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教影响与中日审美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影响与中日审美意识云南大学中文系姜文清一、佛教传入前后,中日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的不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圆寂之后500余年,佛教传入中国,又500余年,传入日本。①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史,早在佛教传入之千百年前,已形成完备的、主导社会的哲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吕超 《南亚研究》2007,175(2):79-82
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关系。二者在授受流变过程中,体现出异质文化融会时的过滤机制。佛教入华,亦带来了印度历史悠久的讲唱艺术,促成中土释门梵呗、转读、唱导、俗讲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梵剧途经西域传入中国,在当地文化影响下一路蜕变,最终在敦煌完全汉化,和变文讲唱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04,20(3):31-33
敦煌讲唱文学中宣扬佛教文化的作品占很大比例,其主要内容表现禁欲修炼观,因果报应观,六道轮回和天堂地狱观等,这些作品明显混合着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两汉时期,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佛教经大夏 (阿富汗 )、安息 (伊朗 ),最后传入中国,并迅速在民间兴盛起来,经过从东汉到唐朝四百年的历史,佛教终于成为中国三大教之一。尽管佛教属于外来宗教,但在历史上很快便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殡葬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带来了一种新的死亡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前,在传统的殡葬文化中,人们一直信仰的是灵魂不死,关心的是逝者的灵魂,但对逝者生活的世界及灵魂的归宿几…  相似文献   

5.
佛教大体是在6世纪前半叶传入日本的。关于传入的具体情况,文献记载各异,一般认为,公元538年经由百济传入之说较为可靠。日本对佛教的接受比之于儒学的接受困难得多,大约经过一个世纪才开始兴建宫寺和在宫中进行佛事活动,即得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侵占时期台湾佛教的日本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陈进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了台湾,近代以来以“王法为本,镇护国家”为旗帜的日本佛教也随之传入。从此台湾佛教逐渐背离了中国佛教传统进而受制于日本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日本佛教并没有随着教...  相似文献   

7.
《降魔变文》、《破魔变文》与《西游记》─-谈敦煌变文和古代神话小说的渊源关系李润强变文是敦煌说唱文学,特别是民间说唱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中国原有的叙事诗和民间说唱类文学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佛教讲经形成而产生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说唱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边际 《南亚研究》2003,(2):14-14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 ,历来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著称。约从公元前八世纪起 ,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就开始在这片方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傣族在发展民族文化时 ,十分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据傣族文献记载 ,公元纪年初期 ,南传佛教上座部 (俗称小乘佛教 )经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传入西双版纳。随后 ,佛教对于傣族人民的文化发展与精神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实 ,在佛教传入之前 ,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原始字母。由此可见傣族是一个富于智慧与创造精神的民族。随着佛教传入 ,小乘佛…  相似文献   

9.
斯里兰卡是与印度隔海相望的岛国,是佛教向亚洲南部传播的第一站及中心地。自从公元前三世纪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很快风靡这个岛国,建立了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印度一代又一代的虔诚僧侣渡海来到这个岛国,大批的佛教经典源源不断地被传入斯里兰卡。在那里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论著和注疏,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佛教僧人与学者。觉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南传佛教的最大注疏家,对发展上座部的佛教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解梅 《社科纵横》2005,20(6):173
随着中亚粟特民族的迁徙和东西方政权的接触往来,代表中亚艺术风格的联珠纹样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成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常用的一种装饰图案。本文探讨了联珠纹样在敦煌壁画中的流行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宝珠 《社科纵横》2009,24(6):101-102
在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寺院作为佛家修行之地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归义军政权馆驿的功用而使得寺院功能发生了"蜕变"。敦煌文书的记载表明,当时敦煌寺院经常招待的周边民族政权的使者,有僧使、世俗使者,而招待使者的寺院主要分布在沙州城、莫高窟和榆林等地。  相似文献   

12.
张永安 《社科纵横》2007,22(3):128-129
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研究很少有人从整体上研究把握,这势必对敦煌壁画艺术价值的认识造成缺憾。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就是要从整体上重新领略其文化风采,体悟其佛教神韵,对于敦煌壁画所蕴涵的艺术精神给予评估和阐述。我们需要确立敦煌壁画的艺术整体观,从更为宏阔的人类精神史、艺术史背景和新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敦煌壁画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14.
马举魁  张渊 《社科纵横》2012,(7):104-105
佛教在汉代开始传入榆林,魏晋时已建有僧寺,隋唐时进一步发展,明代时,为防蒙古人的侵扰,榆林各地明长城沿线上的佛教盛于一时。戴兴寺是榆林佛教历史变迁与发展的代表;道教在唐宋时就传入了榆林,明成化年后,道教最为兴盛。佳县白云观是榆林道教信仰的典型代表,也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佛、道教在历史发展中,二者相互融合,道、释合一。依据地方史志、实地考察,展现榆林地区佛教、道教的历史与现状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15.
大约自西汉末期起,佛教经过西域、龟兹等地,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公元58-75年)又派遣蔡愔去印度求取佛教经卷,归国后,随即建立寺院和翻译经文,使佛教教义得以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由于佛教的教义含有精深的哲理,很受中国人的重视,皈依佛教者逐渐增多;中国境内的佛教宗派,如净土宗、天台宗、禅宗等,竟发展到十三种之  相似文献   

16.
刘飞 《社科纵横》2008,23(6):107-108
唐代壁画是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敦煌壁画色彩最灿烂的是唐代,体现和展示了佛教艺术全盛时期的面貌.反映在彩塑和壁画上,大多都有华丽的色彩和形式美感,表现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们分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及艺术特征,会对今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对当今美术设计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富学,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省邓州市人。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6月在新疆大学历史系师从苏北海先生攻读维吾尔族史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赴敦煌敦煌研究院工作,任《敦煌研究》编辑。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在印度德里大学佛教系进修梵语与佛教;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转至英迪拉·甘地国立艺术中心学习梵语,回国后仍赴敦煌研究院工作。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师从齐陈骏教授、樊锦诗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2年6月获敦煌学博士学位,随后应聘为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昌隆,寺学随之逐步兴盛,曲子词遂常被寺中学郎抄写于同佛教有关的写卷之上。这些曲子词常会在佛教活动的表演中歌唱,以吸引民众前来进而宣传教义,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调的衍生。衍生的词调及其创作常被用来弘扬佛法,有时亦会演变为新的词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词体的发生发展与佛教的繁荣有着潜在关联,从敦煌寺学的繁荣及佛教活动乐舞表演的炽盛等角度切入,审视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发生发展问题,或可更清晰地观见词产生之初的形态,深化对词体演进历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镰仓时代禅宗传入与武士兴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毅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传入日本的时间可追溯到奈良、平安时代,但却兴盛于镰仓幕府之际。何以如此呢?传而不兴与传而后兴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做一番探讨,以为引玉之钩沉。(一)唐代是中...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至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佛教思想必然影响到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丧葬习俗也不例外。本文从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生死观入手,对汉唐以来佛教因素影响下的民间丧葬习俗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国民间丧葬习俗中出现众多的佛教因素,绝非偶然,它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