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新闻价值研究,成强调事实中蕴含的客观新闻价值,或注重事实传播后所体现的表现价值。本文认为,这种只注重一面的认识都有失偏颇,而应将新闻价值作为从客现阶段到主现阶段、从静态到动态的流变整体来理解,即新闻价值是原始事实中的客观新闻价值和传播流变后的主观新闻价值的总称。这种观点既反映了该理论的本质,又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正确地选择新闻。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闻价值的内涵,历来众说纷纭.本文采用逻辑实证的方法,按照"属概念 种差"的定义原则,通过分析价值的本质、新闻价值的功能、新闻价值的主体,推演出符合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新闻价值的定义.同时区分了新闻价值与宣传信息价值、事实的功能、新闻传播行为的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3.
论价值认识     
价值认识属于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哲学认识论包括事实认识论和价值认识论。价值认识具有不同于事实认识的诸多特点。价值认识是在事实认识的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阶段”的认识。价值认识既是人把握价值存在的必要方式,又是沟通人的事实认识与社会实践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4.
盖格尔的审美价值研究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一是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客观性涉及到审美价值与审美对象之关系,主观性涉及到审美价值与自我之关系.本文所论仅涉及第一个方面,即把审美价值从与主体的关系中孤离出来,着重就其构成成分及其价值模式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价值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进行理解。一个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可将其称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个层次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也就是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于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我们称之“功能性新闻价值”。这就是新闻价值的两个所指层面。而对于这两个层次的新闻价值内涵,还要从其具体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研究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新闻价值要素的认知方面,存在过于强调"新鲜性"和"事实性"的问题,同时,在新闻传播中也出现了"刻意求新"、人为炒作、拘泥事实的弊端,忽视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大众性、需求性、信息性是新闻价值的根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具有社会劳动群体对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需求的特征,新闻传播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其需求,以促进和引导受众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传统新闻学执著于“新闻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符合性和同一性,以致形成 “真实性”神话的新闻乌托邦。在哲学向度上,这是一种混淆“认识论真实”与“存在论真实”的理论错位。新闻真实只是一种叙事的真实,一种被主观性侵淫后的真实。新闻真实主观性是隐匿存在的先验主观性作用于传播主体、受众和语言的结果。正视新闻真实主观性的确然性,不仅不会否定新闻的客观性价值,相反,却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真实的理论内涵,也使新闻实践找到理论皈依。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的社会性和语言本身的全民性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然而由于使用语言主体的介入,并服务于特定阶层,新闻报道必然通过所使用的语言流露出个人或集团对所发生的事实的倾向或态度.从语言运用的层面看,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积极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中的各种判断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形式: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着不同的规则与表现形式,两者的区分有助于评论者和受众更理性地把握评论结构和观点的明确表达。同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新闻评论中叉存在着各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一百多年来,其定义呈现出多义性的状态,学者们在认识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们仅突出强调新闻传播的某一个环节或因素,割裂了它们彼此之间原本应该享有的相互关系.造成新闻价值定义的多义性和由此带来模糊性的原因,与新闻价值要素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纷呈,优化新闻信息传播结构与格局在于选择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与合乎社会实际真正需要的理性传播导向。新闻价值取向应关注社会政治、物质和精神的文明与先进性;理性传播则应对照主体性、规范类和客体属性类标准严格把关。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用理性导向信息传播,影响传播结构与格局,将会发挥出新闻传播的优良人文与科技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价值主体的构成与认定这一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此存在一个理论缺陷,即完全忽略了把社会共同体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直影响着新闻业务的变革和新闻理论的创新。从哲学和新闻学理论分析得知,新闻价值除了拥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之外,它还存在第三个价值主体--社会。它既不从属于传播主体,也不从属于接受主体,而是一个与前二者相平行且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这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一方面可以直接促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价值深化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把新闻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力量,突显新闻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新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可以为新闻社会学和发展新闻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的某些属性,指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时间性、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它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新闻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要求,就会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读者对报纸的要求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不仅需要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还需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就使得报纸选择新闻也应当是多层次、多侧面、反映各种声音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在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这二个基点上出发的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15.
“声画合一”是电视传播的最主要特征。时间、空间和对象同步是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原则。被摄录主体的不自在性、配合性、表演性、急转式、对抗性等镜头反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事实的进程、改变事实的本来面貌。摄像记者必须对摄录对象可能出现的种种镜头反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可采取选择抓拍、隐蔽拍摄、率直拍摄等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对策,以尽可能减少新闻要素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凭藉对新闻客观性所做的百科全书式考察而成为研究该命题的必要理论参照。在中国,新闻客观性一方面经历着策略化仪式化为新闻文化的常态性内涵的过程,另一方面则面对着公共新闻、公民新闻运动,以及传播新技术的个性化新闻生产与传播等新的业界动向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闻价值究竟是在新闻写成之前,作为记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标准;还是在新闻写成之后,作为编辑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准;或是在新闻写成之后,作为受众评价新闻产生的作用、效果的标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得出,新闻对受众来说它是客体,受众对新闻来说是主体,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功能和效用是新闻价值的客观基础,受众对新闻的需要是新闻价值的主观条件。新闻中介的劳动量就是新闻的价值量,凝结在新闻中的劳动质量越高,新闻价值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是一类反映科技领域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报道.文章从科技新闻的内容及形式着手,着重分析了评估科技新闻价值大小的若干标准,同时指出只有不断完善科技新闻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凯尔特力图在价值基础上构建历史认识论的逻辑结构。他所说的价值既不属于经验世界,也外在于主观意识,而是康德主义式的先验之物。在他看来,有了这个先验的价值概念及“与价值联系”的原则,就不仅能够克服历史认识中主观性与客观性、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克服相对主义,确立历史的客观性,而且能够解决历史的统一性和文化科学的系统性问题。很难相信,这种超越于历史生活之上的先验的形式的价值,能够为历史叙述与文化科学的客观性提供真正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传播如果只将一则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完整、准确地叙述出来,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生活中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附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感受与受众的审关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共鸣。采写者除了应具备感性经验、直觉领悟等素质外,还要具有展示美的思维统摄力,使新闻写作所必备的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在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