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子趣事     
勇敢一天傍晚女儿蕾蕾从幼儿园放学回家,进门就嚷嚷:“妈妈,妈妈,今天班上有同学不午睡,被罚站了。嘻嘻……”我随口问道:“是谁呀?”“东东、小亮、伟伟……”“都是男同学啊?”“也有一个女同学。”真想知道还有谁比我的宝贝更顽皮,便问:“她叫什么名字?”女儿不假思索脱口而  相似文献   

2.
恋爱 1951年,还在大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我和同班的一个外号叫皮蛋的女同学坐在操场边上看打球。虽然她年龄比我大了五岁多,又是团员,可我俩最谈得来,几乎是无话不谈。她常常开导我,我也乐于听她的话。这时她发现我坐姿不佳,便碰碰我说:“坐好,坐好,瞧你坐得和野小子一样,哪个男生能看得上你?”  相似文献   

3.
张霞 《伴侣(A版)》2010,(11):49-49
正我第一次留意到自己外表的缺点,是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班里的男同学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阿胡,一开始我并不知阿  相似文献   

4.
一我是去沈阳出差的时候认识花蜜的。其实她不叫花蜜,花蜜是我给她起的外号,那么美丽的花朵怎么可以不甜蜜?她叫邓小楠,但我一直叫她花蜜。她来火车站接人,上面写着:何佳佳。我想,我没有让人接我啊,每次都是独来独往,怎  相似文献   

5.
☆我见她脸带娇羞,神态可爱,不禁心中一荡,小声问道:“你……你当真喜欢我吗?'’她埋下头去,不敢看我,细语说:“你猜!”“喜欢~~~”我脱口而出。她面色更红,头更低,“你再猜!”  相似文献   

6.
天国来信     
傍晚,庄严肃穆的告别厅里,哀乐又一次响起。陈方玲的家人和亲友,围在用白布盖着的遗体旁,低低地啜泣着。他们今天下午接到通知,陈方玲出了车祸,当场死亡,被送到了殡仪馆。亲人们悲痛欲绝,陈方玲才三十六岁啊,人生中如日中天的年龄,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尤其是她的儿子郭奇志,哭着喊着扑在遗体上不肯起来:“妈妈,你说过等我考上大学后,送我上北京的。你怎么就这么丢下我?你叫我怎么办啊?妈妈……”陈方玲的丈夫因患癌症去世后,这几年来都是两母子相依为命,现在陈方玲又……周围的人忍不住落下一把同情泪。这时,从门口跑进来一个中年女人,她奇怪地看了一眼人群,然后一把抓住邦奇志问到:“奇志,你怎么来了?你在哭谁  相似文献   

7.
寻亲     
杨丽芳 《女性天地》2005,(12):26-27
我们单位有位同事,名字叫甄学成,可大伙都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的外号。他的外号有点暧昧,叫甄浪漫。为啥叫“甄浪漫”呢?这里面有个典故。甄兄刚结婚时,邀请我们去他家打麻将。一进门,他就冲里屋喊:“乖狗狗,我回来了。”还以为他叫小宠物呢,谁知应声跑出来的竟是他那瀑亮的新婚妻子。我们好不客易才弄明白,“乖狗狗”是他给老婆取的专用称呼。“你瞧瞧人家,真浪漫。”有个女同事咂着嘴巴羡慕地说。从此以后,“甄浪漫”这个外号就叫开了。  相似文献   

8.
张虎林 《现代交际》2003,(11):44-45
“婆媳学校” 在日本读书时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叫佐藤由美子,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准备与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一天在路上碰见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正在进行“花嫁修业”,即为准备出嫁而去上各种花道、茶道之类的家政培训班,包括上“婆媳学校”。我觉得新鲜,就满怀好奇地与她一道去‘婆媳学校”看了个究竟。  相似文献   

9.
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午休时间的宿舍里,11岁的张子晔猫着腰、踮着脚偷偷地钻进小伙伴曹艺谦的被窝里。不想还没躺下就被人家一脚给蹬到地上。张子晔一骨碌爬起来,又起腰大喝一声:“想当年, 我……”,这句话是她的口头禅,小丫头说这句话时满脸的俏皮。张子晔4岁时从安徽蚌埠来到杂技团,如今已有7个年头,已经是个有 3年军龄的“老兵”了。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张大腕”。  相似文献   

10.
祸从天降 2005年7月的一天,对南京市下岗女工蒋玉莲来说,不啻一声惊雷从天而降,将她平静的生活彻底粉碎。那天早上,像往常一样,蒋玉莲将热腾腾的早饭端上桌,去叫儿子起床。却见儿子不吭声,一脸痛苦神情。她紧张地问:“不舒服,感冒了吗?”儿子说:“妈,我的腿不听使唤,起不来床了。”  相似文献   

11.
当断需断     
正不舍少一些,自我的空间便多出一方天宽地阔。晓芮最近有几件烦心事。听说中学老师来南京旅游,她热心地打电话给当地几个同学。有男同学大包大揽:"你来联系大家,订个饭店,到时候我埋单!"有女同学很实在:"好啊,我们来AA制。"可是,酒桌上一番热闹之后,男同学喝醉了,女同学散了,留下晓芮尴尬地独自去前台刷卡。这派对开场热闹,收场窝心。  相似文献   

12.
柏兴武 《老年人》2006,(11):29-29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二叔爷。二叔爷住在上海他儿子的豪宅里。我去时,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二叔父没有在家,堂弟告诉我说:“爷爷卖菜去了。”我一听心里甚是诧异,莫非二叔爷在儿子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二叔爷就一个儿子,在我们家族排行老八,我叫他八叔。八叔大学毕业后在上  相似文献   

13.
纪云梅 《女性天地》2006,(11):46-47
那个晚上,因为儿子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白天的考试又出了几个不该错的错误,加之还有不好好吃饭的老问题……于是“新仇旧恨”一齐袭来,忍不住对着儿子吼了很长时间。心里想着养孩子的那么多苦,忽然泪汪汪地对老公说:我深深理解丁克族为什么不要孩子了。老公慢悠悠地说了一句:丁克族有你快乐吗?我说:我有什么快乐的!老公突然像连珠炮似的问:怀了十个月生下来你快不快乐?儿子长牙了你快不快乐?儿子会叫妈妈了你快不快乐?儿子会走路了你快不快乐?儿子考了好成绩你快不快乐?这一连串的“快不快乐”像是一记棒,把我从委屈中敲醒。想当初儿子会笑…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笑     
“梅”运大强打麻将,手气不顺,叫老婆给他买包话梅,取其谐音“化霉”之意,希望能化去霉气。过了一会儿,老婆回来了,买了一包特大包装的话梅,上面写着“天下第一梅”。暗示儿子期末考试又考砸了。妈妈唠叨道:“我和你爸上学时考试总是拿高分,从来没不及格过。如果按照遗传原理,你不应该这么笨啊!”儿子突然低声问爸爸:“妈妈是不是在暗示我不是你们的亲生子?”逼婚老汉:“医生,请救救我的女婿,我开枪打中了他的腿!”医生:“怎么会这样?你竟然枪击自己的女婿?”“事实上,我开枪的那一刹那,他还没有同意做我的女婿。”道歉信一对热恋中的男女说…  相似文献   

15.
新生     
《老年人》2000,(2)
新来的老师教一年级新生 ,第一堂课要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本上。收回本子 ,再一个个叫着名字发下去 ,借以认识学生。有一本 ,她喊了好几次都没人领 ,就问 :“黄肚皮 ,黄肚皮跑哪去了 ?”那个没领到本子的小姑娘站了起来。老师问 :“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说 :“我叫黄月坡 ,老师……”新生  相似文献   

16.
这是10年前发生在一个幼儿教师家的故事:这位老师天天给不满两岁的儿子讲故事,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妈妈,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便幼稚地问妈妈:“我能写这样的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你可以啊!不过,你现在‘写书’还需要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等你学会写字了,才可以自己完成…  相似文献   

17.
元旦之夜,我乘埃及航空公司的飞机波音747飞往开罗。 飞机从曼谷机场一起飞,我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在450名乘客间渡来渡去,端详着每一张面孔。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一位航空小姐的注意,目光里带着几分怀疑。她走上前来,笑着问我:“先生,有事要帮忙吗?” 我说:“有。但除了我自己,谁也帮不上忙。” 她说:“先生,您是在找朋友吗?” 我说:“他胜过朋友,亲过兄弟。” 她说:“请您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以便为您广播找人,。 我说:“我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好了!” 她说:“她的职业是……?”  相似文献   

18.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大学校园里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以前“三点一式”的生活跟现在的生活真是没法比,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然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的怪事:我们班上课时,经常是男同学坐一组,女同学坐另外一组,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若不点到名字,是绝对不会有入主动发言的,更不用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了。下课了,同学们各奔东西,直至?下次上课时?再见”。班上同学之间,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特别少。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墓碑 一位年轻的俄国寡妇给她刚死去的丈夫立了块很昂贵的碑,碑上铭刻着:“你丢下我多么悲哀,叫我怎能忍受”。当这位太太改嫁之后,她深愧于这块碑的铭文,于是灵机一动,添了一个词儿“孤独”,她就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 礼 物 “我真想不出在我妻子生日那天,送给她一件什么礼物最好,这礼物既不很贵又能使她非常高兴。” “给她写一封匿名情书。”  相似文献   

20.
一凡 《现代交际》2002,(10):35-3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