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攀钢是金沙江畔,攀西(攀枝花——西昌)大裂谷升起的一颗新星。人称攀钢是“象牙微雕”。攀枝花钢铁公司是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成的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于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一号高炉出铁,1980年第一期工程全面超过设计能力。第二期工程于1986年1月破土动工,被列入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攀钢年产  相似文献   

2.
钢城大家庭     
坐落在川滇交界高山峡谷中的攀枝花钢铁公司,是一个拥有6万多职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土家族、回族、彝族、苗族、纳西族等29个少数民族的857名职工。他们在攀钢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在攀钢,有专人和专门机构负责少数民族工作。公司对少数民族工人进行积极培养,并请他们协助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怎样才能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亿万群众创造出了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联合体。经济联合体顺应了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又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拥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共8万多人,其中畲族6万多,回族1万多,80%杂居在山区农村.有两个畲族聚居的民族乡,四个畲族和瑶族聚居的民族村.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还很落后.八十年代初,仍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农户未解决温饱问题,60%的少数民族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水平. 近年来,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依靠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和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少数民族群众动脑筋想办法,治穷山战恶水,因  相似文献   

5.
<正> 千百年来,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是在封闭化、生产力低下的经济模式中生存、打圈圈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曾给他们带来富足的生活。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终于有了转机,经济体制改革给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内部的活力和外部的推动力。这外部的推动力,就国内来说,是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内部活力和外部推动力的合力,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经济协作和对口支援已打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封闭的、死气沉沉的呆滞局面,创造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少数民  相似文献   

6.
民族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透视杜发春民族经济研究所揭示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发展规律,它兼有民族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双重特质。民族经济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兴起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7.
国家民委扶贫全力以赴/国家民委扶贫办乐长虹袁彦国家民委自1978年恢复以来一直把扶贫工作作为民族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以来,国家民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主动参与,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应...  相似文献   

8.
1.八十年代,由于国家投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向东部双倾斜,东西差距拉大.表现在西部新增固定资产、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及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与东部的梯度差日益扩大.西部11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1%,其中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来看,西部是众多矛盾的潜在地. 因此,对于东西部差距的发展趋势应从战略的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八十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期间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从九十年代开始,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西部地区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地区。本文只就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总体上存在经济相对落后、与主体经济发展差距大、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化程度低、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等特征.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采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小银行、建立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保险制度和担保体系,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融入模式对于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言殊为迫切,族裔特色经济模式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本文梳理国内外研究,在界定族裔特色经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田野调查资料,总结族裔特色经济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融入中的现实表现,并基于此探讨族裔特色经济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实现城市融入的作用。本文认为以族裔特色经济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模式对于他们实现城市融入确有其效且广泛适用,并且有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实现城市融入中保护其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就湖南省怀化地区通道、靖州、麻阳、芷江、新晃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八十年代初以来,275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见义勇为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部分见义勇为先进人物的作用、功绩与他们的处境有一些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一些同志有一个误解,常常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混为一谈,以至在工作和政策上造成一些混乱。实际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各少数民族经济,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以我们辽宁省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省份。5个自治县和10个聚居县有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余100多万杂散居在全省各地。调查表明,全省13个市、100个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对外开放,应该说有它的特殊性和难度。现在有的政策是一种比较平均的政策,平等的政策,以此去指导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很不够的。十三大的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给予极高的重视,提出除扶持、帮助外,国家还将研究、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具体情况的政策,这对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一般省市相比较,处  相似文献   

15.
天津有17万少数民族人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民委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民族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民族经济工作上,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少数民族乡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具体办法是--深入调查为做好发展经济工作,争取支持天津市民委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了解少数民族在发展生产和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劳动者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总和,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全民认同性等特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不可忽视.通过影响和作用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思想及其经济活动,少数民族文化既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可能阻碍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就是要通过对县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经营,充分挖掘并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转换及运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喜爱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创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如何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设计运用的载体、方法、形式和途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运用的同时,让文化创意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转换及运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喜爱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创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如何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设计运用的载体、方法、形式和途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运用的同时,让文化创意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山区,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农村经济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利益。农村经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地,农业是其主体产业。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在平面上以边疆为主,在垂直分布上以山区高原为主。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代,都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很难受到经济中心的辐射,发展现代经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远远高于内地和平原…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呈现资源过度依赖性、主体分散性和产业结构单一性,面临着区域性、渠道、产业链等方面的困境.“互联网+”具有交叉融合性、重构生态性和创新驱动性,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对“互联网+”认识不足,二是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加薄弱,三是特色经济传统发展路径与“互联网+”融合度不高,四是特色经济政策措施与“互联网+”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基于“互联网+”视角提出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四大路径: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拓展和延伸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