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生存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对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哲学分析作为理论支撑,从技术本质、技术价值、技术异化和技术实践四个层面对数字化生存进行技术视角下的全面认识,既要肯定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意义,又要警惕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人本界限的跨越,一旦越界,就会产生技术焦虑、人类经验被取缔和群体性孤独等社会问题,技术力量异化为技术权力.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价值,从而保证数字化生存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个性",对此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个性"一词,并探讨"个性"存在之内外平台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化为载体的数字化时代人的"个性"之可能。论文试图扩展日渐数字化生存的人们的思路,建构一种思考、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李涛 《东方论坛》2004,(4):43-44
马克思主义将存在于今后的社会,是不会终结的.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包括其文艺观如何保持思想的敏锐状态,对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现象加以创造性的阐释,进而完全地置身于“历史”,置身于“时代”,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存在和发展上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创新主张不乏合理之处,也不乏值得反思之处,但在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创新这两个大的问题上,暴露出一些创新理论缺乏时代感的局限与无力。思维陈旧、思想贫乏、从理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出发的"创新"不能不说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背道而驰。要走出创新的误区必须根本转变学风。只有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正视现实、理解现实、推动现实,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实践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实践观强调的是非主客二分的实践论问题意识,蕴含丰富的现代生存实践论意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存在主义哲学具有相应的参照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务之急,是以马克思实践观为基础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侧重从人类生存方式变化的视域加以观察会发现,在以自然生存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哲学更倾向于本体论问题,在以社会生存方式为主的近代社会,哲学更突出认识论问题,而以追求自由开放繁荣生存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哲学则凸显实践生存论的主题.当代中国生存哲学的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呈现出务实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态势.厘定生存哲学的研究对象,积极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生存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创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离开社会实践 ,把自然界和人仅看作感性直观的对象 ,并在历史观上陷于唯心主义。 184 5年到 184 6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 ,用实践性原则代替了直观性原则 ,用“感性的活动”代替了“感性的对象” ,用唯物史观代替了唯心史观 ,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这种超越的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了直观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使马克思哲学同一切传统哲学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的问题就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 ,并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这个世界。而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问题 ,从始至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电脑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成果的出现也为书法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数字化时代中国书法将逐步走向泛化、大众化和纯艺术化。书法泛化、大众化能满足人们的装饰心理和趋雅心理,而书法纯艺术化将使中国书法更接近书法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把数字时代与数字新闻联系起来,就是想探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新闻如何更精确、更深入地体现时代精神。本文从数字时代与数字新闻两个方面研究了数字时代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况。给数字新闻写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并且试着用一种新的视角来探讨数字新闻写作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艺术的审美思维、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的个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不再只与计算机有关."比特"成为新时代的构建元素,它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我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超乎想象的自由度,使人们不再被各种媒体信息所俘虏.主动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生活时尚.无论是对产品、居室、时装还是媒体界面,人们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冲动--个性化的追求.对于21世纪的设计师来说,满足多元化需求,实现人们的自我存在将是必然.个性化设计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刘蓓 《东方论坛》2003,(2):39-41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的审美思维、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文艺学研究中出现了"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等新的问题.认识到危机和问题的存在,是突破旧范式创立新范式的基础和前奏.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迎接文艺学范式的革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智能时代的科技产物,能高效推动社会发展和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善”也有“恶”,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的暴力化呈现是人类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从人的暴力意向和人工智能自身的性质出发,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原生性暴力化问题主要呈现为“数据暴力”和“算法暴力”,而由人工智能广泛运用导致的次生性暴力化问题则呈现为“价值暴力”。顺应数字智能时代浪潮,察明新式暴力的形式与性质,对人工智能的开发端、应用端及监管端进行理性的法律规范和必要的道德约束,是规制或消弭人工智能暴力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高点,也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现阶段关于数字经济的理论分析仍然较为欠缺。因此,本文从理论上对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基本定义、发展历程、传导机制和发展规律等进行分析,从全球和国内两个维度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展望与分析,从而为数字经济在国内的探索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有机体”一词提出两百年来始终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严重制约社会有机体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社会有机体在性质上是实指概念,有着可考的历史起源,是具有机能和有机性等生命特征的,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等多个维度的动态统一体,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观察视角、价值尺度和方法论原则对系统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意义重大,在社会有机性日益凸显的新时代彰显出不可替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一些基本特征,以及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并就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