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取与舍     
《北方人》2007,(4)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去读,还说天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  相似文献   

2.
林天宏 《今日南国》2010,(11):15-17
教师和船夫.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已经在王勇身上共存了20年。这个48岁的东北男人.有时会自嘲地说:“我是书教得最好的船夫.也是船开得最好的老师。”在这句貌似轻松的玩笑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厚重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大师传道     
张港 《可乐》2008,(5):49-49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陆宗达拜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次见面时,黄侃翻了翻那本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将书扔到书堆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我每次来福建,都有老师请我写几句话,谈谈对语文教师的期待。我先后写了三句话: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是“可爱的人”,是“杂家”。这次来,又加了一句:应该是“语文学家”。后面两点,“杂家”是讲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语文学家”讲的是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这里就不多说了。前面两点所涉及的精神品格、人格魅力问题,大概不限于语文老师,因此,可以在这里说一说。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主张教师少讲、精讲的呼声不绝于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老师不要做说书先生。讲课文,课前空讲一通之后,接着又句句讲,段段讲,越讲越起劲,学生越不动脑筋。自己不动脑筋,怎么会得益呢?所以要尽量少讲,学生领悟不到之处才给说一说。”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三个字:少而精,少讲、精讲,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不懂的地方给他讲一下,点一下。”然而,到底怎样“说一说”,如何“点一下”,从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还是心中无底的。本文所阐释的“一线串珠”式整体阅读教学法,就是一种“说一说”、“点一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得十分深刻的。试想,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某一活动或某一事物,他能对它有兴趣吗?一个人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他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吗?可想而知,一个学生如果不热爱某一门功课,要他学好这门课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某种原因,他也可能学习这门功课,但难以做到主功、极积、自觉。这样学习的结果,同对于某一学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主动、极积地学习所取得的成效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够重视,成绩也不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就我们语文教师本身而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放飞理想     
今天,老师讲《理想的翅膀》一课,讲的是小朋友们放飞风筝的事。读完课文后,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李倩首先站起来说:“我想当一名护士,所以要做一个红十字风筝。”陈锐没等李倩说完,急急地说:“2008年奥运会很快就到了,我要做一个五环旗风筝迎奥运。”刘欢也不甘示弱,他站得高高的,说:“我要做—个乌龟风筝。”同学们一听,哄地一下笑起来。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乌龟风筝呢?”刘欢说:“因为乌龟个子小,爬得又慢,它很难看清周围的世界。我要让它飞到天上,把我们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8.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杜老师教地理。杜老师教课讲艺术,有“绝招”。他能把世界各国和中国各省的主要物产、矿藏、人口、气候、位置等情况烂熟于心。杜老师上课基本不带教案和课本,经常是他在外边散步,课代表过来一叫,“杜老师,该您上课了。”他就应一声,“嗯,知道了。”然后慢慢踱过来,进了教室,问大家:“上节课讲到哪了?”同学们回一声,他就随口接着讲起来。好像他肚子里装着教案和课本一样。杜老师讲课最“绝”的,是脸对着同学们,一边嘴里不停地讲着,一边右手在背后黑板上随意画着,待讲课告一段落,他扭过身子,黑板上已经出现了一幅他讲…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在山东滩县任知县时。一位老先生来告状,说他在有钱人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东家不仅不兑现协约“教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将他辞退了。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汪老师:您好!上周,我和好友在操场散步,一名男生突然从前面跑过来,把手放在我肩膀上,说:“我好喜欢你!”当时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把他的手推开,吼了一句:“请尊重点!”  相似文献   

11.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大成爱看书,可是不爱写字。老师教他写字,他说:“我只要能念就行了。”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要大家听写,大成一听着了慌,他拿着铅笔,手有点发抖,只听老师念道:“啄(zhuó)木鸟,嘴儿硬,张翅膀,捉小虫,大家叫它树医生。”大成写不出来,他又听老师说:“不会写的字画一个圈儿。”大成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通知》以来,各高等院校先后将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应该说,改革的效果是好的,讲“革命史”比讲“党史”能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全貌,学生乐意听,老师也觉得好教。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三: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他要求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这实际上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国的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研究教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听课,积极主动地发言,兴致勃勃地做练习、写  相似文献   

15.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智力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仔细观察过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时眼神老是不对劲,自习课上也是眼睛盯着书,半天不翻一页,我在他身后站老半天他都发觉不了。我断定他心里有事,不能把全部心思用到学习上。于是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认为你和老师是知心朋友吗?能不能把你的心事说给老师听听,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错误,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18.
认错     
一天下午,听老师上外语课的学生晨晨忽地打座位上站起来,喊了声“报告!”睁圆一双虎虎有神的眼睛,冲着讲台上年轻的女教师道:“田老师,你刚才那个英语单词spring发音读得不准,应该这样读才对”。接着把spring认真重读了一遍。“哦,是吗?”田老师粉脸“嚓”地一红,随即点了点头,示意要晨晨坐下。接下去田老师对自己的发音做了矫正,也对晨晨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傍晚放学回到家,晨晨放下书包,美滋滋地把在课堂上纠正老师读错语音的举动告诉爸爸,原想会被夸讲几句,岂料爸爸听后勃然大怒,眼珠一瞪,指着他的鼻子责骂道“: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胆子…  相似文献   

19.
1.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由含有“说”的意义的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句(以下简称为含“说”的双宾语句)。例如:①人们告诉我:今年梨的产量大大超过了云年。(峻青:《秋色赋》)②我求求你:咱们不要在老师这里闹……(赵树理:《卖烟叶》)③他鼓励大家;长春是全国光学基地,这几年落后了,大家加把劲赶上去。(报:《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④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一〕(竺可桢:《哥白尼》)2.含“说”的双宾语句的特点。2·1.为了阐明含“说”的双宾语句的特点,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一般的双宾语句的特点(以下简称为非含“说”双宾语句)。请看以下的例句:①我也送他两次东西。(鲁迅:《故乡》)  相似文献   

20.
小引:姜亮夫说:“关于屈子身世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写下的《离骚》的首八句诗。”这八句诗,“是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才是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屈原部分(《屈原》。见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事实上对屈原的身世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对这八句诗的理解不一致。对屈原作品的理解有分歧,也往往与此有关。因此准确地理解这八句诗,是准确地理解屈原身世并进而准确地理解他的作品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这就是我讲疏这八句诗的原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考曰伯庸。1:帝——王逸说:“德合天地,称帝。”(《楚辞章句》。下同)故知首出“帝”字,有歌颂远祖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