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首善之区,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惠及后世。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讲求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等,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一切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洛地区是以洛阳为核心,以郑州为东界,以潼关或函谷关为西界的黄河与洛水流域地区,河洛文化系河洛地区的古今地域文化,以夏代至北宋时期最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由于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因素,河洛文化以正统性、传承性、融合性、原创性为特点.河洛文化是一统文化和国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格局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裴李岗至仰韶晚期前段以河洛影响海岱地区为主,仰韶晚期后段至龙山早期则以海岱对河洛地区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龙山晚期前段以河洛影响海岱地区稍占优势,至龙山晚期后段海岱地区在文化交流格局中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双方文化交流的途径,裴李岗至龙山早期基本上是通过豫东、鲁西南和皖西北地区来实现的,龙山晚期则还通过豫北、冀南和鲁西北地区来完成.文化交流格局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尉迟寺类型的出现及太昊部族在豫东等地的兴起,系龙山早期双方文化交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而发生在龙山早、晚两期之交的涿鹿之战则是龙山晚期前段两地区文化交流趋向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建都之地,号称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被称为“天下之中”。河洛地区诸侯小国的文化,是“天下之中”的文化,代表着我国古文化的不同的源流。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河洛文化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以洛阳为国都。唐以洛阳为东都。梁、晋、汉、周、北宋以开封为国都。河洛文化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中国正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刘保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7
河洛文化研究存在"厚古薄今"的思想障碍。北宋之后的河洛文化被打入冷宫,除了文化自恋心理之外还有文化霸权和文化基础主义作祟。研究当代河洛文化是对整体性河洛文化的一次时空穿越,可以清晰地勾勒地域传统的演变轨迹,呈现地域自古至今交错叠印的人文岩层。 相似文献
9.
河洛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箕子东走朝鲜的时代是河洛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初始,使朝鲜半岛得以摆脱蛮荒.秦汉魏晋北朝时代,两地的交流日趋频繁,河洛文化从多个层面对朝鲜半岛产生了影响.隋唐时期是河洛文化对朝鲜半岛产生全方位影响的时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10.
论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洛文化就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与东南西北四个文化圈相衔接的、上古至北宋时期的传统文化圈,其核心为夏商周文化.在河洛文化的众多特征中,河洛文化区别于其他区域性文化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根源性.所谓根源性,一是指在诸种文化中发端时间早,对文明发展方向有引领作用,二是指作为文化核心的思想富于原创性.史前考古文化足以说明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根源性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思想元典的原创性是河洛文化根源性的最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1.
论北魏河洛地区的饮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泽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8
北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带来了草原民族的饮食习惯,肉食习俗开始在河洛地区社会风靡开来。南朝降人进入河洛地区也带来了南方的生活习惯,并对北魏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俗在河洛地区仍然占据重要的份额,食用粟、菜,饮用酒类构成了河洛地区饮食文化的多样风采。 相似文献
12.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通过海洋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文化研究的核心价值,是论证、阐释、弘扬东方的海洋文明、海洋文化,改变东方有航海活动没有海洋文明、海洋文化的旧思想观念。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借鉴和海洋文化的理论支撑。认识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和勇于探索、崇尚和谐的海洋精神,树立中华海洋文明的自信。认识中国的海上特性和海洋社会,改变海洋发展陆地化模式,培育海洋意识,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逐步消除制度歧视和文化排斥。在新的海洋时代,实现思维观念、生产方式的改变,赋予海上丝绸之路以新内涵,东方和中国讲海洋故事的能力就能进入新境界,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晓梅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13
河洛文化是两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汉代社会文化的缩影。汉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 展时期,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丰富和拓展了河洛文化的内涵,河洛地区形成了以重孝、追求现世安乐和长 寿、升仙为主的社会信仰。其中孝道对后世影响巨大,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相似文献
14.
河洛文化是指植根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家园情结这一角度切入,阐释台湾女性文学书写场域中的创作状况,分析中得出家园情结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且与大中原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16.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8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卜祥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17
河洛地区地处"天下之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凭借其交通枢纽的位置、功能齐备的城市设施、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诸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周边少数民族内迁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到来,给河洛地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大大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青铜文化对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历时性辐射与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青铜人物和动物造型、三角援铜戈、神树及树形器、金杖和铜杖、有领铜璧、太阳图案及太阳崇拜等几个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向南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与西南诸青铜文化发生碰撞、交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丝绸之路东段陕甘宁青四省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生活文化习俗却十分相近。此地区节庆礼俗传承久远,富有地方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日常生活方式相近,具有近邻文化心理意识和民心相通的凝聚力。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构建传统与科学并融不悖的日常生活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文化圈集聚效应,构建全民性民俗文化生态产业大园区,开发以衣、食、住、行、购、娱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型旅游体验,实现传统文化生态的功能再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