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语义即语言或言语的意义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科学分析,为翻译操作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从翻译学的角度,对语义的种种解释模式作了概括和剖析,并从句法意义,修辞意义、词汇意义和所指意义、联想意义等三个层次两个方面,对语义的内容实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完,指出:言语意义不是由单纯一种关系,而是由多种关系构成的,在语言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这多种关系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语言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正确传递。  相似文献   

2.
语言不仅是一种结构,而且是一种行为。为了解人们在说话时实际做了什么事或达到了什么目的,需要首先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本文针对奥斯丁的“动词分析法”、西尔的“意图分析法”和里奇的“语义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言语行为应划分为“陈述性”、“指承性”、“疑问性”、“表情性”、“宣告性”等五大类别,并相应设计出既从语义层面上进行解释,又在形式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新的语义表现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进入交际语境具有的语义可分为两个层面 :基本语义层和转变语义层 ,言语交际的复杂多变多表现在转变语义层。传统语境要素的归纳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在具体交际活动中抽象出来的 ,其实一旦进入具体的交际活动 ,语境的建立就呈动态发展的趋势 ,只有那些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语境要素才有资格构成语境。本文从语义的规约性超常实现和语义的非规约性超常实现这两种情况讨论语境要素是如何介入语言交际构成语境影响转变语义层语义实现的效果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论语境在不同语言层面上对语义的解释和制约作用 ,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以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是以功能语义为出发点的,“事实”作为一种介于现象与元现象之间的语义抽象,对研究功能语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事实”投射的各种句构类型进行梳理,重点聚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首先。区分了“事实”投射与其他投射类型的差异;然后,从及物性过程、言语功能和元功能三个方面描述“事实”的句构特征,并结合语法隐喻,阐释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最后,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归类清晰,语义明确的“事实”投射系统,以期对“事实”投射的句构和功能语义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一种模糊语义形式,把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语言研究者却甚少涉及。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歧义这一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在言语行为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借助多层语义所产生的施事效果;简单回顾歧义的性质和分类、从语用角度探讨歧义在社交互动条件下对语言交际行为的意义和效用,这对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模糊修辞是写说者出于特定的表意情境的需要,利用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而精心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不定性、概览性、非量化为特征的艺术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语言要素都是模糊修辞用来提高表达效果所凭借的手段,语义虚化、语义跳跃、语义留白、语义矛盾是其在言语交际中呈现出的几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理论越来越远离经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如何构造、理解和解释量子物理学方面,语义分析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科学方法。因为,在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上,语义分析使得量子力学的概念结构和它的物理解释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了人们对量子理论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所以,深入地研究和把握语义分析与物理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且,这种方法论意义在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中,都越来越带上了普遍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一种言语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这种言语行为的作用,获取所需信息。在英语中,“提问”这种言语行为主要靠疑问句(questions)来实施。本文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英语疑问句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并探讨疑问句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作用,以便使我们全面理解疑问句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义脚本理论认为一个笑话由两部分组成:起初部分和最后部分;一个笑话语篇的意义能够用一个脚本(或多个脚本的一个排列)来表征.这个笑话的起初部分通过具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并且这两种可能的解释都与笑话的这个起初部分相关联.然而,这两个可能解释中的其中一个会更明显,能够被读者/听者很自然地感知到,而另一个解释起先则不会受到注意.笑话的最后部分则以一种突然和令人吃惊的潜在方式使读者/听者注意到那个起先不为他们所注意到的另一个解释即实现言语幽默的成功解读.但语义脚本理论对言语幽默的解读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双语者的心理语义表征有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其双语共享性,一种强调其语言独立性。近年来,有研究者对第一语言背景截然不同的大中学生英语学习者和聋人学生双语者群体关于具体词、分类学联系概念中上下位概念词和情感词的词间联系意识,进行了一系列跨语言比较实验研究,揭示了现有理论认识的局限性。语义表征层次选择模型整合了关于语义表征双语共享性和语言独立性的两种理论,对双语者第一、第二语言语义表征及其通达的认知机制形成了比较灵活的理论假设。它不但能够系统解释人们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者和聋人学生在第二语言词语义联系意识方面的研究发现,而且,似乎也可以涵盖其他类型双语者的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波兰语义学派创立的自然语义元语言(NSM)理论是当代语义学中的一种新范式,现已成为以实证为基础的语义分析体系之一.在梳理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以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为框架,以普遍性语义基元为释义单位,重点探讨了NSM理论独特的隐喻观及其语义解释力,展示了应用NSM研究方法来准确地表征隐喻概念的意义.普遍的人类概念是构成人类理解隐喻的基石,基于60多个人类普遍概念的NSM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释义工具,有助于我们对隐喻这一认知现象的理解和把握.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内部的隐喻意义,而且还可以毫无限制地用来解释跨语言和跨文化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义回归     
语义回归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但尚缺乏对其内在发生机制的探讨.从不同角度均可解释这个现象.用图式理论、死隐喻的激活以及语义表征激活扩散理论也可达到对语义回归现象解释的目的,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实现语义回归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义韵律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义韵律问题,是9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尤其是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研究比较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语义韵律又叫语义协调,是一种特殊的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特征。本文介绍这一理论的来源、理论框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出现的都市青少年言语词汇语义模糊引起一些语言研究者的担忧,提出:它是否会造成对普通话的语言污染的质疑。然而,对于语言污染的界定本身在语义上是模糊的。本文提出:衡量一种言语现象是否对现存标准语言造成语言污染应从它是否构成日常交际的障碍,造成语言内部结构的混乱,其本身是否杂乱无章,它的使用范围、规模和社会赋值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判。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这一模糊倾向不会造成对普通话的语言污染,它目前仍然是一种群体的言语标记。与其将它视为语言污染,不如视之为一种非主流的“汉语社会方言”。  相似文献   

16.
语义要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语境的异化作用下,静态的语义会发生一系列变更,转化为言语意义,由“材料”而变为“成品”。具体表现为语义在语境中限定,语义在语境中逆反,语义在语境中偏移,言外之意在语境中凸现.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关于语义分析的研究最早得益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自从菲尔墨的“格语法”诞生以后,这一问题也引起心理学界的普遍关心。为此,心理学家们以奎利恩的“语义网络”为雏形提出了许多关于语义分析的心理模型。由于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在研究语义问题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即心理学家要求他们的规则系统要符合人们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而语言学家则强调语义规则要同语法规则相联系,这就导致了心理模型与语言表层语法规则之间的脱节。因此本文主张,努力探究心理模型与语法规则之间的联系,是今后心理模型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C.K.Ogden和I.A.Richards的语义三角图形四种符号关系的模式变体,解释词义、句子语义,可以使符号关系理论更为具体、明确。另外,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把语用主体———“人”的因素引入语义三角图形中,使符号学理论与哲学思想相结合,阐述当今复杂的语言学现象,论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关于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包括经验论、唯理论、建构论等等,但都不能完全解释二语习得的过程。维果茨基提出了语言习得的结合论,他认为:人们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志是能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思维,即言语和思维的紧密结合;其结合的根源在于外部交往活动;其过程必然经过外部言语到自我中心言语再到内部言语。该理论对二语习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0.
波兰语言学家韦日比茨卡提出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论(NSM)是一套影响深远的语义分析方法,在解释语言时具有简洁性、系统性和穷尽性,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性。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还原释义,即使用最简语义成分描述和分析语义。该理论发展至今,语义基元探析已经同通用词汇、普遍语法、跨文化交际学的探析结合起来,在词汇学、语法学、跨文化交际学中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该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验证,同时该理论的独特思潮和释义方法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学、语法学、跨文化交际学等领域提供了启示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