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点源污染的广域性、随机性和监测困难,使得非点源污染治理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即使在发达国家,非点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如何从政策角度诱导和激励农户的土地保护行为、政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支持农业土地保护技术变革和与农户分担土地保护的成本、如何通过劝说和教育方式诱导小规模养殖场遵从政府管理规定.中国农村土地环境管理的关键在于政策与制度创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的非点源污染政策设计面临更大困难.中国农业污染的事前预防,显得更为迫切;考虑农业生产行为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效果后的资源保护行为变化的政府与农户成本分担是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的基础;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诱导农户的资源保护技术参与行为,对于未来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创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宝鸡市政协副主席张望带领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部分委员,通过对凤县花谷、移民区、体育场等实地视察听取专题汇报的形式,对全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工作成效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保障发展、保护资源、服务社会、维护权益的工作思路,有效加强了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据调查了解,我市辖区总面积为2717万亩(其中耕地  相似文献   

3.
土地危机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正在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土地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深刻剖析土地危机的特殊内涵,明确指出目前土地危机治理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政府干预与救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为我国土地危机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赵敏 《中州学刊》2005,(4):187-189
中国古代就非常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并形成了"因地制宜"的生态价值观念,将"因地制宜"看成是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强调土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看出了土地的政治价值,并由此建构起了一套土地生态管理办法.今天,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管理应当借鉴我国古代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黄俊阳 《学术论坛》2008,31(2):151-154
目前,农民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人们在关注"三农"问题时,农民集体的权益往往被忽视,农民集体的土地收益权更是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保护集体土地收益权,保证农民集体稳定而充足的收益,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集体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农民个体在征地中收益分配的增加,不能简单地从农民集体收益中化转,而是应保护农民(包括个体和集体)享有对土地收益增值的权益.要实行更加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就必须下决心让政府退出土地经营,而让政府退出土地经营的最好办法则是让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收取土地承包费是基于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地位,对其土地利用有权获得收益,在形式上,是由发包人与承包人经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收取.至于发包人是否收取土地承包费、如何收取,应该由土地所有者即农民集体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以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探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所涉及的最本质的内容是界定承包方对农地的"处分权".中国现有法律对这种"处分权"的限制有利于深层次了解土地流转制度之外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在土地流转中,对于农地的保护、农民生产资料的保护,特别是农民长远福利的保障是现在研究土地流转问题的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和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7.
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考量发现,近年来,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土地成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理,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有体系困难重重,土地开源迫在眉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政策的演变与地方实施凸显了中央—地方和国家—农民关系的新变化,展现出政府行为与基层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向。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变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重点,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些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应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以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振...  相似文献   

9.
长期分权化的管理体制使土地资源逐渐游离出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土地资源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引资的重要筹码。由于中央政府完成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可能面临巨大的创新障碍和漫长的改革期限,而且地方政府又存在提高地方财政能力和辖区增长双重压力下的体制冲动,导致地方政府围绕土地资源展开博弈。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乏力与土地绩效评估机制的缺位的条件下,这种博弈对地区经济发展将造成重要影响。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中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平衡地区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海  史强 《学术论坛》2012,35(1):197-2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减少与退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等,而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却非常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形成了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民族风俗,比如那文化中体现土地情节的习惯等,这就造成了在民族地区环境问题实然与应然的冲突;新时期环境刑法的理念摒弃经济主义,倡导一种生态价值观,恰恰与那文化思想精髓高度一致;在民族地区针对环境犯罪行为适用刑法时,应贯彻从严的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厘清环境行政责任与环境刑事责任,灵活运用非刑罚处罚方法,不仅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合宪性,而且也符合目前"宽严相济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价格管制"必然形成"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导致租值消散.我国农地产权模糊,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流转、征用存在"价格管制",形成了较多的"公共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农地租值消散,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要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应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严格政府规制,构建和完善农地市场机制,避免"价格管制",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税制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而地方财政压力所引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动,形成了普遍的"占地竞赛".获取"土地财政"成为政府的普遍"偏好".分税制进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了对土地的掠夺;有必要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行测算;以阐明农地为什么会成为掠夺的对象.改善分税制的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府预算外和预算资金收入的约束和规制,特别是变革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以及对农民行使产权行为能力的保护,是改变"分税制"-财政缺口-土地财政-农地流失运行逻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广西土地资源面临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生态功能变弱,耕地质量及产出下降;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失衡;城市用地供需矛盾加剧;土地产权变动加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问题。因此,广西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安全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态功能;科学规划结合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保障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14.
徐同文  陈艳 《东岳论丛》2012,33(12):95-98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政府干预与高校自治,是一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然面临的重要课题.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革与挑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趋势,促使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采取了以拨款和评估制度为主的多种干预政策及措施,强化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引导.近年来,英国政府的干预策略重视引入市场机制,由直接干预转为对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但仍保持了较强的控制力.英国的高等教育干预实践,对于如何处理政府干预与高校自治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面临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这与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本身的固有缺陷、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地方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的步伐、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投资的方向上的博弈等因素息息相关,对此,应从改进分权体制、提高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加大是土地财政兴起的重要诱因;1978年以来所实施的以"有偿、可转让、有限期使用"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土地制度变革,在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为"土地财政"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土地财政是导致城市化虚高和产业结构虚高的重要因素。在以经济增长为考核导向的激励约束下,作为城镇建设土地所有者、供给者与垄断者"三位一体"的政府,倾向于通过选择倾斜发展富含地方财政收入的房地产等服务业,扩大土地收益和放大土地在宏观方面的增长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裕锋 《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9-120,133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新形势下,中心城市应该进行有序的土地资源开发,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市的土地经营与管理重点首先在于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然后按照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市场调节土地二级市场的机制配置土地,并在开发中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的政府预征土地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政府预征土地行为在不少地方广为流行。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政府征地更加随意、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化绩效低下 ;政府寻租与腐败机会增多、政府与农民利益关系激化 ;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行措施包括 :明确土地产权 ,加强农民利益保护 ;加强对政府征地行为的监督、约束 ,提高其合法合理性 ;健全土地征用法规 ,规范土地征用行为 ;加强城市规划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等等  相似文献   

19.
"九五"以来,山东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认真落实科教兴鲁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受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影响,山东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失衡问题.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要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观念是先导,合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主导,实行有针对性的补偿性教育政策是保障,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