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学各门课程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或渗透到计算机课程教学,寻找计算机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品德教学隐性课程的开发,是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使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出现了死角,影响了大学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重点谈隐性课程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思想品德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特点,其知识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教学要注重体现实效性,必须从他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思想品德标准》,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学习方式等的比较,正确认识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的各自特色,旨在以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标准,不断探求课程实施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最终使这两门课程在公民教育这一大目标下相互补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把品德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探讨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质与功能,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成为真正的育人“摇篮”。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只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服务的,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地直接讲解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德育情感和指导行为实践,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任务,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8.
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以及大学责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必要,同时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综合考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影响师范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有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专业认同、高校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班级文化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需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已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有效的思想品德评价方式,多方举措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为入职后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渠道。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就如何通过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目前应着力培养起大学生遵从法律权威等四种基本的法治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和改进“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主体的适应技能、革新“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体系等措施来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10.
对如何落实思想品德新课标“人文性”特征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使学生成为幸福生活的主人、将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精神、整合学科教育资源、突现学科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