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进入农耕阶段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彝族古籍、神话、传说等内容来阐述彝族先民有关农业的起源、农作知识、农作物的产生、农具的产生等方面的农业知识,并从农事祭祀、农事禁忌两个方面来看彝族在现实实践中对传统农业知识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莫色木加 《民族学刊》2022,13(10):65-72, 137
《天地祖先歌》是彝族五大创世史诗之一,学界至今还未对它展开深入的研究。联系史诗的彝族传统文化背景,细读创世史诗文本内容则发现,它充分阐发了彝族创世史诗独特的共通体思想,同时详细论述了彝族创世史诗中的诸多共通体以及史诗共通体自我解构性的主要特征:他异性、独体性/独一性、死亡,尤其是创世史诗明确表达了彝族先民的共通体解构观念,深刻反映了彝族先民关于共通体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山彝族银饰艺术,是凉山彝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出的自成一体的工艺精谌、造型独特、华美典雅,用于装点美化生活的佩饰、生活器具与宗教法具等实用物的统称;这些古老精美的银饰涵盖了彝族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本土知识、民间智慧、神话传说、万物起源、历史事件和族群记忆等各方面知识;它既是凉山彝族民族工艺的精髓,也是造型艺术的源头,更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在成书较早的汉文古籍《山海经》中,巫医文化时常被学者们提及。而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彝族,同样有着深厚的巫医文化。在彝族祭祖仪式中念诵的祭祀典籍《作祭献药供牲经》正是反应这种特殊的巫医文化一部书籍。折射出远古先民从巫术到医术的探索足迹。本文试从文献性质、巫医记载、不死药母题等方面对彝族《作祭献药供牲经》和《山海经》中的巫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巍巍大凉山,绵绵故乡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的故乡。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时时眷恋着那里的山山水水,我更热爱家乡300多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借此《民族团结》杂志为凉山州出版增刊专号的机会,我谨向家乡父老、兄弟姐妹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民自古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彝族,是中华民族骄傲的一员。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彝族先民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6.
<正>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这是瑶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瑶族民间珍藏的《评王券牌》、《盘王大歌》、《密洛陀》、《盘王书》、《千家洞流源记》等有关资料,对瑶族先民的哲学思想进行一些探索。瑶族先民的宇宙观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关于宇宙的起源,历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神创的。如基督教的《圣经》就说:上帝用六天的时间造出了天地日月,一切植物和动物。我国西汉的儒  相似文献   

7.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四年来,收集了一千多册古彝文书籍,其中绝大部分是彝族群众自动献出的。禄劝县彝族社员张兴,家中珍藏着一批祖传珍贵古彝文书,十年浩劫中,他把这批书装入土陶罐里密封,深埋于地下。1981年他把挖出的二百四十本古彝文书背到县城献给文化部门。武定县万德公社彝族社员杨自荣献出明、清年间的古彝文书三十本,其中《六祖分支》、《指路经》等书,为研究彝族起源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彝族是资源最为富庶、多样性、原生态性最为鲜明的民族之一;彝族服饰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科学价值,是彝族先民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努力传诸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在实体博物馆———昭觉彝族服饰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挖掘、征集、研究和整合全国各地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建设中国彝族服饰数字博物馆,必将为彝族服饰文化的展示宣传、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开辟一条更加实用、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海伦格格补天》与《女娲补天》的异同——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与汉族人、神共创型宇宙起源神话比较杨治经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先民,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普遍积淀着对苍天的崇拜观念。蒙古族原始先民认为,“天是至高无尚的神,是生命的源泉。”①古代契丹人则认为天是...  相似文献   

10.
罗曲 《民族学刊》2017,8(2):56-61,113-115
在彝族的付拖图里,蕴含了五行及生肖.在《羌族释比图经》中蕴含了五行生肖内容,表现出独特的羌族文化特色,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因为彝族和羌族的先民都与古羌人有密切的关系,而古羌人与中原先民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彝族和羌族的五行生肖文化与中原五行生肖文化当有文化渊源关系,只是在后来的传承中,因为传承主体的原因而表现出不同民族特色.因为羌族没有文字对自己的五行生肖文化加以定格记录,所以现在对之抢救和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段吉福  刘英 《民族学刊》2022,13(2):105-117, 144
彝族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其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有密切关系,更与儒学的影响、彝族对儒学的自觉选择有密切联系。儒学在彝族中的传播、影响历史久远,儒学与彝族哲学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阶段性演进的特点。彝族哲学思想一方面是彝族先民基于自身社会生产力水平、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的结晶,因而深深烙下了彝族鲜明的印记;但另一方面,在彝族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学与彝族哲学思想交融激荡,彝族对儒学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及民族间哲学和思想文化的输入交融,提升了彝族哲学文化思想的理论水平。彝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成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纽带。这充分体现了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大背景下,彝族先民通过吸取儒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自我创新的开放品格。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首部大型彝族文化总集《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于近日完成编译工作,正式印刷出版90卷。它标志着《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从零散到集成,从翻译不规范到规范,从质量参差不齐到精品,是彝族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毕摩"是彝语音译,即"念诗诵经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仪式活动家,彝族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虎虎有生气     
彝族尚黑崇虎。共同的虎图腾崇拜,在共同的记忆里最为深刻。云南楚雄图腾艺术作品展,通过摄影、壁挂、挑花刺绣、木雕艺术系列,从今天返照历史,从历史追寻今天,多角度展示彝族视虎为祖,以虎象征力量与威严,渴盼吉祥与幸福这一丰富的内涵。故而展品给人的感染,已远远超出了直观印象。在著名的彝族史诗《梅葛》里,有虎尸解为万物的创世神话。虎为彝族先民原生图腾,充分体现在壁挂艺术上。创作者于研究发掘过程中受到启蒙,应用传统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的《恩都力造人》与汉族的《女娲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神话形象是男人.后者的形象则为女性。木文认为,两篇神话的异同反映了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了北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原始先民的渔猎文化特点.后者则体现了中原汉族原始先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古代又称其为“星回节”。关于它的起源,各民族说法不同: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彝族支系撒尼人则是为庆贺撤尼英雄用羊角火烧死欺压撒尼人的魔王;白族是为纪念白  相似文献   

16.
郭新榜 《民族学刊》2010,(2):105-105
彝族文献长诗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显示了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当下的彝族社区的现代化建设中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罗曲、曾明、杨甫旺三教授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的《彝族文献长诗研究》一书,对彝族文献长诗当代价值的研究是一大亮点。作者慧眼独具,看到了彝族文献长诗对现代彝族休闲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并且找到了借助彝族文献长诗发展彝族休闲文化的入手法门:即实行民俗旅游与民间文学旅游相结合;在自然景物中注入传统文化内涵;用传统长诗文学作品和故事情节再现民族宗教文化;开发传统长诗文学作品中的歌舞、体育竞技文化内涵。发掘包括彝族文献长诗在内的彝族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彝族休闲文化,对构建社  相似文献   

17.
《那坡彝族开路经》是广西那坡彝族宗教典籍的一种,是一部反映彝族古代社会生活的史诗。《开路经》在历史进程中将那坡彝族自强不息、团结友善、乐观向上的精神特质全面吸纳,又以庄谐统一的故事性内容,文白相生的表现手法和音乐性的展演形式实践着对百姓艺术性的引导和教化,在审美化的宗教文学氛围里,《开路经》实现了慰藉亡灵、教化世人、凝聚族群等文化功能,诠释着那坡彝族追求乐生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08,(10):63-63
由全国和云南省知名舞蹈编导、作曲家等担任主创人员的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奥运会期间在北京隆重上演。由序《生命之歌》、上篇《享受生活—歌伴人生路》、下篇《创造生活—巧手织彩虹》、尾声《太阳女之歌》组成的《太阳女》,是一台以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彝族经典歌舞作品。  相似文献   

19.
《伍湛民族学术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是一本作者自选集,收文22篇,25万字。其论述涉及民族理论学、民族学、民族法学、方志学等。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工作,熟悉民族地区的社会情况,尤其对凉山彝族,酉阳、秀山土家族地区的许多问题,有深切的感受。如研究凉山彝族的两篇文章《当前四)11彝族地区家支问题态势述略》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支制度初探》,谈论了他对彝族家支问题的看法,指出了彝族家支问题的危害性。这是需要理论勇气的。我们知道,凉山彝族走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中,家支问题是令人头痛、较难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庐虹高原》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板底流传的彝族民间歌曲,是彝族著名歌手李永才根据他的家乡板底的出嫁歌旋律改编曲,由邵智贤配伴奏.《庐虹高原》以彝族民歌的优美旋律抒发了彝族人民赞美家乡以及感谢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情怀,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在当地广为流传.本文以声乐作品《庐虹高原》为研究对象,从《庐虹高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