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利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乃至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义利观的三种观点 :贵义贱利 ,重利轻义 ,义利统一 ;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对历史上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义利”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关系,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既要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自觉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价值观的进步,但也有消极作用(可能诱发拜金主义)。不过,只要做好工作,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二律背反”。广东改革的情况说明,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不能概括为相对主义取代绝对主义、多元化取代一元化,而是开拓创新、求实、义利统一、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结合和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等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现,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先富与共富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邓小平所创设的义利并重与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义利关系”至关重要,它是社会性道德失范与否的主要成因.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道德观念体系,其主导方向和途径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义利统一现和与之有着历史的逻辑联系的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包括革命传统)以及辅之以强有力的政治法律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清理各种错误的义利观,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义利关系,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上曾经忽左忽右,"重义轻利"曾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重利轻义"又一度使一部分人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利益.实践证明,"义利对立"的观念和实践是错误的、有害的.邓小平理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义利统一的市场经济.提倡社会主义义利观,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促进社会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处理好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关系。提出这些问题,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量发生的种种只顾竞争、自立、效率、先富、经济效益,而不顾协作、监督、公平、扶贫、社会效益的不良倾向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恶劣行径;同时也是针对那种把上述一系列关系的两个侧面、把义和利两者机械地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这里问题的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利”与“义”的关系问题。我们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利和义相统一的价值导向,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有序、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关系是备受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主张在<国语>、<左传>已现端倪.在漫长的处理义利关系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义之至上、利之优先及义利相和三种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程度不同的为现代人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相关智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形成统一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是科学的辩证的义利统一观,是以人民利益为基础的义利统一观,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义利统一观,是价值导向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义利统一观。  相似文献   

10.
较长时间来,人们有两种较习惯的看法:一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带来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改善,与任何消极因素和现象无关;另一种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就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大量的问题,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说明在当前,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着重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采取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并借用现代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予以论述.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倡导义利并重、义利统一,代表了由重义轻利向义利和谐发展的社会趋势.义利和谐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文化基础,对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是围绕着研究和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来展开的,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同时倡导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并且力争使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即重利贵义、义利统一.它既是指导人们行为处世的最好的观念和准则,又是指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明灯.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义利两有,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重义轻利。西汉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后儒们愈来愈把义和利、公利和私利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义和利关系的问题产生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社会财富与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相当,每一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或需要尽可能地获取利益或财富,因而也就不存在利益调节或财富分配的问题,正因为社会财富的积累还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所以才产生了如何去追求和分配利益这样的问题。正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当中,才产生了义和利的观念之辩。一、义利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早在远古时代,义利观念就随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在甲骨文中,“利”的本意是指用刀割庄稼,后被引申为利益、功利;而“义”的本意是指人…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营者间的利益差别关系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原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具有完全不同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和特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根植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基本特征的关系上看,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本性、商品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按社会需要进行生产的强制性、商品经济发展的比例性、按社会必要劳动进行的等价交换以及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与社会主义及其根本任务有着相统一的广泛基础和内在联系,从而必将形成促进社会生产力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文化中一这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和发展了传统的义利观,既强调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虽然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它客观上要求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统一,但由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两者的对立和统一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统一是根本的、主要的。这是因为: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都是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全社会的,这为两者的根本统一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提供了可能,能按照社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内涵在义利关系上的凸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义利关系上的反映,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本质要求在义利关系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在义利关系上的标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义利相和”、“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的演变过程.“义利对立”是中国古代义利关系发展的一个误区.正确地处理义利关系,要回归“义利相和”的原始观念.“义利相和”与科学发展观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遵循“义利相和”原则,必须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应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