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社会是人类由简单现代性向反思现代性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人类对技术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风险社会的来临,也使风险社会的技术伦理出现严重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强化技术伦理意识,树立社会各个角色的责任伦理,进行技术伦理的不断创新,建立科学的技术伦理评价机制,使技术伦理成为有效应对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友谊论题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 当18世纪启蒙大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候,卢梭便对启蒙的谎言、现代性的要害洞若观火,他天才地预见到:现代启蒙思潮将会以不可逆转之势把人类社会逼入绝境.拒绝启蒙的卢梭决然地返回古典寻找济世良方,问道于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先师,追随古人思考的踪迹.然而,卢梭对自然状态考察的结果却使他抛弃了古典自然权利的基础--人天然的是政治动物,而是将不辨善恶的原始自然人看做现代自然权利的基础.换言之,卢梭拒绝承认自然中存在永恒不变的自然正当,不承认正义理式的存在,而是在"自爱心和同情"之上重建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制度,他自信能从历史而非自然中找到正义的标准--这种标准会因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返回古典的卢梭亲手终结了古典自然权利说,"肇始了现代性第一次危机"[1](P257),将霍布斯、洛克尚且保留的古典自然权利全部抛弃.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地说 ,现代性首先是人自身力量的发现 ,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是对人个体特殊性的确认或对人的个性的肯定。一句话 ,按照哲学的术语说 ,现代性的后果就是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然而 ,在这种一般的规定中包含着现代性的矛盾 :一方面 ,从社会文化层面看 ,人借助工具展现了自己的主体性力量 ,现代性的产物是机器的使用和标准化生产的推广 ,自然和人的精神都遭遇“祛魅”现象 ;另一方面 ,从人的精神层面看 ,每个人又都试图寻找或者维护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特殊存在 ,人不再仅仅是自然或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由此 ,现代性问题往往与人的认同问题交织…  相似文献   

4.
徐凤莉 《创新》2012,6(1):50-54,127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关键,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精神内核。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长,其现代性维度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是与劳动辩证统一的推动新社会成长的基本力量,是一种文明;理性精神作为现代性的价值之源,体现在资本战胜封建地产、"金钱没有主人"战胜"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事实中;进步的观念是现代性的社会发展维度,它表征封建地产所代表的所有制结构必定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将谱写新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李凌静 《社会》2018,38(5):1-40
对现代个体生存体验的关注是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重要特征。随着货币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日益繁荣,货币逐渐将其自身的品格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理层面,影响现代个体行为,塑造独特的现代性体验。可以说,货币成为“货币”的过程,就是现代人获得其现代体验的过程。都市体验是最为典型的现代性体验,都市人是“忧郁的栖居者”,厌腻态度构成了现代人“忧郁”的内核。而在冒险体验与陌生体验中,蕴藏着现代个体保持独特个性、对抗货币逻辑的可能。通过“货币”,齐美尔试图揭示的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终极价值的问题--在看似碎片化的现代性体验与人类的总体存在方式之间,齐美尔提供了一条经由“货币”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6.
田鹏颖 《求是学刊》2007,34(1):46-52
现代性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之一。现代性是一种价值取向,标志着现代化运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对现代化运动所倡导的那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的提炼、概括和张扬。现代性的根据和基础是现代化的历史运动。而现代性一经形成,又规范、制约着现代化运动朝着“现代”的方向去演进。人们对现代性的关注已经从关于现代性的事实判断转向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这正是“现代性”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只关注现代性的正面功能,而忽视现代性的负面影响,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难以持续,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可能成为泡影。“后现代性世界”,实际上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性之外的某种力量使然,而是现代性内在的超越本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所谓“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自我否定,而是现代性的自我完善、补充与提升。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关系看,解决这两种技术的“滥用”和“误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历史领域的社会科学家就已经对现代化理论以及某些被发展起来的相关理论视角提出了批判性评价。同时,人们在文化对集体性的人类实践的影响力方面存在着广泛的研究旨趣,强调了以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要素的影响力,揭示了关于人类议事日程的多种解释的存在。最近关于多元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是由这两种智识倾向形成的。尤其是,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的现代性表象进行历史和比较解释的提议,文明分析在“多元现代性”理论中重新获得了某种重要意义。尽管这个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多元现代性在解释当代现代性现象中可能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也发现存在着理论上和经验上互相质疑的不同探讨。在这篇论文中,我试图通过对现代性和多元现代性叙事中的三个要素的强调来揭示这种智识上的张力:现代性的行动者和主体;认识历史时间的时刻;现代性获得历史真实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姚文放 《求是学刊》2002,29(5):18-20
“全球性”与“现代性”可能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最热门、使用率最高的概念了 ,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极其密切 ,以至人们提起一个 ,就自然会想起另一个。然而问题在于 ,“全球性”是一个空间性概念 ,是对于全球范围内人类生存状态趋同性的界定 ;“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性概念 ,是对于“过去—现时—将来”的时间链中“现时”这一时间段的特点的概括 ,二者何以能够如此密切地相互交叉、彼此融通呢 ?二者交叉融通的关节点何在呢 ?当今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决一切制度、地域、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固有差异 ,拆解着以往矗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种…  相似文献   

9.
魏传光 《唐都学刊》2006,22(1):105-108
风险社会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际遇,我们生活在“风险社会”中。风险意识是生活在“风险社会”中的当代人最需要具备的意识观念。风险意识的精神实质是批判与超越意识。既是建构现代秩序的动力,也是规避因现代性内在冲突而带来的危险的自我批判的精神形式。对现代性处于生成之中的我国而言,在全球风险社会时代,更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并在对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之中建设现代化。我们需要引入现代性的精神和制度,又需要批判与超越现代性;要清楚地看到风险的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避免风险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五四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如何站在历史高度正确看待五四运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首先,我们要采取事实分析的而不是情绪化和观念化的态度;其次,我们既要看到五四精英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又要看到他们的历史贡献;再次,对五四运动的不同态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现代性的建构必须有传统文化资源参与其中才能成功,也即“全球化”必须“本土化”;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作为一套普世化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是与地方性文化截然不同的体系,地方性文化对现代性只能产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