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常常从“真实”的角度,去探讨《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认为“《红楼梦》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主要还不在于对事物外在形态描写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刻画性格、塑造典型的有效手段.茅盾说过:“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李准说得更具体:“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他》)可见艺术的典型化,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艺术特色,至今仍是研究者发掘不尽的文学宝库,瞻之弥巅的艺术高峰。本文仅就“冷香丸”与“梅花雪”两则细节描写,作为《红楼梦》中的一勺,来看它与人物性格和谐统一的美学构思。在《红楼梦》第七回里,有一段写周瑞家与薛宝钗闲话家常的细节,其中薛宝钗谈到了“冷香丸”的由来。周瑞家听后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这样巧的呢。”确实,乍听起来,这“冷香丸”很是奇巧,近乎荒诞。然而它与后面情节的发展,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红楼梦》艺术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曹雪芹的典型观、人物形象所取得的总体成就、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特性”及各种特殊类型典型的塑造,如“第三者”、“过场人物”、“陪衬人物”、“严父”、“慈母”及“僧尼”等都有研究。同时,对于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技巧也进行了研究。甚至有人研究了绘画、戏曲、诗词和医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这为我们正确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语谓固人,词多彻性”“托言寓意”的手法特点是通过它的故事情节描写特别是它的诗词曲赋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二百四十余首诗词曲赋,《红楼够》上述这些特点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表现,《红楼梦》的艺术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红楼梦》也许就不会成其为《红楼梦》了。因此我们说,评论《红楼梦》中诗词赋的好坏优劣,不能脱离开整个《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和成就,而孤立的进行评论。红诗是整部《红楼梦》的有机构成部分,在《红楼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们探讨评价红诗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否则就难免陷入主观片面盲目的泥潭里去,而不能正确地评价红诗的好坏优劣。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而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作品具体、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恩格斯把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历来许多著名作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就这样说过:“现在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个人生活场景》一版《后记》)我国杰出的文学巨匠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 (《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细微处见精神,达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列夫·托尔斯泰曾以“艺术起于至微”来揭示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血肉丰满的作品,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戚蓼生在《石头记序》中对《红楼梦》给予了很高评价。林纾亦云:“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红楼梦》“不依古法但横行”的艺术与思想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其睹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当然,《红楼梦》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时代酿成的奇花,没有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宋代讲史平话,没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等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登峰造极”,关健在曹雪芹能破旧立新,翻新出奇,尤其在人物塑方面更是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文只就人物塑造方面谈谈《红楼梦》对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突破。(限于水平及篇幅,只论述其突破表现,至于原因、过程不在论述之列、望方家谅解。)  相似文献   

9.
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是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本文仅就工作组长金顺玉让许家九姑娘为父亲送咳嗽药这一细节描写为例,说明其中揭示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论《红楼梦》的人物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话描写,是曹雪芹刻划人物最主要的方法。这不仅由于人物的对话在《红楼梦》描写语言总量中占了最重大部分,还由于作者赋予了全书四百多个人物——上至王公侯伯、贵妃宫监,下至三站六婆、市井无赖——每人以独特的个性语言,产生了“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红楼梦》在对话之生动方面“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文学大师”、甚至“略胜一筹”的独步文坛的地位。毫无疑问,《红楼梦》的对话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领域。可惜的是,历代以来,对之的研究不多,至于从微观上研究《红楼梦》对话何以这样…  相似文献   

11.
提起细节描写,自然会想起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62页)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由于作者能对传统文化真实地艺术地再现,所以曹雪芹笔下的人物的民俗品格都显示出了无比的多重性和丰富性。由于作者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诸种传统文化现象,所以对婚俗的描写,既有强烈的写实性,又有震撼人心的审美艺术性。《红楼梦》中为我们描绘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主观的界限是特别分明的,奴隶永远是奴隶、奴隶没有人生的自由,当然更没有婚恶的自由,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曲令人心酸的女奴婚恋的悲歌。“指配婚”、“收屋婚”、“自主婚”,这些浸透了悲剧色彩的婚俗类型,给我们留下了深重的历史沉思。  相似文献   

13.
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指出 :“人生安得有如许梦 ,此必有诗无题 ,遂托之于梦耳 !”借梦境以写现实 ,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在中外小说大师们的作品中 ,精彩纷呈的梦境描写屡见不鲜 ,不胜枚举。仅以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为例 ,全书共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梦境三十余个 ,这些梦境各具特色 ,各有妙用 ,各富魅力 ,因而成为《红楼梦》全书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梦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许多作家才把它当做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自觉地加以运用。本文试就梦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作一浅析。一、以梦境凸现…  相似文献   

14.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形象逼真的细节描写,构成了一幅具有时代感的生动的艺术画面,也构成了《药》的现实主义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孔乙己》中对"茴香豆"展开的细节描写,虽然表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但同时也展现了孔乙己的天真善良、乐观慷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热,将社会对孔乙己的冷淡,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写了出来。这一细节描写在艺术上取得的诸多成就,是小说能够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茴香豆"这一细节描写,就没有《孔乙己》这篇佳作。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最忌陈腐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全新感受 ,要求新求异 ,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法达到其目的。文章以《红楼梦》的艺术描写为例 ,阐释了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诗词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成为小说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诗词在表现艺术上着重于写实,与小说中散文描写的曲折隐晦的虚笔相交映,在诗歌写实的艺术上,小说吸取了前人的大量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红楼梦》做出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作者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天人感应”文化哲学的审美化,即天书与人书的诗意融合。从这一基点出发,本文对《红楼梦》的多元视角、非情节化描写、影子描写术、超现实叙事、预言叙事、时空结构的人文色彩等叙事特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曹雪芹的主要叙事谋略,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在《红楼梦》中有着广泛而成功的运用,这使《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含蓄暗示与客观展示。具体而言,隐晦的“春秋笔法”使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意旨表达等许多方面达到深文曲笔、义见丈外的艺术效果;讲究客观冷静的“春秋笔法”还使小说在客观叙事方面达到相当高度,作者分别采取与叙述者刻意疏离、运用限知视角、客观叙述口吻、对心理描写的规避等策略以达到叙述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误会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人物的误会。用这种手法表现儿女痴情,写得柔肠百转。喜剧性的误会写得谐趣横生,令人解颐开怀;悲剧性的误会写得凄恻悲怆,催人泪下,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代有人认为:“《红楼梦》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