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11月5-6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民族教育、文化发展与民族认同、民族宗教文化与教育、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人类学考察展示、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影视人类学、西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新途径、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多类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而引起对民族文化与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共生"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
2011年6月25日,西藏民族学院召开“西藏当代文学创作现状与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庆祝“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西藏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6):F0002-F0002
2005年9月19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 会与藏学研究”学术讨论会暨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原四川 省人大常委、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原副 所长、研究员李绍明,中国社科院民 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前期,一批著名的体质人类学家深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调查以及体质人类学的教育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5,(4):30-30
4月9日至11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将举办“西南田野的当地经验”学术讲座会。北京大学早在2004年12月就给曾维益先生发出了关于本次学术会议征求意见的信函,并于2005年3月初发来正式邀请函。曾维益因长期致力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在区域民族文史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被邀请到学术专题讲座,讲演对象为在京相关学科的部分青年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5,(1):78-78
万果,男,1962年1月出生,青海省海南州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藏学学院院长。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领衔导师。现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四川省民族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藏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7.
木基元 《学术探索》2001,1(1):61-64
本文扼要地回顾了西南民族学实物资料的调查、征集与研究历程,指出西南地区是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宝库,民族博物馆事业也是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文章还讨论了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民族博物馆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所见,"边疆学"一词作为学术概念最早见于1933年6月出版的《殖边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1936年1月,顾颉刚先生据冯家昇先生旧作修订的《〈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中所用之"边疆学",是该词作为学术概念在论著中出现的最早记录。因顾先生的关系,这一概念还在燕京大学边疆问题研究会《成立宣言》、《我国边疆学之内外研究略史》、《中国边疆学会丛书总序》中多次出现。1939年3月至6月,杨成志先生拟定《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边疆学系组织计划纲要》,首次建议在我国高校设置边疆学系,希望把边疆学建成一个学科,但未获批准。顾先生的"边疆学"概念与杨先生的有区别也有联系,共同点之一是都与外患紧迫密切相关。不过,时人对"边疆学"一词兴趣不大,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是"边政学","边疆学"一词于是长期淡出了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1):F002-F003
为做好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2004年石俊华院长先后带领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领导到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五所民族高校学习考察。与此同时,为得到对口学校对我院迎评工作的支持,石院长还带队走访了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研究)第三届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陈铁军由大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和云南省玉溪地区联合举办的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研究)第三届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  相似文献   

11.
沙文涛 《学术探索》2012,(8):96-100
戴季陶长期重视和关注边疆问题,曾亲身参与一系列的边疆治理活动,对边疆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从中国国情和自身经历出发,根据边疆的情况和国民党统治的需要,将孙中山思想加以改造并糅合到自己主张里,从而形成了较具特色的治边思想。其治边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内容。同时,其治边主张考虑到中国国情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及边疆现状与其治边策略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戴季陶还十分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在吸取历代王朝治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治边主张,使其治边思想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金秀大瑶山:中国民族学田野考察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田野考察的起点是1928年5月中山大学考察队在金秀大瑶山的考察,而不是人们常说的颜复礼、商承祖在广西凌云县瑶村的考察。中山大学考察队对金秀大瑶山的考察,在时间上比之早、范围上比之宽、成果质量上比之高。这次考察奏响了中国民族学田野考察的开场曲。  相似文献   

13.
知行两相难:史禄国云南调查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云 《学术探索》2007,4(4):112-117
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在中国早期人类学史上充当了要角。1928年,他奉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派,率队赴云南调查罗罗。这是中国首次有组织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但史禄国惧险,仅留在昆明作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调查,其表现引起中山大学同人的不满与质问,从而放弃了对他的聘作,因此他改为由中央研究院单独聘任。此事牵涉的并非仅仅是人事纠葛问题,更揭示了民国学人当时对诸如民俗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尽管许多学人的治学观念已有所转变,但在具体实行时,仍然难以摆脱自身固有知识的牵绊,导致学术认知与实作两难的境况。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三代共产党领导人 ,都把自己看作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 ,认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是联系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华人的强大精神纽带 ,是推动 2 0世纪中国发生巨变的历史伟人。三代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尊重历史的辨证法 ,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事业的不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思想对重庆辛亥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快了重庆革命青年的成长进程。在孙中山的指导下,重庆的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辛亥革命在重庆的实践表明,孙中山对重庆革命党人的影响深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施真珍 《学术探索》2013,(4):103-107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对西南夷的7个主要部族地区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为我们透析当时的西南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会生产、礼俗文教三个方面对当时西南夷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汪澎 《学术探索》2012,(7):123-125
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孙中山的农民土地思想,是研究孙中山农民土地思想的重要视角。档案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孙中山也完全不同意共产国际提出的"分配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激进土地革命政策,而是坚持以税收和赎买来消除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中的不公正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初期中国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梁启超开始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其目的是想激活中国人的自觉意识、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但客观上却在民族概念、民族源流、民族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最早提出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把民族史作为中国史研究的核心,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中原地区的汉族纷纷南迁,在各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形成了杂居共处的局面。改变了各民族传统的分布格局和经济生活。在长期的交融过程中,北方形成了以异源同流为民族融合特点的民族发展格局,南方则形成了以同源异流、异源同流为民族融合特点的民族发展格局。在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过程中,汉族进一步发展壮大,汉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为隋唐时期更高层次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坚船利炮打破了(家国)天下传统,伴随着民权革命的轰隆雷声,子民观念逐渐被国民意识所取代。孙中山对皇帝思想终生批判,然而对于国民意识的内容却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辛亥革命之前,他对中国国民作为共和国民抱有乐观,革命遭受挫折后再次思考国民意识。他的国民意识以近代西方概念符号为外表,然而其内容却来自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并且在行易知难学说中,认为新国民意识的制度性训练只有通过革命党训政才能实现。孙中山的国民意识观念反映出其话语符号与实质规定的内在紧张,这种内在紧张或许是近现代思想家的本土性话语的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