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纳-萨鲁”是居住在尼泊尔西南边陲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名字。颇为有趣的是,“雷纳”(Rana)为生长于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西南部的一种林蛙的名字,“萨鲁”(Tharu)则指原产于尼泊尔的一种羚羊,两个名称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个独特人群。 十六世纪初,莫卧尔人(Moguls)征服印度半岛形成王国。国王与当地拉其普特贵族之间因通婚发生矛盾,拉其普特人组织起抵抗部队,在开战前,他们让所有军人的妻子带着家人和奴仆逃往西南边地,以躲避战乱 。后来,拉其普特将士在作战中全部阵亡。沦为寡妇的妻子们逃进偏僻的原始森林后,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和她们的奴仆重新结合,组成新的家庭,并渐渐成为一个社会群落,繁衍生息下来,直到400年后的今天,仍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的生活。2000年夏天,美国某杂志社记者艾里克·瓦里和德布拉·克尔尼走入原始林地,对该部落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2.
缅甸的印度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锡星 《世界民族》2002,5(2):65-69
印度人很早就迁移到缅甸 ,并且对缅甸的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印度移民已逐渐与缅甸各民族混同一起。缅甸现在的印度居民是近代由印度移入的。 1 885年 ,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并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从那时起便有许多印度人迁居缅甸。在这些移民中 ,有些人是由英国人带往缅甸从事低级工作以补缅甸劳动力的不足 ;另一些人则是羡慕缅甸较高的生活水平而移居的。缅甸曾经是印度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 ,缅甸的印度人从 1 872年的 1 3 .7万人猛增至 1 891年的 42 .1万人 ,高峰时期的 1 93 1年达到 1 0 1 .8万人。但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3.
廖波 《世界民族》2013,(1):69-75
印度的语言问题非常复杂,印度国语观念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民族独立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在甘地等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印地语初步确立了印度国语地位,但独立后印地语的国语地位受到地方民族意识的严重挑战。后来的印度语言政策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三语方案"加强了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英语在许多领域的主导地位对印度有负面影响。为了真正使印度在精神上、文化上、发展模式上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印度应更大地发挥民族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印度人迁移泰国的历史背景及人口分布 泰国究竟有多少印度人?①泰国官方对此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1981年印度驻泰国大使馆估计有20000名印度人在泰国.②生活在泰国的印度人主要分布在普吉岛(Phuket)、清迈(Chiang Mai)和曼谷(Bangkok),其他城市像北部的清莱(Chiang Rai)、南邦(Lampang)和南部的帕塔亚(Phatthaya)等也分布有少量印度人.其中居住在曼谷的印度人数量最多,约占泰国印度人总数的3/4.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的其他民族由于外界的压力已经丧失了土地和生计的情况下,奥里萨邦的邦多人却还保持着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四十年前,笔者对邦多人进行过首次考察,最近又访问了他们。印度的部落民是印度人占绝对多数的印度人口中的少数民族,被官方类分为“表列部落”。这意味着他们是具有一种与一般印度人截然不同的法定地位的、列在表上的部落共同体,他们的人数将近4,000万。不久以  相似文献   

6.
印度政府海外印度人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印度人有2500万之众,分布甚广,其总体经济实力也很强。印度政府对待海外印度人的态度曾经非常冷淡,但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情况略有变化,最近十几年则发生了质变。目前印度政府对海外印度人实行双重国籍政策,试图通过该政策借力于海外印度人的经济实力以实现印度经济腾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素有“民族博物馆”之称。据统计,仅土著民族就有五百余支以上。他们大多属于印度的古老民族。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才移居到了山区和森林地带。他们属少数民族,现在还比较落后,处于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风俗千奇百怪,在不同程度上还保持着原始文明。这对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条件。因此,自18世纪中叶以来,印度国内外人类学家们一直对此很重视。印度少数民族数量很大,有几百个以上。据1991年统计,共有 5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人…  相似文献   

8.
印度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政治格局的时代之变: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印度人民党从边缘成为主流,取代了以世俗民族主义立国的国大党的地位。印度因此正在经历一个民族国家重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聚焦反改宗政治,对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目标“印度教国家”进行探析。改宗议题在印度的争议性从殖民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超越了国大党与印人党的对立。反改宗的核心,是人口政治。反改宗的立法和运动让人看到的是,“印度教国家”会寻求以包括强制在内的方式,保障印度教社群在人口上的多数以及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支配地位。就此而言,“印度教国家”还处在建设过程之中,联邦制和印度的地区文化-政治多样性,对“印度教国家”的扩展尚起着防御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平 《世界民族》2001,(1):41-47
生活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的主体是早期迁往印度的我国云南傣族的一支.在英国人控制阿萨姆邦后,阿洪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在受歧视中民族主义得以萌发,在争取民族权益中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但在宣传中也出现了"泛泰(傣)"倾向.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部落     
(一)简介在印度社会制度中部落占很重要的地位,它属于最落后的阶层。在全世界就部落分布而言,印度是部落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印度部落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他们与文明社会的人比,极为落后。人类学家给他们以不同的名称:如土著人、原始民族、山  相似文献   

11.
试论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的两次缅、印人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原因 ,缅甸与印度两个国家自古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国人民也一直友好相处 ,交往频繁 ,有不少印度人移居缅甸或到缅甸务工、经商。但是 ,在殖民地时期 ,缅甸国内曾经发生过两次全国性的缅甸人与印度人的冲突。一直友好相处的缅甸人和印度人是怎样发生冲突的 ?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做初步分析。一、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两次缅、印人冲突概述殖民地时期 ,在缅甸国内发生了两次全国性的缅、印人的冲突 ,下面分别概述 :(一 ) 1 930— 1 931年的缅甸人与印度人冲突1 92 8年 ,世界经…  相似文献   

12.
西藏百年     
西藏,伴随着战争进入20世纪早在177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秘书波格尔由不丹进入西藏,企图“和平通商”,被噶厦政府和六世班禅拒绝。但波格尔在藏期间,收集了许多有关西藏的情报。1779年,英国第一任驻印度总督赫斯定即假借为七世班禅坐床祝贺的名义,派人潜...  相似文献   

13.
以印度洋为舞台的印度人与东非的贸易历史悠久。1840年前后,世界最大的奴隶交易中心桑给巴尔的城镇被阿拉伯及印度的奴隶贩子搞得乌烟瘴气。可是,那时印度商人与阿拉伯商人不同,他们不在非洲定居。印度人开始在非洲定居,是奴隶制崩溃后作为被强制的劳动者送往非洲以后的事。乌干达铁路建设工程是印度人定居肯尼亚的诱饵。从1895年开始到1903年竣工期间,大量印度受雇者投入了这项工程。据 J·S·曼加特在《东非亚洲人的历史》一书中统计,从1896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起因在次大陆以往的历史上,对孟加拉比哈尔人的仇视有着社会、政治和语言上的根源。分治以前,在印度比哈尔邦将近三千万的总人口中穆斯林有四百万人(约占百分之十三)。虽然他们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成分,但是除了在普尔尼亚县之外,他们的人数却被印度人大大超过。所以,当1947年分治比哈尔划归印度后,虽然许多比哈尔穆斯林留了下来,但大批的比哈尔人却迁移到了成为穆斯林巴基斯坦东翼的东孟加拉。另外,相当一大批人由于在比哈尔失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追记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共130多人,其中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美国、印度、尼泊尔、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的藏学家30余人;国内...  相似文献   

16.
英、印驻噶大克商务代办及国外探险西部西藏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建昌 《西藏研究》2001,2(3):104-110
对于阿里地区的近代史 ,特别是英国和印度人在当地的活动及实地记录 ,我们了解不多。现对 1 90 4~ 1 961年历任英国和印度驻西部西藏噶大克商务代办的叙述 ,兼及国外探险西部西藏的简要历史。我们知道 ,有关近代阿里地区的藏文和汉文记载很少 ,因此 ,探讨一下以英国人和印度人为主的外国人留下的丰富的实地记载 ,对于我们今后使用这些资料编纂近代阿里史 ,有重要的意义。限于篇幅 ,在此只能略述大要。1 90 4年 ,英国决定在阿里地区设置商务代办。此年 5月 2日 ,36岁的前印度阿尔莫拉 (在阿里地区之南 )助理委员格瑞塞依 (HughKirk…  相似文献   

17.
一、香港穆斯林源流由于香港居民的户籍上只写国籍,目前很难说出香港穆斯林人口的准确数字。不过,有关统计资料上说,这里在1985年有穆斯林5万左右;目前也有资料说有6万多人,占香港总人口的1%左右。虽然穆斯林人口在当地六大宗教群体中人口最少,但由于商人较多,经济实力较强,且内部凝聚力较强,故影响力较大。最早进入香港的穆斯林主要从1650年开始来自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孟加拉等地。他们中有些是商人,更多地是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海员。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定居于今香港中环地区摩罗上、下街,并于1896年集资建立了一座清真…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种姓     
伊斯兰种姓由于接近印度文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当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层单位。南亚穆斯林社会区别阿什拉夫人(亦即贵族,穆斯林阿拉伯移民的后代)和非阿什拉夫人(亦即非贵族,印度人之改信伊斯兰教者)。阿什拉夫人再分为4个亚群:赛义德人,原指穆罕默德之外...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其主要民族有三个 ,即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据 1993年统计 ,在全国 2 87.38万人口中 ,华人有 2 2 2 .86万人 ,占 77.5 % ;马来人有 40 .76万人 ,占 14 .2 % ;印度人有 2 0 .41万人 ,占 7.1% ;其他民族共有 3 .35万人 ,占 1.2 %。在该国 ,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长期聚族而居并保持着各自民族的文化、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 ,民族差异性较大 ,易于产生纠纷和磨擦。另外 ,华人虽然居多数 ,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亦较高 ,但却被马来人视为外来民。马来人在新加坡虽然是少数民族 ,但从整个马来半岛看它却是当地一个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从1955年至1956年,我调查了印度加罗人、卡西人和纳亚尔人的3个类型的母系制度。加罗人与卡西人都是分别居住在印度东北邻近阿萨姆地方的加罗山区和卡西山区的少数民族。从语言上看,加罗人属藏缅语系,卡西人属于南亚语系;从经济上看,加罗人以种植稻谷、棉花等为主的粗放农耕为生,而卡西人则主要依赖于马铃薯和粟类等的耕种。然而,与拥有原始经济机制的加罗人和卡西人相对,纳亚尔人则属于南印度喀拉拉邦上层印度教信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