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超 《社会学》2008,(3):35-41
上海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有其现实的社会制度背景。制度自身的特征使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上海甚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通过与其他保险项目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分析制度的利弊,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5年6月9日,云南省社会学学会和省保险学会联合在昆明市召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理论座谈会”。会议围绕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中心,结合云南实际,着重探讨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分工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尽管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已实施多年,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加以规范。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缺失,令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缺乏明确合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就业形态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社会保险安排难以满足需求。我国已在探讨将劳动者分为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和自由职业者三类,社会保险制度也需相应改革。本文回顾了过去40多年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逻辑及其对社保改革的推动,指出新就业形态的特征给社保制度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社保需求的差异性及对多维度劳动者权益的诉求。本文提出了就业形态多样化下社保改革的四点建议,即在明确企业责任的基础上,给予劳动者选择就业身份的权利;完善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安排;促进在转换劳动关系类型时的社会保险待遇衔接;建设多支柱、保障公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十年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作了历史回顾和系统总结,并分析了目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对深化北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了设想和建议,近期改革建议主要有:定期召开北京市社会保险改革协调会议、进一步完善城镇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进一步改革完善待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1)考虑到我国人口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等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合理确定社会保险的范围、项目和待遇水平。(2)考虑到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险制度要实行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结构。(3)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4)考虑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某种既得利益格局和心理惯性,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要循序渐进,平稳过渡。(5)考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尽管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已实施多年,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加以规范。由于综合社保立法的缺位,很多社保问题每每为人们所诟病。长期以来,由于现有社会保险法规覆盖率低,很多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偏低,导致职工异地求职时无法接转原有的社会保险关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2013,(11):113-F0003
《科学发展》是以发展问题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与决策分析为特色、兼具学术性和决策咨询性的综合性刊物。本刊以改革开放的视角,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决策和发展实践,具体分析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城市、三农和区域等的发展问题,以期成为我国有关发展问题研究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2013,(12):117-F0003
《科学发展》是以发展问题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与决策分析为特色、兼具学术性和决策咨询性的综合性刊物。本刊以改革开放的视角,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决策和发展实践,具体分析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城市、三农和区域等的发展问题,以期成为我国有关发展问题研究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关于广州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实证应用研究。文中运用定量、定性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政策发展、社会保险现状及发展职工社会保险的作用与影响,描述了历史、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分析认为,职工老龄化、费用上涨、竞争风险的增加和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情况与问题,使昔日的“企业办社会”再也无法维持下去,要求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主张将企业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其开办注册经营的一个独立性成立条件;在社会保险费缴纳中,以企业支付80%~90%、职工个人支付10%~20%为宜,政府可不直接出保险费;政府在社会保险体系中扮演拥有“最后手段”而“最后出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蔡立平 《职业》2011,(34):70-71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持续调整变化,单纯依赖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风险。立足抗风险和反欺诈视角,实施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式的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已成为时代催生的崭新课题。社会保险基金无论从收支过程来看,还是从具体运作流程来看,都潜伏着风险,而且收支规模越大,基金风险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安徽省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乡各项改革的深入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快速推进,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具体划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四个方面。它涉及到的人数最多、时间周期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从1991年初开始,我们用三年多的时间,对安徽省城市职工养…  相似文献   

13.
监察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独具特色的内容,从秦朝一直延续至今。在剔除皇权内核后,监察制度成为一种维护人民利益,防治政府权力发生异化的制度预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国民政府监察制度开创了现代监察制度的先河,有着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成熟的监察制度却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值得我们今天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反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发展不断注入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劳动报》1月18日报道:人们长期呼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终于进入了起草阶段。有关人士认为,《社会保险法规起草,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劳动部社会保险司负责人透露:即将制定的《社会保险法》最主要的新举措和设想是:第一,明确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对象,尽可能覆盖所有劳动者,以保证劳动者有同等的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第二,明确在社会保险领域中,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相应…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2014,(7):F0003-F0003
正《科学发展》是以发展问题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与决策分析为特色、兼具学术性和决策咨询性的综合性刊物。本刊以改革开放的视角,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决策和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导性变迁的历程。文中就将尝试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另辟途径,脱离以往对农民身份制度研究的单一国家视角,探讨为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建构和演进历程.综合分析制约农民身份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制度和非制度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困境,对其发展路径给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老年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保险最初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德国。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为社会保险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工业国先后效仿德国,各自纷纷建立起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从此它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传播开来。大约在本世纪初,社会保险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王芹 《现代交际》2011,(8):86-87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非盈利性,同时对于稳定社会生活、再分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险法》是最高国家首次就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立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保险法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深刻剖析各项条例的含义,发现新内容,更好地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王雅莉  刘书豪 《城市》2015,(10):48-52
基于空间视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我国收入差距诸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地方因素以及城市引力对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影响,而地理因素和对外贸易则对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影响。基于空间视角研究收入差距问题有助于依据空间因素制定调节收入差距的宏观政策,有利于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挖掘空间资源潜力解决贫困问题,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和形成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刘阳  沙鸥 《现代交际》2013,(9):14-14
伴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重点表现为社会保险中的欺诈,为此,各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当中都应运而生出一些反欺诈的措施,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相应的措施也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