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武瑞 《理论界》2013,(9):99-102
司法审判作为人类社会自古至今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掌握案件事实,判断是非曲直,公平、合理解决案件争议,惩恶扬善和维护社会正义的重任。然而,自有史记载以来,司法审判中时有不公正的判决,各时代也都有冤案发生。冤案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司法审理中冤案成因的剖析,分析总结其中的共性因素,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的司法审判状况,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冤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孙守朋 《兰州学刊》2007,(11):180-182
在十八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土地产权纠纷,甚至由此导致流血冲突.州县衙门以法典为准绳并以习俗为参照,基本上禀持公平原则审理此类案件.然而法律的变更滞后于经济变迁的步伐,致使基层司法体制结构性缺陷恶化,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 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典型案例与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集中,其中要求公民对自甘风险行为自行担责是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路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内容的实际运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裁判依据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沙季超 《学术探索》2014,(10):36-40
司法裁判的过程,原本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是,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觉对人的思维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自然也会影响着司法活动.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凭借内心的直觉,判断分析某一证据或事实的真伪.由于直觉存在主观性和臆断性,容易导致法官的审判出现偏差,这也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将直觉引入一个正确的轨道,避免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出现主观臆断,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民事审判依据的考察是梳理民事法律渊源、理解司法运行实践的钥匙.将<名公书判清明集>所载民事案件分为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人身和财产纠结关系三类,分别考察天理、国法和人情作为审判依据的适用情况,发现"民事审判主要以情理为依据"的主流观点失于粗疏和片面.在财产关系案件中七成以上的案件都依法审判,在人身和财产纠结案件中法律的适用也比较普遍.在商品经济的促进下,用法律保护私权利更有利于息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人际语法隐喻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意义在语气和情态方面的非一致式表达。语言形式不同,则其传达的语言意义也不尽相同。从语用学、社会学、语篇分析等多个维度综合考察人际语法隐喻非常规表达的语言学意义,挖掘其折射出的特殊人际意义,从而探求人际语法隐喻使用的语言学理据。  相似文献   

7.
司法效益的方法论思考——以审判资源的成本配置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活动受到成本与效益原则支配,降低个案处理的公共成本,促使法院审理更多的案件,才更为符合司法正义精神。应合理配置司法职权,而不是根据案件数量增加司法资源的总量。在理念层面,成本效益原则要求改变对司法公正与司法成本关系的认识;诉讼制度的设计应当更加便利当事人提起诉讼;要通过程序机制解决纠纷,保障诉讼效率。在审判管理层面,要建立纠纷解决分流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案件规模化处理,从而节约诉讼资源,实现司法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9.
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作为一种更多地属于政治加经济的动力,中国非农化的展开虽然能促进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但文化价值转型的缺乏却使得这一提高明显不足。事实上,在四十余年的非农化中,男性是较之女性获利更多的,男性也并未在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中有更多的付出。两性不平等状况的依然存在表明,要使妇女家庭地位发生质的变化,在关注政治、经济的作用的同时,扩展文化价值的转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的出现促使各地法院积极探索审判管理信息化实践,案卷电子化管理成为一种新的审判管理方式。本文从分析法院案卷电子化管理现状入手,探讨电子案卷对司法的影响与意义,指出我国案卷电子化应以克服其管理性与闭合性,以强化其司法性和开放性为改进方向。当然,电子案卷仅是司法运行的载体,诉讼形态的嬗变还需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跟进。  相似文献   

11.
雍正借助引见制度考察臣僚,于一面之际考察官员的见识、才能、性情等等,但它难以准确反映官员的真实情况,误察、失察在所难免;他利用密折奏报监察百官的任职、品性、操守等等,洞微察隐,鉴察严明;但诈伪之辈往往"挟保荐而放恣上司",官场舆论真伪莫辨,雍正也难免遭受欺隐蒙蔽。其统揽大权,穷一人之力无法明察天下百官,是其察吏之术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2.
董景山 《兰州学刊》2009,(7):126-12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同于一般经济纠纷仲裁,有其自身特点。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过程中应坚持便民原则、效率原则和维持生产原则。仲裁受理范围应特定,仲裁机构设置应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特点设置。仲裁裁决因具有行政裁决性质,因而不应具有终局效力。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张载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多有研究,不过从张载思想结构来考察则不多。张载构建的太虚与气体用不二、体用相资关系体现了对《易传》气化万物以及万物之性伴随气化万物的过程而产生观点的发展,同时按照《中庸》"天命之谓性"的"天→人"的下行路线实现了天道与人性的合一,即实现了太虚与人性的合一。张载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之间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它们对张载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敬东 《船山学刊》2013,(3):117-123
星象政治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核心,约萌芽于上古三代时期。这一哲学经过周代的人文化成后,至春秋时期开始被儒家纳入其整体的哲学体系,成为政治理论的形而上的依据。后经战国时期阴阳五行理论的浸染后,至汉代董仲舒时期,其哲学逻辑已经成熟。董氏通过星象学的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三个层面,构建了系统的星象政治哲学。本文即以董氏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为中心,对儒家星象政治哲学的起源、内涵与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刊,杜亚泉从1916年起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和调和的文章,与陈独秀进行论战,掀起长达三年的的争论.知识分子在这场论战中,在对东西文化认识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李承亮 《天府新论》2007,(13):202-203
《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刊,杜亚泉从1916年起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和调和的文章,与陈独秀进行论战,掀起长达三年的的争论.知识分子在这场论战中,在对东西文化认识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公报》副刊《家庭与妇女》的史料研究,发掘当时媒体对女性身体的塑造表达,和对新家庭生活方式的倡导,揭示了报刊媒体在民国时期的中国直接或间接地营建着都市人的生活及其心态。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0)
家族制度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白鹿原》的文学史价值在于它重新讲述了家族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遭遇与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醒世姻缘传>是十七世纪中叶用山东方言写成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汉语史以及山东方言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是一部丰富详尽的语言史料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叶燮的《原诗》往往能在融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别有开创。叶燮诗法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诗无定法”。其“诗无定法”是以“神明”为主脑的。在诗歌境界上,他崇尚“自然”,这是其诗法论的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