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有关区域经济政策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如何引导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冲动 ,对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经济问题时 ,因人口增长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空间状况、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差异 ,不能把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所采取过的某些政策作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根据比较流行的区域经济分析理论 ,可以从基础设施、工业化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城镇体系与增长极、农业发展措施、激励措施、分权化与地方财政等方面 ,分析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调控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就是要改进当地福利水平 ,消除要素流动障碍 ,塑造区域发展的长期动力。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地区”,采用了它的广义。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现在有一百多个国家和不能称之为国家的“地区”。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在这里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地区”。这一百多个“地区”,按其经济发展的程度,有的是“经济发达”的,有的是“发展中的”。在一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内部——也可以分做若干个地区,例如在我们中国可以分做若干个省,自治区和中央直辖市,也可以按行政管辖的范围,分做若干个流域或按照其它标准划分成若干区域。这许许多多地区在经济发达的程度上也会有差别。再进一步就是一个省,一个自治区,一个中央直辖市或者在按某种标准划分的区域内部,也可以分出经济发达程度有区别的若干个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殖民时代,西方列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没有殖民地,也就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①的原料依赖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资金、技术等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加严峻,其中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体系中将更加边缘化。为摆脱这一困境,发展中国家更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显著,碳减排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是否积极推动碳减排,已经成为是否履行国际责任的代名词。然而对于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本文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差异较大的特点,从我国的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中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基于各区域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建模与比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碳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以经济发展总量为标准.可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或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三个区域。按照该标准。笔者执业所在的安徽省(包括黄山市)当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之列。本文拟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律师执业存在着的突出及共性问题进行剖析,探索一条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国内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前沿产业和战略性产业。 一、吉林省信息产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信息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渗透性最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它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过去,国家将信息产业分别放在基础设施、电子产品制造…  相似文献   

7.
对贫穷落后经济区域的开发和利用 ,是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逐步平衡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战略抉择。世界上经济发达或不发达国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对贫穷落后经济区域实行经济开发的阶段或时期。我国历史上也对西部地区进行过经济开发。回顾国内外经济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模式的准确、完善和实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应同步陈铁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物质前提。目前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平均水平约为45%,发展中国家已超过30%,发达国家已达80%,而中国仍然长期固定在20%左右。问题在于:中...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中国家政府参与的历史背景政府高度参与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的共同特点.与此相反,现今已步入发达阶段的国家在其发展起始阶段.政府参与受到严格限制,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场强相对较微.但是,由此而将发达国家当初的做法简单地引入当今的发展中国家,或以此为佐证否定发展中国家政府参与的合理性,那就殊为不当.因为,发达国家早期与发展中国家现今的政府参与方式及程度之所以大相径庭,根源于二者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带有浓厚的自发协调的色彩,经济活动完全是私人的事务,当时的市场运作对有限的经济活动而言已经足以发挥效用.彼时,政府的经济参与无论从实质意义还是直观上讲都是多余的,它只是以廉价的“守夜人”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0.
对不发达经济进行界定,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虽然不发达这一概念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似乎是模糊和不确切的。它的界定,是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入门的一道难题。 本文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尝试对不发达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进而在特定的体制型态下,阐释我国不发达区域不发达经济的特质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的贫困问题及其经济特征我国的贫困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贫困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后列;二是从区域经济角度看,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或贫困地区并存;三是在同一个地区内亦存在贫富差距.1.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居于世界后列198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300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1/47.同社会主义各国相比,我们不如苏联(4710美元)、南  相似文献   

12.
不管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都充分彰显确立法制的优越地位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保障。不仅如此,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特殊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所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更离不开法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主要是文化难题对世界发达国家而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化”同时是一种历史时代规定,它们的相对于近代的社会历史(或相对于古代的近代社会历史),也就是“现代化”的社会历史(或近代历史时段的“现代化”社会历史)。但对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并不同时是一种历史时代规定,而是一种追求着的、未来的价值目标规定。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与自己落后的传统告别,更意味着向世界的先进发达方面靠拢接近。因此,如果说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本国的历史传统与本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新贸易理论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实现自由贸易后 ,不同的要素禀赋者的福利变化。同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 ,受损者不占多数 ,但都是熟练劳动要素含量高于该国人均熟练劳动要素存量一定倍数的阶层。与越发达、劳动力规模越大的国家实现自由贸易 ,发展中国家内受损者越少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地方政府既是衔接和协调宏观与微观、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的中介环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主体。其行为如何,无论是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还是对于区域经济活动,都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发达地区①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不能不研究其政府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论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开放杨秋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开放性。不发达地区市场经济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其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本文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开放的规定性、制约因素及其双重效应作一些分析。开放是与封闭相对而言的,一般是指对某种事物或行为...  相似文献   

17.
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传递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增长极”的提出、经济增长在区域间传递的效应分析、区域间要素传递的分析等三个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有效传递 ;从区域传递角度 ,探讨市场作用与政府干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耦合机制 ;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传递机制的系统研究 ,是实现西部开发和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七·五”期间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战略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地带划分及相应的发展战略没有考虑各地区的技术、海外联系、矿产、农业、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或劣势。(2)运用经济和地理标准划分地带时也过于粗糙:一是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忽视了许多省区内部各地区间发达程度和地理特征的巨大差异;二是把本应区分开的地带混在一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一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简便易于采用的单部门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发展中国家从劳动密集型技术过渡到资金密集型技术的具体途径的求解方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的相互关系和某些重要特征。在更复杂情况下,可采用多技术线性多部门模型求解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的具体途径中产出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率等,及到达相应发达程度所需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内容。随着新一轮改革与经济发展热潮的兴起,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将使规范区域经济调控成为必然。一、中国区域经济调控的回顾与分析从区域经济角度考察,体制改革对区域经济运行影响最根本的方面是承认地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在政策上逐步形成了经济利益在地区间的分配措施。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增强、地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活跃等都是其积极影响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回过头来考察时,我们就会发现,调控不当及其所导致的区际关系不协调与诸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诱发或加剧重大国民经济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