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东北工业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工业经历了60年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和振兴,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贡献,就不会有共和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目前东北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总体上看,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特别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东北工业结构吻合度高,从而必将给东北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并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36号),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进一步推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对外开放,从而抓住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开放型经济建设。近年来,辽宁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4年底,辽宁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05亿元,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50%。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  相似文献   

3.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沈阳再一次被历史推到了世界的面前。“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这是720 万沈阳人在21世纪经济大变革中提出的一个战略口号,更是历史赋予沈阳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 与此同时,东北粮食主产区也出现了以“农民卖粮难”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面对这一综合性 的经济危机,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战略导向,随后又采取了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质 变为新型工业基地,裂变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为生态农 业基地,发展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形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位久居国外的朋友,阔别故土五年,当再次踏上沈阳大地之时,又一次感受到了沈阳的新变化——城市的街路更加宽敞整齐,一排排高楼大厦更具现代大都市风采,人们的穿着也时尚美丽,每个人的脸颊都洋溢着对富庶生活的满足. 近十年来,辽宁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这是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的.2003年,中央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走过十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老工业基地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振兴之路.“东北振兴看辽宁”,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6.
战略支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的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对大连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更是实现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全国惟一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赋予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支持,战略意义重大:有利于总体解决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性矛盾,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有利于促进中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拓展全国对外开放新空间;有利于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崔岩 《日本研究》2004,(2):39-47
我国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力图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速发展,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工业区域的发展角度看,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涉及到产业区域建设、企业体制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的"新东北现象"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再度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文章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与"一带一路"战略共同研究,在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珍 《学术交流》2005,(10):64-68
“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次创新与革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效益低下,金融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金融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应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中介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完善东北地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