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高校也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高校贫困生呈现出一系列自有特点,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效能发挥也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助困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真正实现贫困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7年国家出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新的政策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新政策体系的重点是要发挥资助资源的育人作用。地方高校相对于部委院校而言,资助资源有限。要使有限的资助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构建新的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高校贫困生"入学机会"的教育公平后,高校亟需保障贫困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公平"和"就业机会公平"。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在心理、品德、能力、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将"济困"与"育人"相结合,从经济援助、品格塑造、能力培养、就业扶持四个方面,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的发展是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属性。当前,贫困生资助以经济上的帮困为主,主要强调资助的经济功能,忽视了资助的育人功能。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是一种将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相结合,着眼于贫困生发展,以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新资助模式,具有以人为本和发展性特征。该模式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了双重跨越,达到了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生上学交不起学费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资助贫困生最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文章探讨了在这一工作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国家新资助政策出台的理论。背景,可以看出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针对贫困生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有必要从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体系,整合各类资助资源,发挥资助整体效益,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通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已基本形成合力,共同关注高校中的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职责、职能也在不断改进,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学育人"更是高校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的最好平台?文章通过文献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资助、育人角度,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就如何培养构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变化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当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最新实践,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优化路径,最终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稳定有效、公平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在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对贫困生的精神教育和能力培养。推行贫困生自强教育很有必要: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是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有效延伸,又是推行榜样教育的有力手段和课堂教育的良好补充。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榜样教育、实践教育、素质培训、挫折教育以及优化育人环境等形式,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培育自强自立的精神,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在对贫困生落实各项资助措施中,不断提升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已经成为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特点以及对苏州科技学院"三心工程"的个案研究,以帮助贫困生端稳"平常心"、树立"自信心"、充满"感恩心"等三方面着手,对如何多维度构建有效资助育人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贫困生队伍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群体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贫困生的自强、感恩教育成为帮困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忽视了环境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本文试用生态系统发展观来探索社会各界引导和培养贫困生自强感恩意识的途径、理念和方法,构建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和谐生态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长沙市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第二类贫困生”发生了自我认知偏差、态度偏激、行为偏执、人际关系偏离、排斥感趋强等表象特征的心理错位现象。身份认同是影响他们心理错位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对长沙市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第二类贫困生”发生了自我认知偏差、态度偏激、行为偏执、人际关系偏离、排斥感趋强等表象特征的心理错位现象。身份认同是影响他们心理错位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学校资助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辅助的较为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例,分析了资助工作中蕴含的育人功能,并具体探讨了构建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的实施,贫困生群体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贫困生群体的问题目益凸显出来。近几年,国家、社会、学校着力在物质方面给予贫困生群体极大帮助,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贫困生群体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群体物质上的匮乏。目前,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是贫困生群体精神方面的扶助,只有物质资助和精神扶助的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资助工作也逐渐从简单的物质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方向转变。高校资助育人,要以"文"化人,提升困难学生人文素养;从"心"开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助困育人":高校扶贫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包括人们通常关注的物质贫困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只有坚持“助困育人”理念,坚持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多管齐下,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并且成为了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江西省普通高校的贫困生资助问题调查发现,江西省普通高校贫困生数量众多,资助压力大,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对策有: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使贫困生资助制度化、透明化;拓展经费来源,完善现有的资助方式;积极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建立大学生诚信品行档案,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是否能得以顺利实现。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认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中往往遭遇困境。通过阐述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贫困生认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显露出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以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重新解读和构建,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和社会助学的良性环境,优化“奖、贷、助、补、减”多层次资助内容,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以期达到高等教育“助困”和“育人”双重目标,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