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6年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方式决定退出欧盟。虽然全民公投是自由主义民主制最为推崇的方式,但是英国的全民公投不仅产生了世界意料之外的结果,而且出现了民众对公投结果不认可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德国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上世纪初在对自由主义批判时所提出的问题十分相似。所以本文力图通过研究施米特对自由主义民主制的批判,来认识英国退欧公投产生问题的根源和自由主义民主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形势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大出乎各方预料,增加了全球不稳定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想要在普遍联系的国际社会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剖析当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特征,表现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蓬勃进展的全球化遭遇一系列的挫折和反制,包括脱欧公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陷入增长乏力甚至增速倒退等,大国关系向潜在的紧张对立转化,恐怖主义袭击的频率增加和扩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问题加剧,西方的政治智慧衰退。  相似文献   

4.
高福利、低增长的支出模式、不完善、不平衡的政策规则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终导致欧债危机的爆发,尽管欧盟和欧洲央行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欧债危机,但是并未取得明显成效。文章在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的基础上,对可选择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应对欧债危机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7,(4)
欧洲难民危机给欧洲一体化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多数欧洲国家缺乏团结一致的信念与欧盟难民庇护机制存在的漏洞说明了欧洲一体化面临困境的原因。难民危机中,面对英国退欧,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谨慎对待欧盟与成员国间权力让渡与欧盟机制完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始于2011年夏季的美欧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资产大跳水、黄金顶破天”到“资本和黄金市场双双生过山车”.美欧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是国际动荡打断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世界经济正滑向滞胀;二是深深融入国际经济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不调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通货膨胀持续.应对美欧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创新: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以更新货币政策和恢复发展资本市场为两翼,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却出现一定反弹趋势,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受到暂时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将会走向何处?首先,欧债危机对欧元形成重挫,欧元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将迎来暂时的发展停滞期。其次,欧债危机的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机遇,为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就是全球银行产业的市场竞争结构.与传统的采用单一银行作为研究单位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的模式不同,本文对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全球银行竞争格局的板块变迁.历史回溯显示,虽然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在时间序列上具有不稳定性,但传统的全球银行产业由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板块主导.由于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产业的冲击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四大板块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金砖五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板块构成及强弱对比将发生进一步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比较优势变化进行详细考察,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分析,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制造业,在比较优势的变化中寻找实现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形成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苏联、东欧的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日前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在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中美国仍然是最强者。直到21世纪初,三者的经济实力会有些变化,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分析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之下,中欧农产品贸易额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当下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荷兰、“欧猪五国”都是中国不容忽视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因为中欧农业投入的要素不同导致双方农产品供给的不同,人口数量的不同导致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需求强度大于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强度,所以未来中欧农产品贸易的顺差将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强之列,进而在20世纪中期开始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左右国际格局,独霸世界.然而,在美国称霸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欧洲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而且关键的一环."统一、强大的欧洲"不仅是欧洲人的梦想,也是美国由世界一隅走向全球化的需要.因此美国全力以赴地经营着美欧关系,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调整着其对欧政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每一阶段都受到美国的对欧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兴经济体的较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导致全球经济治理效率及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等事件带来的逆全球化冲击不仅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也使贸易保护主义面临升温的风险。作为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遏制逆全球化趋势是中国的占优选择,应坚持深化对外开放,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治理机制,进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在此过程中,中国应着力营造稳定的开放环境、努力提高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快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提升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及话语权,同时力推自贸园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下,英国青年群体的住房路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购买自有住房年龄推后、租房和"回巢"青年比重增加等特点。英国青年住房路径的变迁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原因。面对英国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住房路径,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青年住房支持政策,以减轻青年面临的住房压力。英国青年住房支持政策覆盖商品房市场、社会住房部门、私人住房租赁市场三大领域,为青年群体提供层层推进、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住房支持。中国可以借鉴英国青年住房支持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年住房政策,让中国的青年人也能够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5.
孙剑平  邓钦  张峥 《兰州学刊》2012,(3):102-106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基础设施融资银行之一,德克夏银行成为本次欧债危机中第一家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此次危机主要原因包括欧债危机、美元回流、评级下调三大外部市场因素和流动性风险加大、资产质量过度乐观、盈利能力恶化、杠杆比率过高四大内部管理因素。这一事件对中国银行业具有重要启示,为确保稳健经营,国内银行有必要更加重视流动性管理,实现筹资多元化,不断强化自身盈利能力,并逐步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美国形成了新的全球战略。伊拉克战争产生了美欧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17.
(一)苏联和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已引起全世界的政治震动,导致世界社会主义暂时陷入低潮,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陷入危机.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加年.那么,现在情况如何?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摆脱危机与否?今后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之一.目前世界上主要有美国、英国和德国三种不同的医疗保险模式,它们因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些特点,有助于理解目前世界范围掀起的医疗改革大潮.显然,历史上美欧三大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比较清晰,但目前美欧经过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医保改革,原来清晰的特点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19.
"金融稳定法律制度":欧盟在现有条约体系下应对"欧债危机"的制度性创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召开了一系列峰会、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欧盟有一套自己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①欧债危机正是这套制度出现问题的结果。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一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深化,金融交易税受到高度关注并在法国率先实施。实施金融交易税,一方面有助于抑制短期投机,稳定金融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欧债危机;另一方面看征收金融交易税可能损害实体经济,存在着分化欧元区金融市场的风险。金融交易税对解决欧债危机只发挥"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从长期来看,欧债危机的最终出路,并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手段,更应着眼于加强欧盟自身的权威、实施选择性激励以及充分的协商等治理机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