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所承载的地方性知识是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它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促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于藏区,地方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适合地域发展人才的载体之一。本论文在多元文化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藏区地方课程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解析藏区地方课程承载的多元价值。以期将藏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和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学生观结合在一起。通过地方课程来继承、发扬和应用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使课程内容适应藏族学生的特点,以便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由于事物的两面性,我们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其负效应根源及其表现,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制订相关对应政策,促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方音乐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蓉 《民族论坛》2005,(8):58-59
湘西自治州素来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其境内音乐文化积淀异常丰厚,音乐舞蹈更是湘西各族群众最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致使湘西丰富的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这种闲置对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国家音乐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是一种重大损失。如何让埋藏在湘西深山里的这些音乐艺术珍宝熠熠闪光,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尽快开发及合理利用湘西丰富的地方音乐课程内容资源。一、湘西地方音乐资源的调查探寻湘西地方音乐资源可从土家、苗、汉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开始增加了校本课程的比例,学界与此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实践表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有助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实现。为了解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4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从文献分布、发展阶段、研究主题(课程功能、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开发模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呈现了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今后,我国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主导,注重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从共性视角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程类别、内容和功能的融合实现校本课程功能的最大化,通过加强指导建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扶助机制,通过培育师资形成教师的“校本素养”和“校本情感”。  相似文献   

5.
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符合高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民族声乐演唱能力是高职音乐学专业必备职业技能.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坚持把乐理、乐器、声乐等几门课程理论与声乐演唱实践相结合,边教学边训练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符合高职音乐教学的要求、符合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是现阶段高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民族声乐课程现状出发,探讨声乐课程改革的措施,探寻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符合高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民族声乐演唱能力是高职音乐学专业必备职业技能。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坚持把乐理、乐器、声乐等几门课程理论与声乐演唱实践相结合,边教学边训练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符合高职音乐教学的要求、符合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是现阶段高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民族声乐课程现状出发,探讨声乐课程改革的措施,探寻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研究中发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轨以及地域性文化不融入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将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之中,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基于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三股势力"对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使大学校园认同教育面临挑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理解中国民族关系历史沿革的思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是五个认同教育的理论支撑。本文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地方课程为个案,通过梳理2006年以来发表的关于新疆地方课研究的论文,分析了当前新疆高校思政地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以五个认同为内在逻辑建构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思路,并循此思路重新梳理了新疆地方课的有关教学内容,就构建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思政教师要深入研究多元一体理论与课程内容,将多元一体理论融于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把握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相比全国范围内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普遍问题,广西因为其特殊的文化经济背景,又存在别的地区所不具有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地区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特有问题,并尝试给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资源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而且可以传承发展民族传统艺术。传统艺术资源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正确认识课程资源,遵循一定规则,掌握一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贯彻"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原则,无论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立法程序都要立足于民族地方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要体现科学性,使民族地方立法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要求,民族地方立法工作者要培育法理素质,提高立法的科技含量;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要为民族地方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中国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机遇是社会发展指标追赶的机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类贫困,从而使民族地区传统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政策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依据具有民族地区代表性的云南地方干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考察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宏观管理政策的执行者——民族地区干部——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青海实际,就如何发挥节庆品牌的各种效应,打造真正的节庆文化品牌,提出了整合节庆资源、进行总体规划,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节庆精品、加强市场化运作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并探讨二者的内在关系,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工商人类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横跨人类学、社会学、工商管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人类社会的工商管理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量化分析研究的.为此,工商人类学通过应用自己的一套规范研究方法,把工商领域难以量化的人类行为,通过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工商人类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管理学本土化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是国家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的新取向,地方高校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心培育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清前期出于对藏区统治的需要,朝廷在藏区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军队,驻藏军队的物资来源既有中央政府的调拨,又有军队屯田的自给。军屯既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藏汉民族间的融合,对藏区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