亲环境行为;自然联结在影响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路径具有城乡差异,即来自城市个体的大气风险感知对直接亲环境行为敏感,对自然联结变化迟钝;影响路径受到个体所暴露的PM2.5浓度的调节,即PM2.5暴露值越高,中介效应越强。上述结果明晰了环境风险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亲环境行为和推动大学生环境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依恋指人与地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联系,从情感驱动分析,地方依恋使人对地方拥有更强的保护态度。本研究对298位被试进行调查,探讨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检验环境污染焦虑的中介效应,探索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情感依恋对公领域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社会联结对公领域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2)环境污染焦虑的中介作用显著,地方依恋水平越高,环境污染焦虑越低,越容易做出亲环境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依恋和环境污染焦虑在亲环境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亲环境行为促进策略应重视人与地方之间积极情感的建立,同时对环境污染的高焦虑无助于促进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下而上自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实现合作的一种最优的制度变迁路径,运用"智猪博弈"理论分析"大户组建、小户加入"模式是达成农民自下而上自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员工实施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并非是出于利己或者报复动机,而是为了实现组织利益。通过在北京和山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探讨职场灵性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收集到42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表明:职场灵性正向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工作满意度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职场排斥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还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在职场灵性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理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历史文化名城安阳作为案例地,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构建了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亲环境行为、游客身份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地方依恋;游客地方依恋正向促进游客实施亲环境行为;从地方满意度到亲环境行为,需要依靠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实现;身份对于游客的地方依恋形成存在显著影响,相较于外地游客,本地游客对地方依恋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构建了有别于自然遗产地的文化遗产地亲环境影响机制模型,并纳入主客身份的影响进行探讨。建议目的地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全面提升游客地方满意度,关注游客地方认同维度的培养,针对不同身份的游客采取针对性的宣传策略,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促进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踵事增华,但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未解。破解家庭农场环境污染困境,促进组织知行合一,是加快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行动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安徽省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厘清“环境责任感和魅力型领导”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挖掘“社会监督”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环境责任感和魅力型领导对家庭农场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监督在环境责任感、魅力型领导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将环境责任纳入管理体系;领导带头示范,以身作则;强化社会合力,构建监督制约网;营造家庭农场亲环境氛围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组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农业市场化的重要途径 ,而农业市场化又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文章以非营利性农民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非营利性农民组织的涵义和内部结构 ,并通过与龙头企业———营利性组织的作用的比较 ,论述了它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最后提出了加快非营利性农民组织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农民在采取环境行为时不是完全理性的,他们是有限理性的环境行为者。从社会成本和长期效用出发,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是指那些破坏或不合理利用环境的行为。造成农民非理性环境行为的原因,存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解释角度,如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为解释视角,这些行为是农民自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身三者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游客的亲环境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期望理论的整合模型,以云南省普达措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基于382份游客有效调研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规范和期望值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意向;亲社会心理因素(生态价值观、生态世界观、后果意识、责任归属、个人规范)和自利心理因素(目标效价、工具值、期望值)共同驱动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归纳并验证了提升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亲社会因素和自利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游客亲环境行为引导策略以及自然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助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一,在中国情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324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道德推脱理论探究了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通过道德推脱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道德推脱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感知道德氛围调节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道德推脱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感知道德氛围调节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通过道德推脱这一路径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正向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如何预防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所产生的消极后果、重视道德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一般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得到不一致的结果:部分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另一些研究则表明二者不存在有意义的联系。分析相关研究发现,概念上的分歧、测量方法和指标上的不同及被试年龄的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了移情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后续研究应考虑对概念与测量方法及指标的选用等方法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对相应结果进行更谨慎地分析。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究影响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层原因,揭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2世界价值观调查"和"201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美两国公民参与民间环境组织数据的比较研究,展现了中美两国公众参与环境组织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并解读了不同环境意识对中美两国公众环境组织参与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环境组织参与者大多为青年人,而美国则表现为全民参与;中国环境组织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是建立在环境污染驱动之下的,而美国民众表现出了一种常态下的环境意识;较之美国民众,中国公民的环保组织参与行为有较高的政治倾向.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组织的发展方向处在一个模式选择的路口,一个方向是合作主义,一个是被动环境维权.  相似文献   

19.
“公司+农户”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组织方式,对我国家庭经营基础之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促进农民的联合和合作,提高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的组织程度,加快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把农民组织到合作中介组织中,与公司进行交易,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二是农民合作组织自身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政府不仅要支持龙头企业,更要在合法性、资金融通和税收等方面支持农民的合作事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69名大学生施测,考察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状况,并探索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2)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有一定的预测力;(3)社会支持感知是养育方式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变量;(4)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预测力;(5)道德认同是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