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日两国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海空联络机制",该机制从商讨到正式启动历尽波折,耗时11年.在东海海域,中日两国的海上执法力量与海空军事力量出现对峙.由于大陆架划分、钓鱼岛主权争议、防空识别区重叠等问题,中日在相关海域发生海空一线兵力的意外遭遇与对抗行为,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外交危机、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家角色设定是国家领导人对国际环境、国家战略和本国特色的集中定位,是国家政治传播的出发点。国家角色设定随着不同国家各个时期的发展需要而变化,它与对外传播或影响或偏离,始终统一于国家整体利益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传播中的角色设定历经三个阶段,这是中国应对不同国际环境时必要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不同阶段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政治诉求和国际定位,折射出中国实力、国家担当以及国民心态的深刻变化,表征了国家全方位地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与博弈。  相似文献   

3.
冷战的结束不仅改变了世界大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正像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处在一个过渡转变过程一样,中美日三边关系也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从而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组三角关系。由于中美日关系是对世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大国关系,认识和研究中美日三角关系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构成机制和特点自苏联解体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美日三国实力对比的消长使中美日之间产生了超出单向双边关系的联系,出现了一方变动牵动其它几方关系变动和在更…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促使国家间联系密切,各国都难以独立于国际环境之外,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国家政治发展的作用更是日趋显著,特别是均势格局对国家政治的影响难以忽略.巴基斯坦是一个在南亚次大陆拥有上亿人口并掌握核武器的大国,而印巴长期保持的均势抗衡关系使得巴基斯坦在对外事务上总受到印度的影响,时常处于被动状态,连国内政治变化亦受均势关系牵制.以均势格局为视角,可以分析近些年印巴均势格局对巴方国内政治的影响,以体现均势状态对一国内部政治变化的作用,即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必须提升自身实力,增加战斗力,才能避免外部力量对本国的打击,这其中军备扩充和国防投入成为重要选择.相对弱势的国家在自然资源、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方面无法完全匹敌强国,易受制于地区强国,因而在特殊形势下国家只能调整内部政策,突出关键实力以实现抗衡.  相似文献   

5.
中美日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三角关系,研究其矛盾运动可以找出“台独”国际生存空间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研究表明,中美日三国实力的消长变化是“台独”国际生存空间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对其具有深刻影响;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台独”国际生存空间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因此,只有不断增强中国实力,促进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良性互动,推动三国共同利益的增量发展,增强两岸认同,形成阻遏“台独”分裂势力恶性膨胀的合力,才能有效压缩“台独”的国际生存空间,促进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6.
1946年解放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当时的刻板、僵硬的政治体制,是国民党政府未能建立一个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参政模式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国民党政府无法为当时新的社会力量、新的上层分子提供参与政治的渠道和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而当时被排斥于政治之外的社会力量、上层分子又具有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这种政治体制和社会力量两种因素一但碰到一起,革命就会爆发。  相似文献   

7.
在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形态中,通过体制和组织的力量,形成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政治权力关系。但在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动摇了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关系的传统基础,带来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合理调整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便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末以来,中欧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从而使这些国家的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国家人口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曼尼埃(A.Mennier)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问题作了考察,现摘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张脉强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格局,影响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极大的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引起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十分巨大的极为深刻的影响。一、第二...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深层结构性变化。这一时期,中美经济实力、贸易总量、双边投资水平等迅速升至历史高位,双方经贸关系相互依存空前紧密,结构性变化也日趋显著,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双边投资不对称性显著增强,两国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模式等呈现新特征。但中美经贸关系协调机制落后于这一变化进程,致使双方贸易摩擦经常化、相互依存不对称性强化、经贸议题政治化等问题,阻碍两国经贸关系的拓展和深入。中美亟待建立政治互信,以务实、包容、渐进的方式消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障碍,将经贸关系纳入互惠、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1.
比较桑戈尔与尼雷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他们 2 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可见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效率与平等范畴的关系 ,同时要解决好正确引导农民、综合平衡发展各类别的经济、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社会主义模式和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意象为何?怎样认识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尤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W. J. T.米切尔的论述影响最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米切尔在其系列著述中系统讨论了图像转向、意象与图像、意象X文本、元图像与生物图像、语象叙事的冷漠-希望-恐慌、视觉文化与意象科学等概念,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图像转向强调的是在读图时代应抛弃意象研究的语言学模式,以使意象回归现象学研究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认识论范式变革。他强调一切媒介皆为混合媒介,因而语言与意象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了意象X文本的概念,它与恐龙、多利羊、世贸双塔、金牛犊类似,是关于图像如何成为图像的元图像。在米切尔看来,图像是意象的物质载体,意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将事物类比为它物的本能,具有超越自身的可被人的意识加工的富余价值。语象叙事从本质上讲是一切意象文本的共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元图像,在其混合媒介的内部产生了类似主体与他者遭遇时的冷漠-希望-恐慌的三个认知层次。米切尔先后使用过的图像理论、批判图符学、视觉研究、视觉文化和意象科学等术语,说明他理论的实质是反理论、去学科的跨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米切尔提出"图画转向"的本意是想为图画争取一个与语言平等的地位,最终却被广泛地推衍误读为"图像霸权"或"视觉时代"的来临。按照米切尔后期的澄清,图画转向在人类文化史中曾反复发生,而由视觉形象引起的焦虑不安也绝非首次。"图画转向"与哲学内部所发生的"语言转向"并不具有承递关系或衔接关系,二者并非同一层面上的"转向"。但如果将二者都看作是某种文化思潮,则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甚至互动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气候政治参与进程较为缓慢,其中不乏消极倒退,欧盟则相对稳定而持续地推动了气候政治实践的发展。美国与欧盟在社会规范、政党政治、利益集团等方面存在分歧,这些分歧又为美欧各自的气候政治运行机制所强化。同时,美欧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二者之间的合作在地区与全球层次同步展开,从而延续着气候政治领域中的美欧互动进程。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当前青年志愿者行动蓬勃景象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拓展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20世纪西方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而20世纪最富有争议性的英国作家劳伦斯就是其中一例。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在很多观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在无意识、性等问题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结合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美妇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作品以及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观点,从"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以及人格结构3个方面,论述了劳伦斯作品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相通之处,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7.
何宗强 《国际论坛》2011,(2):15-20,79
基督教福音派作为持续存在的社会政治力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美国的全球扩张。福音派海外传教搭建了跨文化联系,培育了全球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权观念的传播,实施人道主义救助,加强了美国与世界的联系,扩大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福音派关注人权、宗教自由、国际等议题,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理论大师,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格调和范式。本文从认识论范式、伦理学范式、历史神学范式三个方面对奥古斯丁的思想进行概括,清理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指明了其思想内容对后世基督教思想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许多国家的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往往从消极的禁止和规制的角度展开,对网络民主的积极促进功能未能给予同样的重视。美国经历了政府对网络不予管理的去规则化时代,现在,政府和更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积极的管理。美国学者倡导政府对网络实行积极管理,加强对宽带发展的经济补贴,提高国民网络知识及公共参与意识,支持政府主办网络公共论坛;但政府的管理必须限定在第一修正案所要求的原则范围内,促进全面发展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