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国家学说史上,最深刻,最富于创造性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学说。它创造性地揭示和分析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它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社会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只要承认这个学说的前提,就无法抗拒它的结论,就必须承认,有必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打碎”资产阶级专政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计算机及网络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消亡论"不绝于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存在的依据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对图书馆业务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新欢 《学术探索》2003,27(8):44-47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 ,宗教会自行消亡 ,其根据是宗教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将被消除。费尔巴哈揭示了宗教的另一个根源 :心理根源。这个根源是不能被彻底消除的。宗教的消亡只能是宗教特殊形态的消亡 ,而不会是宗教本身或一切宗教形态的消亡  相似文献   

4.
廖盖隆同志在《理论信息报》(1988、3、14)著文认为,恩格斯在其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同马克思及自己类似观点相违背的笼统认为‘国家的消失’(或消亡)的著名论断”,认为这是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的失误。对廖老的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作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哲学产生、转向过程的深入探讨,随着各种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哲学面临研究对象不断消失,引出哲学是否会消亡的问题。通过对哲学是什么的追问,得到哲学是人类对知识"渴望"的纯粹。哲学的纯粹的各种表现成为哲学的现世存在价值。所谓的研究对象消失,哲学消亡,只是哲学表现形式不断转向,与内在本质不断纯粹的错误认识。对哲学继续存在进行有力肯定。  相似文献   

6.
罗贯中找到了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辽 《齐鲁学刊》2000,(1):69-70
《三国演义》,妇孺皆知;其作者乃罗贯中,在学人中也无争议。但罗贯中究系何方人氏,诸说不同。一说罗贯中乃山西太原人;一说罗贯中是山东东原(东平)人;一说罗贯中为浙江钱塘(杭州)人;一说罗贯中是江西庐陵(吉安)人。其中以“罗乃太原人”一说接受的人较多,因...  相似文献   

7.
《家庭科技》2002,(6):9-10
在联通CDMA大张旗鼓之时,GPRS也不甘落后,经过近半年的小规模试商用,中国移动宣布开始调整GPRS资费,借此扩大试商用的规模,并有望于今年大规模放号。看来中国移动也要把雪藏已久的GPRS正式投入市场了。  相似文献   

8.
年终总结表发下来了。望着从格式到内容没有任何变化的表格,我感叹:唉,这恐怕是今年我要做的最无趣、最无意义的一件事了。可是你不做还不行,因为它与年终奖挂钩,如果不写,那无异于跟钞票过不去。因此,明知它是一块“鸡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也要强打精神将它“咽”下去。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们的文坛上,现实主义正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精神生活)具有丰富、复杂、多变的特点,于是,一些人感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无力,认为现实主义面临着危机,它衰老了、陈旧了、过时了;与此同时,他们为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所倾倒,而振臂呼吁:“中国需要现代派!”我们一些搞理论工作的同志,还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也推崇这一观点。从他们的立论看,并不纯粹出于由于崇尚西方物质文明而导致的爱屋及乌式的盲从,也不单单是曹丕说的那种“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文人遗风在作祟,唯其如此,对现实主义的销蚀力也就更加不可低估。难道说,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洪流在流经我们所处的新的历史时期时淤塞了?难道说,阅尽沧桑的现实主义巨步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后便被判了死刑? 这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面对计算机及网络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消亡论”不绝于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存在的依据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对图书馆业务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有时候是需要发呆的。发呆是一种心理情绪的释放,也是一种自然神态的流露,可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可以浮想联翩,也可以异想天开。发呆是让自己的思想信马由缰,挣脱各种规则所束缚的缰绳,在心灵的原野肆意驰骋或者漫步。  相似文献   

12.
具身认知的概念近年来颇为盛行,并被称作认知科学的“革命”.从问题哲学角度回顾认知科学中由符号计算到联结主义,再到具身认知的发展历程,参照当代心理学前沿实证研究成果,可知具身认知算不上一场真正的革命.因为具身认知存在三大未决问题:其一,本体论预设未发生变化;其二,缺少自明的方法论;其三,更重要的是对当今由互联网引发的个人认知方式发生变化的问题缺少相应的预测和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探讨认知革命真的发生了吗?应以解决现实问题为认知革命的推动力;以嵌于环境、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复杂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方法的继承、创新和整合,以重建认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实现研究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购买商品房的人家越来越多。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规范和居民环境意识的增强,买房人不仅考虑房子的价格、结构、质量、地理位置、物业管理等条件,同时对房子周围的环境(如阳光、空气和水)质量也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少林寺"世俗化"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经典世俗化理论来检验少林寺的"世俗化"现象,认为少林寺的变化用"入世化"表达更为准确。用衡量宗教组织世俗化程度的最根本标尺——张力来检验少林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认为少林寺兴于文化,但也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欲振乏力,金融机构的弊端丛生,使得人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1997年初以来,东京股市下跌,日元不断贬值,金融机构倒闭,日本国内国外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悲观论调沸沸扬扬,有些日本传媒甚至打出了“日本经济沉没”、“一亿人总悲观”等耸人听闻的大字标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80年代后半期,人们对日本经济曾有过一种“无止境增长”的盲目乐观,如今则已经一变而为“无止境停滞”的极度悲观了。  相似文献   

19.
近日,南宁市某择期手术的郑先生因病进行血小板调节治疗,但在手术前医院开出一张5单位(1单位为200毫升)的互助献血单.刚值完夜班的小罗得知消息后,与其他6位同事迅速赶往南宁中心血站献血.然而,经过检查,小罗因转氨酶高,达不到献血要求,而被拒绝献血.其他6人也只有4人达到献血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多数人进餐都是先吃饭菜,再喝汤,饭后来些甜点,最后再吃些水果。过去也没人质疑这有什么不对。随着肠胃病的与日俱增,近几年来一些健康专家开始探究其中潜藏的一些问题,才赫然发现,多数人都“吃错了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