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批“四人帮”以来,已为按劳分配恢复了名誉。目前,在向四个现代化的进军中,各条战线都在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以调动广大劳动人民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但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中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劳动如何计量?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正确与否,当然对贯彻执行按劳分配有极重要的意义。刘克鉴同志在《论按劳分配规律》①一文中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就是指体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劳"指的是什么,"分配"的又是什么?目前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不是按劳分配?怎样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内部都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指的是按劳动的"质和量"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以此为标准,目前我国实际上实行的不是按劳分配.那么,在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有关法律规定中,如何正确处理劳资之间的关系,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就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的一种基本分配方法。“服从资本的意志和利益”是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按劳分配的“劳”仍然是生产要素的构成部分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不仅具有其合理性 ,而且具有“结合”的客观经济条件。又由于“按劳分配”是社会分配的主体 ,因此 ,“符合劳动者的意志和利益”则是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按什么形态的“劳”来进行分配?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潜在劳动论者认为应按潜在劳动即按才能分配,这已被过去的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形态只有流动劳动和物化劳动两种,而且指的是非商品经济中的“劳”的形态,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劳”是物化形态的社会劳动即价值,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是否是资本主义因素?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认识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如何对待这个社会主义原则的重大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按劳分配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因此,把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说成是资本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如何才能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值得深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按劳分配原则,而劳动尺度统一与否,理解和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按劳分配能否得到进一步贯彻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按劳分配的“劳”作一番再考察。首先,必须把三种劳动形态结合起来考察。按劳分配的“劳”,具有三种劳动形态,即潜在的劳动形态、流动的劳动形态、物化的劳动形态或凝结的劳动形态。我认为,不应以任何一种劳动形态为按劳分配的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方针的贯彻执行,以股份形式集资兴办的企业正在兴起,因而股息和红利的性质成为理论界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去年,《银行与企业》第九期发表了郭世辉同志《按资分配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形式》一文。郭文认为,按劳分配的“劳”,既包括活劳动,也包括物化劳动,因此,按劳分配包括按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分配+按物化劳动创造的价值分配,从而按资分配也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形式。我们认为,郭文的立论根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按劳分配外,还存在非按劳分配方式,即便是在公有制范围内,涉及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也还有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等非按劳分配因素。那么在按劳分配的范围内,是否也存在非按劳分配因素?我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也可能会包含一定的非劳因素。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按劳分配中的非劳因素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按劳分配从而社会经济的影响如何,以及怎样克服其消极影响,这些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近几年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行各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提出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涉及到:按劳分配的“劳”是什么?对“劳”如何计量?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计酬办法和分配形式?弄清这些问题,无疑对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责任制,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几千年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的否定,实现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但是,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仍然以表面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所以,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限制,逐步由“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那么,“按劳分配”是怎样提出来的,它的历史作用及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中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专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该文明确肯定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通篇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提出一系列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这对我们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在经济工作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克服平均主义,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3月28日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谈话的一部分。当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面临着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的繁重任务;而按劳分配问题又是被搞得十分混乱的问题之一。“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对按劳分配的攻击和诬蔑,集中到一点,就是否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2.
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目前学校根据国家及江苏省有关工改文件精神,正在实施工资改革。学校工改的主要特点是在工资构成中设立了“活工资”部分津贴,这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体现“按劳分配”的组成部分,也是与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制度中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劳动部工资研究所与中国劳动学会工资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按劳分配与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研讨会”,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性、实现形式及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西城区第二工业局在89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从1981年开始试行了“除本分成”的工资制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983年5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六个单位联合邀请中央和全国十八个省市共二百多名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干部,在成都举行了“除本分成制”学术讨论会。会议认为,这种做法是对我国现行工资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较好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比正在试行的一些工资改革办法优越。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规律和原则,它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产.但怎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贯彻好按劳分配原则,尚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急待解决. 近些年来,对按劳分配中的“劳”的理解,经济学界开展了热烈讨论,究竟是指过去的物化了的劳动,潜在形态的劳动,还是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即对立统一规律)一样”,也有两重性。否认按劳分配有两重性,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两重性。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既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没有争论),又有消极作用,它的消极作用就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源于马克思生前所设想的那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理论,所以,二者确实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不仅在其历史的前提条件上,而且在其实现的过程中,都与马克思生前所设想的那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个人消费品分配不同,所以,它必然具有一系列与马克思生前的设想所不同的特点.过去,人们往往看到那些共同的东西较多,甚至有的把它们当成了一回事,而对不同的方面认识较少,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认识,这就不能不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为此,弄清按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四人帮”在按劳分配问题上散布了大量的谬论,搞乱了思想,搞乱理论。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根据“百家争鸣”的方针,报刊和杂志刊载这方面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共同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分配原则,是分配制度上的一场革命,与按资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此基础上,又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归结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从总体上说,贯彻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初步理顺了过去繁琐的工资关系,建立了新的工资制度,达到了预期的改革要求。然而,工资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不可能经过一次改革,就一切问题都彻底解决了。虽然从指导思想上贯彻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但并不是工改后的工资制度不存在平均主义了,也并不是说不存在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