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并不只是意味着技术变迁或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制度变迁或创新.许多人对农业现代化概念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相关的技术变革或创新,而对其中的制度变革或创新认识不足.许多地方恰恰是因为制度变革或创新不力或滞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显著的农业增长效应,但随着时间转移.为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提升农民的市场定价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已是大势所趋.从实践来看,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这种情形可以从农户推进组织化的意愿、农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状况等角度进行解释,农业经营组织化相对滞后表明我国尚未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此.必须通过改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人力资本形成制度、法律建构和执行力等系统性努力,切实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以回应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3.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雪瑞 《学术交流》2007,(2):110-113
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真正解决也只能是随着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而消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它涉及转变的时机选择、技术方向选择、农业经营制度以及在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事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问题,土地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个体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的相关进程。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归根结底是利益博弈问题,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者之问的利盘再分配,是一种制度非均衡一利益博弈一制度均衡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本文尝试借助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将影响我国土地政策的相关博弈因素细化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部分,并对三方的效用函数进行剖析,从而对现阶段的土地流转制度作一系统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政府承担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农业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的限度日益显现。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政府调控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在其中,政府需要界分与市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行为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农村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而且,政府在构建市场/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匡正和补充市场/社会失灵、培育市场/社会主体等职能中需要进行逻辑先后排序。应用这一新分析框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就需要基于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注重对农业生产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需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要求重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正义、保证农业安全和保障农村的稳定、有序。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需要国家的干预与介入。实现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应当采用以下原则:非营利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7.
庞柏林 《学术交流》2007,(12):112-115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缓慢,根本原因是农业制度落后,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各种制度障碍,我们重点应该推进农业科研机构转换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这对县域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域经济作为涵盖农村、乡镇的区域经济,它的健康发展可以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延缓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抑制农村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在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农业结构、基础设施、经营制度以及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现代化,它能够巩固县域产业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县域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从优化调整农业、城乡与工业结构,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以及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等路径着手,可以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2):98-101
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逐渐成熟,社会心理的现代性特征不断增强,但农民社会心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迷茫,并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制度、重建乡土文化等来优化社会心理,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农民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也相似。但两国在历史上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文章通过对中日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宝东 《唐都学刊》2006,22(1):112-115
科技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核心力量。“五四”以后,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和信仰权威进入中国社会的具体操作层面。中国社会的科学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相伴而行;抗战时期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进退失据中曲折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国统区英美式的科技发展模式的继受和顿挫,另一方面表现为解放区苏联式科技发展模式的辟莽和创新;抗战时期国共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但在绩效上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二者都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法制发展的研究中,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三个重要时期:旧中国租界首先出现现代法制;自20世纪初始,中国政府通过法制改革来推进华界的法制现代化;近30年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在改革创新中逐步走向完善。这三个时期体现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发展和臻于完善的三个阶段。现代法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可以调控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可以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等。目前,在推进法制现代化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十分不利于现代法制建设;克服途径在于不断营造法制环境,大力提倡现代法制文化,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The Probation Service in England and Wales has been caught up in the New Labour government's broader programme of "modernization". In a document more radical than anything produced under the previous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New Labour has proposed that the Service be brought under centralized control, that its name be changed to reflect its new primary purpose of public protection, and that it be brought into closer structural alignment with the Prison Service. This paper discerns in the case made for centralization and the need for closer ties with prisons an authoritarian impulse which is deeply at odds with the Service's own local traditions, and questions whether the undoubtedly necessary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must take the form being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政府、学术界关于生活现代化的指标为依据,主要运用问卷法辅之访谈法收集的资料,从大城市居民主体主观的角度,考察他们对生活现代化的认知状况,分析其认知状况的差异及规律,比较分析其认知与政府、学术界关于生活现代化指标认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涌 《学术交流》2007,(10):38-41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促进信息化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鉴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统一的可操作规划,缺乏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和共享机制,以及管理上存在障碍造成跨部门政务协同困难,推进电子政务深入实施应采取的举措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电子政务的深刻认识;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完善政府专用通讯网络,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晓峰 《阅江学刊》2014,(3):82-87,1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呈高发态势,暴露出的是政府与社会关系长期疏离致使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一些社会个体境遇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而基于传统管制思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乏力。治本之策是立足“以人为本”,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向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构建善治意义上的治理服务型政府,通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7.
王东宾 《唐都学刊》2007,23(1):93-96
伍廷芳在确定共和民主制度的南北议和中有很大贡献。同时他在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任内先后办理的姚荣泽、宋汉章两案,为诉讼法制和行政法制的近代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前对伍廷芳研究的谬误应是由相关论著在史料和史评上的失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12亿多人口的基础上,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吃饭问题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重大难题之一,事关国家安全.解决此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供给方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切入点,这就是建设粮食基地.它有助于化解我国粮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清末城市设立了保甲局等保甲机构,协助衙门负责市区的社会管理。城市保甲除了编查户口外,在设栅督更、厉禁驰马、治安巡查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清末城市管理的重要力量。然而,面对城市近代化的发展,城市保甲难以适应新的挑战,最终被巡警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结合“教、学、做”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