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在女性崇拜的情结中融入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他们发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宝藏,传播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倡导中西文化的交融,体现出重建民族伦理文化人格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王天乐 《学术探索》2023,(3):104-109
“山水”与“乡愁”作为一对不可分割的经典文化意象,构成了当代乡村文化情感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生态理念和乡村文明建设中,传统的“山水精神”得以回归,正由一种精英式的审美转为大众的家园期待,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观念。而“乡土”作为传统记忆文化的根本,使“山水精神”和“乡愁记忆”在情感感知上密切相连,“山水”是“乡村”的环境载体,“乡愁”是建立“乡村”的情感基础,“乡村”则是实现二者互通的现实之场。在“山水”与“乡愁”的情感建设中,不仅可以引发大众的历史回想与审美体验,还生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象,“乡村”内涵也得以真正诠释,这在塑造民族家国意识与审美共感上具有重要的现实功能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重要主题,文化乡愁源远流长,随着礼俗社会的瓦解、乡村的消逝、全球化的冲击和现代性的剥离,文化乡愁逐渐断裂。文章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自然观的重建和全球化冲击的理性面对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乡愁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女性作家凸现了少女小说创作的优势与特质,特别是书写关于“母亲的女儿”与母亲的关系,女性作家一方面拥有深层的童年记忆与少女情结,对少女心绪有着敏感的体会与艺术的把握,另一方面作为成年女性她们有可能兼备女儿与母亲两种角色的体验,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更深刻地表达女儿来自于母体又要脱离母体,既亲近又疏离的错综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现代化背景下,作为一种赛博记忆,弥漫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乡愁情绪呈现出留白田园想象、追忆童年时光、仿拟家庭结构的虚拟书写,其生发逻辑契合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需求,是想象共同体的网络化迁移,因媒介技术迭代而呈现多元化表达形式。网络乡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复兴传统文化却悖逆进步理性,重构身份认同却助长反智情绪,疗救情感失落却陷入商业泥淖。网络乡愁的引导策略是:面向当下,回归真切的社会生活;保持理性,寻求乡愁的合理表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追赶时代,积极适应现代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科学引导网络乡愁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6.
思乡是唐代诗歌表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不同诗人的思乡诗所流露出来的思乡情结也有所不同。本文着眼于李白的思乡诗,力求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追求、思想影响几方面探讨出其乡愁的特点,揭示出乡愁对李白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丘峰 《社会科学》2004,(12):109-115
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由于台湾与母体大陆的长期分离,使台湾诗人产生一种离愁别绪、愁肠百结的心灵伤痛。这些诗人大都是从大陆赴台人员,他们思乡望乡、怅望大陆,探寻中华文化的血脉,血浓于水。游子呼唤母亲,渴望不再与母体分离。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这是乡愁诗的重要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本土生长的新生代诗人中,新乡愁诗描绘出母亲对儿子的呼唤和儿子对母亲的爱恋,给乡愁诗赋予了新的內容。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化是指植根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且与大中原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张艳霞 《中州学刊》2006,(3):131-133
社会化是形成性别角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中国家庭发生了重大变革,孩子的惟一性使父母的性别观念也随之发生变革.在性别偏好、对女儿人格的培养和女儿的受教育方面,独生女父母都表现出偏离传统性别模式的特点.尽管他们对待女儿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观点充满了矛盾和折衷,既极力想让女儿突破传统女性的弱点,又不敢彻底脱离传统的性别模式,但其所表现出的进步趋势对性别平等的真正实现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理想与诗情——九十年代女作家创作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一批年轻的女作家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创作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在文化观念上自觉地与男权文化中心话语疏离,坚持以女性话语方式抒写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认识到今天男女平等的真正意义在于文化观念上的彻底平等;在现代意识观照下以清醒的理性态度解读生活的意义,探索生命的本质、揭示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更加注重主体生命体验,从社会层面与哲学本体层面上指向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实质意义,充分显示出九十年代年轻女作家自足的女性主体精神;另外青年女作家们对待性爱问题的情感取向,表现了女性心理深度,以女性话语方式传达出女性已开始走向性觉醒,标志着性爱观的进步。女作家以自己的创作参预着社会文化的建构,在对现实的关注中也守望着理想与诗情。她们期待两性在文化观念上的真正平等,这是人类彻底的精神解放与人性自由的前提,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文化观念的革命正在悄悄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周兵 《学术探索》2015,(4):85-91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果中华民族丧失了传统文化、失落了“乡愁”,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与“人、社会、自然”的生态和谐。新型城镇化之“新”、生态之“和谐”,应体现在其“人文内核”上,就是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才能实现“诗意的栖居”。文章从理论上,论述了“乡愁”文化的产生和界定,提出“乡愁”文化的概念,并从其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比较和探讨了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联系,就此论述了在新型城镇化中留住“乡愁”文化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乡愁是海外华人的离散生存方式所产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结,不同的乡愁书写个案都是书写者对自身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在地回应"。历史感、文化记忆、生存的具体性以及对未来图景的想象都是华人离散族裔自我认同建构不可或缺的维度。在不断展开的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协商过程中,在文化乡愁与思想游牧之间,在离散与聚合之间,中华文化或中华性完全有可能创造性地转化成为一种不竭的文学想象与思想动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前进。文学要反映发展中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生活,没有求新的精神,文学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台湾文学当然也不例外。我是研究台湾文作家的,读多了她们的作品,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如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原籍台湾,却生于日本,长于北京,在北京结婚生子,度过金色的年华,所以,她的创作活动虽然是在台湾开始的,但准备时期却在北平。1948年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涌入台湾,乡愁文学应运而生。林海音即出版了成名作《城南旧事》,全书由五个独立成章的系列故事组成,但又以英子的活动为主线,串连成一个整体,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王安民民对传统文化因袭下的叔叔这一代人的冷静入笔,对作品讲述的八十年代最基本最庄严也最大落俗套的三个叙事模式进行深层的剖析,完成了对中国父权秩序下男性中心自大自恋自夸情结的展露,透视出传统文化因袭下文化人的心态与精神。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钱钟书的文学创作虽然出现于不同的年代 ,但其文本所蕴涵的主题意蕴有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 ,短篇小说《纪念》就存在着与鲁迅小说相似的意蕴 ,表现在对人性弱点和劣根性的暴露、对人类生活方式、精神方式进行现代性阐释 ,尤其表现在描写和解剖传统文化浸润中的中国女性的母性与女儿性胜过妻性而导致中国女性的精神畸形方面。  相似文献   

16.
魏晋风流是文化长河中不绝的嗣响,民国文人追慕魏晋六朝,显示传统文化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建构贴近民国文化的阐释框架,在国家民族文化情态中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成为透视民国文人情结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民国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态出发,充分考虑影响文人情结的民国机制,揭示文人情结的民国风范和中国气派。贴近民国文化生态的学术阐释框架,或可成为探索民国文人情结或当下知识分子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童年经历对萧红一生创作影响非常深刻,无论是对乡愁的书写,对"家"的渴望,还是对女性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独特思考,都充分体现出童年创伤性体验对她内心情感世界的深深触动,从而也导致她最后与左翼文学的关系日渐疏离,在生命旅程的最后带着全部的人生经验和生存压力艰难地返回童年的栖息地,使精神回归故土,创作出属于萧红的文学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王安忆对传统文化因袭下的叔叔这一代人的冷静审视入笔 ,对作品讲述的八十年代最基本最庄严也最大落俗套的三个叙事模式进行深层的剖析 ,完成了对中国父权秩序下男性中心自大自恋自夸情结的展露 ,透视出传统文化因袭下文化人的心态与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人一直怀有沉重的近代史情结——以中国近代“历史失败”为背景的文化自审情结。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积极向西方(包括“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同时审视和批判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行为本身就积极地影响历史,使我们今天得以在西方文化面前能够获得文化上的自信,使我们在对中国文化上的心情比一百年前轻松得多。但是,“文化危机”的压迫感还是无法解脱,仍需我们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进行审视。一、甲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中国文化人…  相似文献   

20.
王劲松 《江淮论坛》2006,15(4):152-157
现代性在历史转折期生发,鲁迅、托尔斯泰、张承志对现代性的感受导致他们具有不同的民粹思想。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原罪意识”又演绎出相同的民间立场,使他们具有双重文化心理。“知识分子原罪意识”是产生民粹思想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士文化的负罪感使鲁迅强烈地想借助现代性改良社会、启蒙民众,以自由意志坚守民间文化立场;同时,在对封建主义色彩的政权体制又表现出“反抗绝望”的复仇主义姿态。托尔斯泰从“忏悔的贵族”到“赎罪的自觉”都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表现出在道德范围内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独特的乌托邦精神。张承志带着青春时代红卫兵情结融入底层民间,强烈的英雄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张承志对底层人民的忏悔表现出宗教性质的感恩和礼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