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物多名,在修辞学上产生过很大影响,丰富了我国的语言、文学。我国古代诗文常以颇具特色、富于变化的事物异名,描绘事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事物异名,类型远不只一个,其中代名型的事物异名,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代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以部分代全体而形成的事物异名、拟人化的事物异名、以真实人名代物名、以传说故事中的人名代物名等等。在研究事物异名时,鄙视方言异名固然不对,但反过来重方言异名而轻视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就更不对了。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既要看重方言异名,更要看重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  相似文献   

2.
太湖异名考     
太湖为吴中胜地,历来即有许多异名,或谓之震泽、具区,或谓之五湖、洞庭,也有三山湖、湖亭、姑蔑。太湖的异名记载着太湖的变迁、太湖的社会情况、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上人们的相关语言、认识等。太湖异名表现出形状定名、特征定名及吴越古族语言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茅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北宋文人士大夫前来学道、隐居、观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茅山道士与北宋文人频繁交往,促进了当时茅山道教的繁荣。茅山宗主修内丹、养生治心的教理恰好符合文人的生活需求,茅山宗成为对北宋文人最有影响力的道教派别。茅山宗经典《真诰》与《黄庭经》对北宋文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朝既是我国道教兴盛发展的时期,也是茅山道最辉煌的阶段。此间茅山道宗师名徒辈出,誉满朝野。他们不仅遍迹全国各大名山,潜心修炼,而且著书立说,传道布教,从而使茅山道的修炼理论和斋醮仪规更加完善,传至南北各地。  相似文献   

5.
文章搜集了111个方言点关于"向日葵"的42个不同的说法,对其按词根和地域分布进行分类,并初步探讨了"向日葵"异名的构词理据,主要有三种构词理据,特征理据、类比理据和忌讳委婉构词理据。  相似文献   

6.
西王母有很多异名,这种现象既反映了西王母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多方面的内涵,同时又表明了人们对她且敬且畏的复杂心态。了解各异名产生的缘起和影响,对于深入研究西王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茅山宗与重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是重玄学的奠基期,唐代是重玄学的鼎盛期,也是道教教理教义和道教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茅山宗的教理中,就有重玄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上溯到宗道先生臧矜.臧矜乃梁武帝时国师,学识渊博,智深幽微,深受礼重.臧矜撰有<道学传>一卷、<道德经疏>四卷.据<旧唐书>记载王远知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后又师事宗道先生臧矜.王远知传潘师正,后潘师正又传司马承祯、吴筠.  相似文献   

8.
茅山为江南道教名山,唐人隐居、游历者众多,通过文献考证可对这些人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考据发现,在此地隐居、游历者逐渐增多,即在初唐、盛唐时较少,到中唐以后人数增多,涉及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人物。这表明茅山与茅山道教在唐代社会的影响力在中、晚唐时期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在其归隐茅山的四十余年中,他不仅吸收葛洪、陆修静及寇谦之道教改革之成果,而且立炉炼丹,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道教的炼丹理论。他以上清经为基础,融儒佛道为一体,创立了茅山宗,开宫观道教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陈毅等同志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时当地情况的工作方针和政策,这些有战略意义的政策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宋前茅山宗小说带有鲜明的史传色彩,其主要体现在虚实相生之故事结撰、严谨规范之叙事模式、简洁凝练之语言风格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彗星也叫帚星,在甲骨文中称之为(■),小篆字体变异作(■)字,被许慎记载在《说文》彗篆之下,2000年来被误作習。(■),显然不是从羽从白,也不是从羽从日,而是从羽从晶省,晶乃古星字,由于古人以羽为帚,所以这个字就是彗星的专名。也正是这个原因,甲文的(■)、(■)字应该是(■)的异体,(■)字也是从帚从晶省,而《甲骨文编》等著作误为帚日之合文。(■)的另一个异体为(■),也是从羽从晶省,这个字历来也被误为翌。后来由于彗的通行,(■)、(■)、(■)等字均湮没不传。厘清(■)、(■)、(■)诸字,不仅能纠偏正误,而且可以为我国最早发现并记录彗星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江南名山是中国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开发和利用为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所主导,是当前完善名山风景建设的关键因素,而诗词文本则是江南名山形象构建的见证。本文以江南名山茅山为研究案例,结合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篇》中记载的茅山相关诗词及网络搜集的补充诗词为文本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形成包括山地、生物、天象、气象资源等在内的十五个初始范畴和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审美活动、行为互动、建筑设施五个主范畴,进而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情感意象分析。分析发现诗词文本中自然资源构成了茅山风景区核心景观资源。情感意象分析发现,中性情感比重最大,"归隐"频次最高,反映出诗人普遍以茅山寄托隐居志向,积极情感多表达诗人对自然资源的由衷喜爱。最后构建江南名山形象塑造过程的模型,认为永嘉之乱后江南名山得到了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风景要素,是形象认知的起点和自然供给力。宗教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岳诗文的创作,二者构成重要的文化供给力。隐居和游观活动的兴盛则是江南名山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总结得出了茅山江南名山形象,为后续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正乾 《老友》2011,(10):20-21
1957年底,在党中央“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伟大号召下,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方志纯同志带领省直机关部分干部、转业军官和城市知识青年,来到方志敏等革命烈士曾洒下鲜血的德兴县山区,创建了大茅山垦殖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这个以林为主的国营垦殖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曾名扬全省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15.
农业词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较强的传承性,经历了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新旧词共存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名物词形成了同实异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多种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体现着人们的认知水平,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变化以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满足游客养生旅游需求,增进身心健康,管理规范、具有示范效应的旅游区,应从环境、文化和服务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此外,生态旅游资源是环境的基本底蕴,设施、经营管理、营销和教育是服务的延伸,以经营为主导.养生生态旅游环境系统当由道法自然的生态环境、性命双修的文化环境和返璞归真的社会环境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7.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华山弟子史志经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真正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全真教龙门派道士闫希言师徒  相似文献   

18.
19.
1938年,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开创了茅山抗日根据地,并使之成为我党在华中敌后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这里地处战略要地,抗战时期一直是敌、顽、我三军激烈争夺的地方。新四军之所以能在茅山地区站住脚,这与陈毅等新四军指战员认真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灵活运用党的策略方针,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公益慈善是宗教发挥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道教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道教界的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广泛好评.研究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思想根源、开展形式、活动特点以及文化推广意义,是总结和深化当前江苏省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