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任务和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促进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承担起必要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即恪守企业诚信,自觉遵守和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保障职工应有的劳动福利,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文章提出了按"卡罗尔结构"顺序构建一套科学的CSR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力求CSR的评价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自愿将环境和社会问题整合进业务中的过程。文章从政府的视角分析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的作用,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框架,进而分析了我国对CSR的认识与实践,以期为探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CSR政策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概念、含义和主要特征,概括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相关的指标设置,并探讨相应的评价测算方法,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产业规模、产业绩效、市场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构建我国地区民用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并选取相应指标对我国21个省市的民用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针对我国民用航空产业竞争力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加快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综合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素萍 《统计与决策》2007,(14):171-174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六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评价,最后研究了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SA8000是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提出的社会责任道德标准,它以保护员工福利为根本出发点,从童工、强迫劳动、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等九个方面对生产企业做出了规范性要求.文章主要从提高员工福利,缓解城乡收入差异、提升企业创造能力、转变竞争优势等角度,阐述SA8000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并建议在我国大力推进SA8000的实施力度,以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研究和完善反映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衡量和监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研究和分析,构建了6个类指数、22个指标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框架;对规划和衡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我国1990~2006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算出了各年相对的综合节约指数。  相似文献   

10.
曾牧 《统计与决策》2012,(12):174-178
文章根据样本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构建了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的手段测算样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保护。然后对产品市场竞争对利益相关者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业、股权结构是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护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和供应商利益保护是受市场竞争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面板熵值法测度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核密度估计与基尼系数方法分析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我国“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发展之间存在明显脱节;2008年以后,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表现为先降后升,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探寻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最高,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低于全国均值;地区间差异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西地区间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间差异;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存在极化现象;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整个"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框架体系、指标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蔡刚  蔡平 《统计与决策》2012,(20):171-174
我国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增长相当迅猛,与之相应的是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然而从现有文献看,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还很欠缺,多数实证研究限于描述现实,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深层次原因的探讨。文章引入组织社会学中的合法性理论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较严密的逻辑框架,实证分析我国CSR信息披露与合法性压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城市民生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首次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考察我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研究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民生发展水平持续向好,但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民生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差异贡献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差异和生态建设差异是民生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对民生发展差异的影响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社会发展差异的作用则依次增强,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突出,经济发展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弱;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上升是导致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丰富了城市民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揭示我国城市民生发展差异状况、探索协同提升对策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赵青等 《统计研究》2015,32(6):36-41
养老金制度的首要目标是防止老年贫困和实现一定水平的收入替代,从而养老金的“待遇充足”至关重要。本文借鉴国际上关于养老金充足性的多维度评估思路,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养老金体系待遇充足性的三维度、六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以及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提供的微观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发现我国养老金体系在收入水平、防止贫困和性别差异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各地区养老金充足性在不同时间上存在差异。进而提出我国应在不同层次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强化收入替代功能、防止老年贫困和缩小性别差异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统计综合评价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综合评价以及由此引出的各种排名活动层出不穷,评价内容从传统的企业经济效益、地区竞争力扩展到生活质量、教育、环境、医学、生物等近乎涵盖整个学科领域。评价方法也从最初的评分评价法发展到利用多元统计等现代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综合评价方法日趋完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增强,评价范围日趋扩大,实践中使用的频率也大大增加,但同时综合评价方法本身及其应用方面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甚至有时候相同的评价标准由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评价对象做出的排序就会存在差异甚至明显差异。如果说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创新,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和30个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进行了测度,并用Dagum基尼系数对乡村振兴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总体较低,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提升显著;乡村振兴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区域差异是乡村振兴差异的主要表现,但是东部地区省份内部差异也很明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4个方面的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但是产业兴旺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参考借鉴国内外机构、组织和相关学者提出的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度30个省份2007—2019年的可持续消费水平及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可持续消费水平呈逐步上升的态势,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可持续消费的4个方面来看,社会环境和科技进步的综合得分增长最快,其次是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得分,人口和资源的综合得分增长最慢;我国各省份可持续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相关性,但是局部空间集聚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应用研究;根据因子得分,分析我国协调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运用洛伦兹曲线,对区域协调发展因子模型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