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民间文学与东方文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方文学的整体是由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构成的。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所有民族文学的母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和一部作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民间文学传统或者口头传统与一个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东方各国的民间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的实质内容,是东方民间文学作品描述和理论探讨的基础。目前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还基本处于"一国民间文学"的阶段,各国的研究状况很不平衡。研究东方民间文学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传统。重复和程式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吸收和继承东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还要吸收民间文学界的理论成果,并以东方各国一国民间文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构东方民间文学的理论结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2.
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族书面文学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没有蒙古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的宝库,也就不可能存在蒙古族历代书面文学的蓬勃发展.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蒙古民间文学资料的大量搜集整理、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全方位展开、蒙古民间文学研究形成了国际性的"显学"、蒙古民间文学学科独立性的确立、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趋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学研究的生活指向,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前途。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部分,其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非常特殊的一页。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需要出发。在现代民俗学运动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渐渐成为一个热点,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边疆文化建设中,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达到高潮。光未然所搜集整理的民族叙事诗《阿细的先鸡》是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众多少数民族间流行的民间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与汉族文学及一般文学相比,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认识和娱乐功能外,还有其文学的扩展功能:社会调节功能,传授功能及择偶功能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扩展功能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探讨这些文学扩展功能对少数民族社会的运转起到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点有更宽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裕固族文学的大发展时期,不少专家学者对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裕固族民间文学倾注大量心血,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同时伴随新时期作家文学的发展壮大.个别走向全国的裕固族作家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对于推动和宣传裕固族文学起了关键作用.文章拟就裕固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作以综述,以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促进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做理论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做理论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阶段为:人类产生以后、原始社会和图腾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解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4年、文革十年、1977年至1982年、改革开发以来等八个阶段,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及外部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并存并相互转化、口头流传与文字记录并存并相互转化、笑话和顺口溜将充当民间文学的主角、神话将在现代民间文学中退到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1922年周作人率先提出研究民间文学的两个新视角——“文艺的”和“学术的”,到90年代钟敬文糅合文学与民俗,以“民俗文化”为话语对象,民间文学“文艺的”与“学术的”两种话语范式经历了曲折的转换过程。民间文学“学术的”研究视角,既使民间文学有了广阔的话语生成的空间,也使此后民间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偏离文学的范畴,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共同介入下,成为各学科的公共资源,但其文学本位却日渐失落。  相似文献   

10.
一 如何认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和意义,是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一个民族的文学中,民间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一般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应兼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的源头,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着。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叙事诗、民间小戏、谚语、迷语等,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为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1.
除民间文学外 ,传世的中古吴地文学家基本上是世家大族出身。只有从文学家族研究入手 ,才能对中古文学原生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对这一段文学史有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中古吴地世家大族的兴衰与其文学成就高低密切相连。文学成就是家族文化能力的重要体现 ,只有具有较强文化能力的大族才能成为世代簪缨的士族。东汉逐步形成 ,至三国声名显赫的吴郡朱张顾陆四大家族 ,在两晋南朝这一历史时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文化包括文学能力较强的家族家势绵延不衰 ;反之则家声不振  相似文献   

12.
从地理学视角研究中国文学是个较新的课题,因此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然而,进行文学地理学研究时,不仅要借鉴相关学者已经提出的研究方法,还要注意到诸如研究理论、地方志、人口迁徙、民间文学、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回族民间文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个民族文学的兴起、繁荣和发展中,创造与研究,作品与评论就如同一对孪生子,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与评论对于创作的影响还会更大一些。 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在解放前几近空白。虽然也曾出现过若干屈指可数的回族民间文学作品,但人们当时不论从歌谣学的角度去考察它,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运用它,都还没有从回族民间文学特定的含义、功能、作用等等方面去研究,更不消说旗帜鲜明地提倡和介绍了。可以说,对回族民间文学的真正研究始于开国以后,勃兴于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4.
结合古今中外文学实例,论述了民间文学这一文学形态在作家文学中所处的地位及表现形式;认为创作正统文学的作家主动吸收或改造民间文学的成分,并在其作品中按作者的意愿发挥作用;经典作家作品中民间文学的出现大致有整理、引用、转述、融汇、重构等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农学冠同志是一位勤奋耕耘于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壮族学者,其精力笔力凝聚于盘瓠图腾神话,并且用民间文学研究家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研究壮族作家文学,将岭南本土神话同闽台、云贵川,甚至跨境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文化作比较,以考察中原封建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交流情况,以求得更科学、更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但传统的文论多重在对作家文学的"生态"美学阐释,而忽略了民间文学的生态美学观。作为民众自发创作、自由传播的民间文学,更能深刻地真切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生态美学意识更为自觉、自在、自由。恩施州少数民族民间歌谣具有鲜明的生态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与劳动之生态美,生命与生活之生态美,爱情与亲情之生态美三个方面。它们暗合了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的生态美思想。为民间文学提供了生态美学的精彩范本。  相似文献   

17.
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发掘和利用是实现民间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开创民间文学研究新局面的有益尝试。作家晓苏近期出版的《花被窝》短篇小说集利用民间现代性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从民间现代性的视角来深化底层叙事和认知文本内涵。这种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吸收与转化技巧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凸显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学是同作家文学或文人文学相对的一种文学类型。它由广大民众集体口头创作,能表达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并在广大民众中世代流传。因此,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已知的民族都有民间文学;而且在每一个文明、发达民族的文学宝库中,民间文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就是如此,其民间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反映了美国人民卓越的革命传统、广阔的生活场景、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豪爽幽默的情趣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异常丰富,不少学者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日本民阎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许多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视野开阔起来,他们把民间文学放在多学科联系的背景上去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越来越引起日本学者的关注,他们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的翻译、研究、介绍等就是如此.日本学者的研究,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关于民间文学、创世神话、民族信仰与民族起源的问题.他们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化等的研究考察,具有较广的研究范围、兴趣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科发展史往往也是学科对象的本体探索历程。为了思考民间文学学科的现状与前景,文章梳理了20世纪民间文学的本体论线索,把近百年的理论探索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30年、建国后17年和新时期以来20年。它们大致呈现出由不自觉到自觉、承前转后、片面性批判继承的理论轨迹,提出了多元说、口头创作说和民俗说等本体观,这些本体观决定了相应时期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其局限性主要有学科意识淡化,本体思维的依附性,缺乏体系性和原创性,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民间文学学科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