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的文学观,确立于对民族、民众与知识者自我的生存境遇"三位一体"的体验之中,他确立了改变这三者生存困境的精神动力,这就是他的"梦",即焕发人本有的"天性"以"立人":一方面,鲁迅的"梦"与民族、民众的生存境遇又存在着巨大反差,他愈是要缩短自我与群体(民族、民众)之间的距离,就愈加感到这种距离的不可逾越,<彷徨>较之<呐喊>对民众生存困境的审视,消解"梦"与"境遇"的对立,在对"境遇"的表现中深化并强化了他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孤独个体存在的体验;但另一方面,<彷徨>并非真正放弃了对与"境遇"对立性萌生的"梦"即对人的"天性"的追寻,这"天性"中不仅有"诚"与"爱",更有"憎"与"复仇",后者较之前者,同样为鲁迅的现实生存困境所逼发,更切近他思想性格的个性特征,显现了他的"梦"与"境遇"在对立中更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构成鲁迅前期创作<呐喊>、<彷徨>的核心语汇和中心发展线索,通过对五四<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主导话语的剥离,展示了鲁迅小说创作中这一更深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康洁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35-138
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的再次解读,提出三个问题,然后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寻找人生此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倩描 《河北学刊》2005,25(6):169-174
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书·符瑞志》历史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沈约编纂的《宋书》首创《符瑞志》,集先秦两汉祥瑞思想之大成 ,对后世史书多有影响 ,而学术界对其评价较低 ,重视不够。从史学史、政治思想史和生态史资料方面来看 ,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值得我们重新进行谨慎、全面的探讨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倾销与反倾销成为国际贸易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也是各国反对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措施之一。拟从构成倾销的条件入手 ,通过对照WTO《反倾销协定》的相关规定 ,对我国《反倾销条例》中对倾销认定的法律标准 ,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时报·余兴》副刊和《余兴》杂志曾刊载传奇17种,全部为以往学术界未能知晓之作,是近代传奇杂剧文献的新发现。对这些剧本的作者生平、版本流传、故事本事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考证辨析,对其内容特点、体制特征和文献价值予以分析评论,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新见的第一手资料,披露了以往未为人知的戏曲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之梦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古籍《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中记载了大量的梦,如果从出处、梦者、梦的主题、释梦等角度予以解析,可以把梦分成预示、胎梦等六种类型,由此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梦离不开韩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其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翟晓丽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08-109,107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鲁迅小说集《呐喊》英译本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来探讨译者的翻译观,指出作者采用阻抗式异化翻译策略,其目的是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诗经·秦风》与周代礼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江淮论坛》2007,(1):155-160
自东汉班固始,历代论者多以“尚武”为《诗经·秦风》的特征,但这是不全面的。在崇尚武功而外,我们从《秦风》中处处可见周代礼乐文化的印记,此即季札所说的“夏声”,而历代论者大多忽略了这一重要现象。《秦风》中所见之周代礼乐文化,具体来说有车舆、马政、燕礼、田狩、朝觐、聘问、丧葬、饮食等礼仪。  相似文献   

11.
杜佑编辑的<通典>不仅汇集了唐以前数千年间的典章制度,而且反映出他丰富的编辑思想:他提出"将施有政"、"经邦致用",强调编辑工作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为政治服务;此外,他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坚持进化与发展的编辑观念,不信怪异、勇于疑古、善于求实的编辑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花缘》是我国清代一部关注女性命运、探讨女性问题的优秀小说。作品通过对百位才女的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描写,反映了李汝珍主张女性人格独立、人性解放,重视女性教育,赞赏女性才能的女性观。虽然李汝珍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但他对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使他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论《汉书·艺文志》之不立史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志》不立史目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意义上的史学观念尚未成熟,比如《汉志》中史籍虽多,但却分散于各目之中;门类不具,史学体系尚未建立。而先秦史官传统更是直接影响了史学的成熟。在经学昌明的汉代,史学不可能脱离经学而独立。因此,《汉志》不可能将一门并不存在的学问立目。  相似文献   

14.
《上帝的玩笑》中的《圣经》典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在加拿大文坛上经久不衰,她被誉为"加拿大文坛上的常青树"。《上帝的玩笑》这部小说为她赢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金奖的殊荣。在小说中,作者对圣经典故有深刻的领悟,从中汲取营养,使作品获得了深刻的隐喻性,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戴峰 《理论界》2005,3(10):111-112
科技负效应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问题,二千年前的庄子因此提出了对科技的发展全盘否定的观点,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通过科技的更大进步来克服负效应,科学家也应树立以科技服务于人类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从《诗经》看商周时期的采集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反映了商周时期仍与农耕生产并存的在人们的物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采集劳动。从事采集工作的以女性为主,她们借助简单的工具,于山涧、泽畔采摘品类众多的野菜和果实,这些采集品除食用外,还被用于养蚕、纺织、祭祀、医药、制衣、包裹、缩酒,甚至被用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服务于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人们通过采集劳动逐步熟悉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  相似文献   

17.
《国语》非一人一时之作 ,客观上为研究我国早期散文提供了可靠的蓝本。其中的《周语》凝练古朴 ,《齐语》层次渐明 ,《越语》纵横捭阖 ,三个时期的作品勾勒出早期散文发展的轨迹 ,展现了中国史官的实录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杨霓 《学术探索》2007,(3):127-130
王尔德提出,在文学创作中,要用"面具"将作者隐藏起来,揭示面具的真理。其《道连.葛雷的画像》深刻地揭示了道德败坏要遭惩罚的真理,无情地讽刺和揭露了道连等主人公戴着面具的罪恶,是一部极富道德教育作用的面具论小说。  相似文献   

19.
《黄绣球》虽是男性文本 ,但已摆脱男权主义性别歧视 ,体现了作家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文本入手 ,以女性视角进行分析 ,指出它对晚清妇女生活的反映 ,对女性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认同 ,对两性关系新境界的探索和描写 ,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先进男性渴望女性自强自立、走向社会 ,与他们一起挽救民族危亡、改变社会面貌的心理企盼和审美理想 ,表现了晚清妇女生活与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陈冬 《北方论丛》2006,(1):16-20
《诗经·小雅》里的政治讽刺诗篇,向人们展现了西周末期混乱黑暗的政治局面。宗族之间互相倾轧,加强力量的手段,以及相应的结果,是造成西周社会统治依赖的“尊尊亲亲”(宗亲)基础瓦解的先声,也是西周、春秋间用人标准逐渐不再以血缘、出身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