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鱼有池塘鸟有窝,不挑场合是山歌。信天朦胧甩一首,四面八方有人和。地处湘西山区的保靖县,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群众,几乎人人能唱山歌,人人爱听山歌,人人会品山歌。在这里,牧童娃唱守牛歌,谈恋爱唱结情歌,办婚事唱喜堂歌,起新屋唱上梁歌;问路寻人打山歌,夫妻对话用山歌,连公社书记做报告也要唱它几句……在这浩渺的歌海中,我们掬起一朵斑斓的浪花,捧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哈节”,是京族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哈”或叫“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据《防城县志》记载,在山心岛一带的京族人民,“农隙时,择定地点,于月白风清之夜,邀集邻人,举行歌会,以资娱乐。其所唱之歌,乃系民歌,俗称山歌。参加者分为两部,一部为男性,一部为女性,两方均有谙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方择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择一歌喉清脆之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约五、六丈,由歌屯将山歌逐句低声口授,歌郎或歌娘即循声高唱,一问一答,声调和谐,其乐  相似文献   

3.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支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支牛耳朵.这是我家乡看牛孩子唱歌比赛时一首四句头山歌,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原来作者是苗族还是汉人,可无从知道,因为同样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县实在太多了.凡是到过中南兄弟民族地区住过一阵的人,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特别显著.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杂彩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  相似文献   

4.
我们同意杨文同志的看法,壮族歌圩是不该提倡的。歌圩本身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实质上是男女青年耍风流的场所;加上缺乏正确引导,使之走上革命轨道,因而歌圩中所唱的山歌没有积极的内容,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盘歌、故事歌、革命歌”。我们认为这种歌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消息 (记者张增忠 )今年的广西山歌擂台赛已经产生了新的歌王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广西山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登却透露出一个信息 :广西山歌后继乏人。据陆登介绍 ,广西山歌手分为 3个档次。第一档次是“乡村歌手” ,在本乡本土有名气 ,用本地方言唱歌 ;第二档次是“民族歌手” ,能够很熟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唱 ,可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克服了本民族方言的障碍 ,对本民族的歌有较深了解 ;第三档次是“时代歌手” ,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对社会、民族都有比较深透的了解 ,并且有一定的民族理论素养 ,唱歌的特点是时代感强烈。只有…  相似文献   

6.
陈白鹭 《民族论坛》2013,(12):50-51
遗产发现地:怀化市沅陵县 “隔河看见花成荫,心想摘花怕水深。丢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这便是沅陵山歌《唱支山歌试妹心》,唱出的男女纯净心灵。  相似文献   

7.
数万人从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外赶来,挤在一个小山头上,不为别的,只为听或唱一两首"花儿",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花一两毛钱都要在心里掂量很久的农民。没有足够的旅店,也住不起旅店,他们当中很多人就在街头露宿……这是笔者在中国“花儿故乡”甘肃岷县的“二郎山花儿会”上看到的景象。听歌者热情高涨,围着歌手里三层外三层,唱歌者不遗余力,放开嗓子,唱完一首又一首。这些歌曲都是歌手即兴编唱的,唱生活、唱爱情、唱时事,或单唱、或对唱,但句句都是经典,都是书斋里的文学家们绞尽脑汁也写不出的好歌词。  相似文献   

8.
嘹歌流行于广西平果、田东等县,用状语演唱,又称"欢嘹""欢了""欢溜"等。"欢"为歌,"嘹"为衬字,以歌中句尾常出现"嘹—"长音为其主要特征。在有关文献记载和文献资料中,对嘹歌的音乐文学(歌词)方面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对其作为山歌存在的歌唱形式方面则论述较少,表现在声部形态和演唱形式等方面有模糊之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流行于平果县境内的嘹歌的歌唱形式及其所依托的民俗文化环境,并试图对嘹歌呈现的特殊性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瑶族民歌是江华瑶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他们喜欢用口头创作的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论是婚丧、祭祀还是接待客人等,都习惯用歌来表达。因其旋律优美、唱词精炼、朴实、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观。本文以江华瑶族区域作为研究的对象,从瑶族山歌的创作、构造的歌词、衬词及修辞方式包含的精神含义等方面探讨了瑶歌歌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娟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37-138
嘹歌流行于广西平果、田东等县,用状语演唱,又称"欢嘹""欢了""欢溜"等."欢"为歌,"嘹"为衬字,以歌中句尾常出现"嘹—"长音为其主要特征.在有关文献记载和文献资料中,对嘹歌的音乐文学(歌词)方面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对其作为山歌存在的歌唱形式方面则论述较少,表现在声部形态和演唱形式等方面有模糊之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流行于平果县境内的嘹歌的歌唱形式及其所依托的民俗文化环境,并试图对嘹歌呈现的特殊性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壮族农村中,有一种群众性的歌唱活动,叫作“歌墟”。壮语原称作“窝埠坡”或“窝坡”,因为这个词并不含有唱歌的意思,后来便把它叫作“歌墟”了。“歌墟”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傍晚,青年男女身着整洁的服装,从四处聚拢而来。女子三五成群,男子四六结队,互相寻找对象,这一组用歌声向另一组挑战,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于是歌声四起,此起彼伏,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12.
啪嗒!有石子丢在花房那面木板上的声音,把我从迷糊状态中惊醒。我急忙叫醒纳尔吉。这时,我们听见花房里的姑娘唱起了一支歌,声音不怎么响亮,却很入耳。可惜她用摩梭语唱,我不知意思是什么。 “那是人家阿夏来了。”被我叫醒的纳尔吉揉揉眼,不高兴地说。 “告诉我,她唱了些什么?”我兴致很浓地问。 纳尔吉说:“她唱的是支古老的走婚歌,内容是现代的。歌词大意是:妈妈她已经睡着了很长的时间,这时候你才来,你不怕别人听见吗?还不快点儿进来。” 歌声一落,走廊木板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什么时候留传下来的这奇特而又神秘的阿夏走婚制,使这片土地显得这样神奇?随着花房里的响动逐渐消失,夜又悄悄恢复了平静。  相似文献   

13.
一、“撒尔嗬”及其内容 在清江流域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之中,至今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间舞蹈,当地人俗称之为“跳丧”。跳丧舞,又叫跳撒尔嗬、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在清江流域土家族聚居区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丧鼓有“跳丧”与“坐丧”两种形式。跳丧为亦歌亦舞,因其唱时多用衬词“撒尔嗬”,故又叫“跳撒尔嗬”。坐丧是只歌不舞,有的地方叫“闹灵歌”或“闹丧歌”等。不管是跳丧或坐丧,均需击鼓而歌,其歌词统称丧鼓歌。鄂西士家族地区的史志对丧鼓歌均有记载,其中以巴东和长阳的记载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老歌的片断     
<正>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很小的时候听人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下边的词还没入耳,不觉间已醉了。有支歌,旋律随意慵懒如何水,配器是时钟似的提琴拨弦:“似水流年。浩瀚烟  相似文献   

15.
土家人与歌     
土家族人爱唱歌,逢人便唱,每事必歌。土家人唱着歌比拟自己的歌唱生活: 土家生来爱唱歌,/歌子好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唱得一只牛耳朵。 土家人一生与歌相伴。谁家新生小儿,众亲友“打十朝”祝酒贺新生,歌声伴随他走上人生之路。妈妈唱摇篮曲;外婆教唱儿歌。自个儿学的词语能连成句子了,差不多就用歌词表达意思。十二三  相似文献   

16.
歌满畲乡     
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五省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一支古老敦朴的民族—畲族,总数约三十三万,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居住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畲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她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畲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语言编唱了千千万万首山歌,世代流传。尤其是有关畲族历史传说的山歌,则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畲歌,一是畲族人民文化上的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团结的旗帜,是战斗的号角,是畲族人民的心声。只要到了畲簇地  相似文献   

17.
提起麻风病人,也许有些人至今仍心有畏惧。谁会想到,他们也有自己的歌。 1965年9月,县政府派遣我和古仁声同志去麻风村工作。从县城博凹出发,山路似线,绕得人精疲力尽,马铃叮当,敲得我昏昏欲睡。忽然,一阵秋风飞过,送来山歌声声,我睡意全消,啊,山歌的曲调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奔放。不过,唱歌人的嗓音有些沙哑,情调也显得很悲凉。赶马大哥说,是“癞子”在唱,大意是: “世上的人都说黄连最苦,我的先辈比黄连苦九分。逃脱了火烧、活埋和投河的命运,逃不脱冷冰冰的岩洞、雾茫茫的老林。”  相似文献   

18.
麻柳溪村是湖北省唯一的羌族行政村、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农业(茶叶)示范基地,也是远近闻名的民歌村,村民人人是歌手,个个是舞者,年龄最大的歌手已近百岁,就连两三岁娃娃也会唱民歌。在这里,民歌的表现形式多样,进山对山歌,下田吼田歌,抬班喊抬工号子、艄公喊船工号子,抬陪嫁喊报靠歌,修房造屋"说福示"唱上梁歌,婚嫁时男方家唱《插花挂红调》、女方家唱哭嫁歌,筵席上  相似文献   

19.
蒋军  袁林 《民族论坛》2006,(6):47-47
清塘壮族乡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面积37.56平方公里,人口6700多人,成立于1984年9月,是湖南省唯一的壮族乡。清塘壮族大部分是元末明初由广西南宁、宾州、桂林、平乐、南乡等地迁移而来的,迄今已在这里生活了600多年,壮乡风情十分浓郁。一、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清塘壮族乡的壮歌丰富多彩,多在节日里吟唱,可以分为哭嫁歌、盘问歌、倒茶歌、叙事歌、生产歌、诉苦歌和情歌等许多种。其中以情歌最为优美、活泼。情歌分五言、七言两种,随编随唱,触景生情,音韵铿锵。唱情歌在壮乡被视为谈对象的必备技能,可以用壮语、汉语及地方方言演唱。唱壮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记得小时候,我听老人唱优美的蒙古民歌时有些歌的歌词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歌词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好象很勉强地粘在一起的。刚开始还以为搜集者不认真记录所造成的。后来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所以又假设为民歌的口头流传性本身造成的一种缺陷性。但一直没有满意的解释。最近读郗先生的《西北花儿学》时豁然开朗,那种“缺陷性”很可能是民歌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民歌发展特定阶段的痕迹。郗先生研究大量的西北花儿资料时发现“花儿”的构思方式,由比较原始粗糙的兴体构思方式发展到“较兴进步的比和赋的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