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情况复杂,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所以具有多重的性格。他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文化的状况,使他们实际上处于政治依附之中,但又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执着地追求理想价值的实现。因此,作为古代文化人,他们的心态,既有依附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情况复杂,来自于不同阶级、阶层,所以具有多重性格,他们的心态也是十分矛盾复杂的,对此加以分析和探讨,不仅是对古代阶级结构中某一阶层的认识问题,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加深认识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化人,其终极目标并不是要做一位著名的学问家,而是要做一名官僚或政客。因此,他们只能依附于政治权势,其心态必然处于极端自卑和极端自尊的矛盾之中。中国文化没有宗教,所以便以理想价值来替代,以起到宗教的作用,所以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便交织在一起,在维护基本社会价值的基础上追求理想价值。文化人追求理想价值首先要守于道,其次要淡泊名利,再其次要安于贫践,又其次不慕权势,还在于达道不分先后,“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使古代文化人心态参入了宗 相似文献
3.
安土重迁观念形成 ,表面上缘于地理文化因素 ,实质上则是宗法制人伦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反映出偏重社会伦理的民族心态与价值取向。乡思乡情既有积极作用 ,也免不了带来多方面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视听语言之一的长镜头的充分运用,对电视剧的审美品格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参与构图,体现环境的真实感,体现人物情绪的真实感,对于电视剧"中近景艺术论"也是一种解构与颠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曲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女曲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心态郭梅提起中国占代的女作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蔡文姬、李清照等女诗人或女词人,而对叶小纨、黄峨、徐媛、林以宁、吴藻和刘清韵等女曲家却知之甚少,即使对他们有些印象也大都是以诗或同而为我们所熟悉。其实,假如我们走进元明清女曲家...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奥林匹克竞技的终极价值目标。由于受到20世纪时代主题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矛盾的制约,奥林匹克的价值目标却异化为竞争和对抗,从而导致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理念的失落。当代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为奥林匹克精神扬弃异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回归和谐成为当下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主题。中国奥委会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世界的追求。“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又表现了调和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精神冲突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大致有两类:来源于《庄子》、《楚辞》的,体现了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人生理想;来源于姜太公历史传说的,体现了待时而动、用世立功的人生追求。二者交错发展,互为消长。研究渔父形象的演变,对于透视古代文人的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转载了这么件趣事: 谢无逸问潘大临云:“近日曾作诗否?”潘云:“秋来日日是诗思。昨日提笔得 ‘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败,辄以此一句奉寄。”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诗思多生于杳冥寂寞之境”,如果有人打破了这种平静,就可能引起艺术构思的中断。 艺术构思是一种高度专注、集中的思维活动,当创作主体进入构思的极境时,心灵专注于审美意象,甚至整个身心都投入于审美意象,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据传,贾 相似文献
9.
人神恋模式的演变与人文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神恋模式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的人文觉醒历程是完全一致的。从先秦到魏晋 ,人神恋故事先后经历了由男神女人模式到男人女神模式、由性爱情感的间接暗示到性爱情感的直接张扬这样两次根本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文觉醒中先后出现的两个重要阶段 :即走出神灵的阴影、认识人的地位和价值 ;走出道德伦理的重负、肯定个体的个性和自然欲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人们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和人生追求给后代读者带来了有益的思索.其中文人的孤独心态就是令我们正襟危坐、肃然面对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心态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人们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和人生追求给后代读者带来了有益的思索。其中文人的孤独心态就是令我们正襟危坐、肃然面对的话题之一。心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内在心理建构和生活态度,所以首先应当明确,孤独不是孤僻。孤独是文化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2.
13.
杜甫在后半期 (即在华州辞官以后 ) ,经常写到回家归国的主题 ,这与其前中期积极仕进、做一代贤臣的情状大有不同。他以自身为观察点 ,一方面叹惋与自己相同命运的才志之士 ,另一方面则再现了大唐盛世也同样不能回归的悲剧 ,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高到惊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伟然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21-25
我国历史上诸多名家对人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并展开了激烈争论 ,著名的人性善恶之争、义利之辨 ,无不蕴涵着历史的深邃与进步 ,也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文人名士大都钟爱游历山水,欣赏绮丽的风景,为之感叹吟咏,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描绘风景美的游记、山水诗和山水画等,从上述作品里我们可以梳理出我国古代文人名士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推崇"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旅游美学思想,并且从游历山水的实践中总结出诸多旅游审美方法和经验,掌握高超的旅游审美技巧,如"游道"、"游术"等.我国古代文人名士的旅游美学思想在中国园林、建筑以及现代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开发上有很好体现,对我们来讲,是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叙事观念之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自传是传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生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影响下,中国古代自传的作者在叙事观念上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意识的钳制和规范,自传文本因此表现出重视家族历史、学术创作、个人政绩的介绍回顾而忽视情爱生活的写真。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天下"政体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演变大体上同步的.在这种政体的长期影响下,人们的心态也发生畸变,突出地表现为三方面:天下乃一人的天下,臣民对其主子诚惶诚恐的绝对服从;君主被神化,受到国人虔诚的顶礼膜拜;天威难测,巨道趋卑而成奴才. 相似文献
19.
利益是人们需要的集中体现,利益的实现程度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自古至今,人们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追求利益的根本意蕴就是要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但是发展到今天,一些人对利益的认识和理解仅停留在纯粹的物质利益层面,从而导致了本真利益的异化。因此,科学地揭示利益的基本内涵,引导人们自觉地反思并追求人类本真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神”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哲学上看,“神”有三种基本涵义:1.天神、神灵。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中的神就是这个意思。2.形神对举的神,即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精神”的意思。3.指一种特殊的难以言传的精神现象,即孟子说的“圣而不可知谓之神”。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