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嗨!大家好。我是一张刚刚出版的报纸。我被邮递员叔叔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报纸箱里。 这时,一位叔叔拿起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国际新闻来。过了一会,他就把我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就这样,我又被遗弃到沙发上,我顿时觉得好孤独,好寂寞呀!  相似文献   

2.
那个前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居然在考试过程中偷看报纸。我强忍着怒火静静地将他的报纸收了上来。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做客”。“为什么在考试时间看报纸?”我和颜悦色地问。“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太精彩了。”“报纸再精彩也要留到课后看啊!”“我想快点把报纸看完。”“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是向刘小宁借的,他说放学后要还给他。”“你为什么不向别的同学借?”“其他同学都不爱跟我玩,不借我。”“当初在订报的时候为什么不订一份?”“我……我……因为我家穷,我买不起。”他呶呶嗫嗫地说。过后,我到了他家,看到了他家徒四壁又破陋不堪的房屋,听到了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无奈的叹息,我顿时理解了,是贫困的家境和缺少的母爱形成了他自卑和冥顽不化的个性。又一期的《小学生周报》到了,在分发报纸时,我把自己留的报纸分给了他。当我念到他的名字时,他惊愕极了。我则向他投去了默许的微笑。过后,他来问我原因,我说:“以后, 你的报纸就包在老师身上了。”他的震憾溢于言表。我要送他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我更要送给他那残缺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他有了同龄人该有的笑容, 他的“侠骨”少了,他的“柔情”多了,他变得热爱学习了。  相似文献   

3.
那个谁来了。他斜靠在床头,手里的报纸翻得哗啦啦响。他没有抬头,但眼睛的余光忍不住一跳一跳地看我的脸。  相似文献   

4.
好邻居     
北野 《社区》2008,(13):58-58
搬家了,我最想念的是我在银枫家园居住时的邻居们。高阿姨家就在我家旁边,是离我家最近的邻居,高阿姨是那种传统的省吃俭用的女人。搬家时,我把过期的报纸、杂志都给了她。我心想,扔了不如让高阿姨拿去卖废品,还能换几个钱。高阿姨也很高兴地收下了。  相似文献   

5.
俺没少出差,飞机也没少坐。说起邻座,俺是满肚子委屈,不信诸位看看俺幸会的邻座。去包头俺的座位靠走道,旁边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起飞后他要上厕所,俺忙站起来让路,但见他潇洒地踩着俺的座位一步迈到过道上。俺愣了好一会儿,才忙拿报纸盖住座位以防万一。老大爷回来后瞄了眼报纸,不满地说:“这报纸俺还没看呢!”说罢,拿起报纸,又一脚踩在俺的座位上走进去。去上海俺依然坐靠过道,旁  相似文献   

6.
阎纲 《社区》2013,(11):20-20
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7.
他站在班级旁边楼梯背风的角落,身旁,站着的是他的女儿。看到女儿的班主任迎面走来,他赶紧将手中的半截烟熄灭,然后极为尴尬地说.这孩子,太不像话,又让您费心了。昨晚,她又摸着黑,跑回去了。我揍了她一顿……  相似文献   

8.
展览前夕,党震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首都师范大学旁边上岛咖啡厅,一个下午的时间,他约见,四五拨儿人。我是他见的最后一拔儿。党震此次来京,要落实展览的各项筹备,能安排的事儿都安排满了。在我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和他的筹备组非常高效地敲定了一系列事项:印画册、设计开幕式、作品运输、海报制作等。  相似文献   

9.
郭俊友 《中华魂》2014,(2):44-45
他是一名出色律师、法学博士,河南省政法委、省纪检委和省公、检、法特约监督员,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他叫张树才。 初识张树才参事是在三年前的一次政协会议上。当时不知谁给了一份材料,我还没来得及看,就看见旁边站着的张树才参事,顺手将材料递给了他,他看后气愤地说:“太不像话了,这事我一定要管”。  相似文献   

10.
一次单元作文课结束了.课后.我认真地批阅着孩子们的习作。当我翻到一篇字迹歪歪斜斜的习作时,眉头一皱,再看内容:“天空不哭了,好像一片茫茫的大沙漠……”天空像沙漠,怎么可能呢?谁的习作?我生气极了.一看,江小豪!又是他,这个平时上课总爱捣蛋的小家伙。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手中的笔.在下面划了一道重重的红线.在旁边写上!  相似文献   

11.
粉笔头………………………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然后老师就拿了根粉笔丢他,老师丢得很准,效果自然也达到了。他惊醒后还以为是旁边的人丢的,就冲着旁边的同学大骂。老师问他怎么了,他一脸无辜地说:“老师,他拿粉笔丢我!”  相似文献   

12.
余秋雨 《社区》2010,(29):7-7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  相似文献   

13.
流沙 《社区》2012,(7):15-15
一次翻看报纸时,偶然看到报纸上公示了我所在辖区的人大代表,但我却不认识他。这自然让我产生联想,他是胖是瘦,立场如何,也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他,他到底能不能“代表’我的利益和诉求?既然他“代裂’了我们,任内能不能“联系”—下我们,或者公布—下联络方式,让我们可以联系到他、找到他,提提意见、建议什么的。  相似文献   

14.
严父     
叮当鹿在反问风景区,开开心心地游览了一番后,告别热心的导游,哼着小曲,伴着暖暖的阳光,走进一家小餐馆。 他刚刚寻到一个空位子坐下来,在旁边玩耍的一个小男孩就冲他喊了起来:“这是我的位子,你怎么能……”  相似文献   

15.
先父     
正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看他躬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一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是哪个讨厌的大嘴巴把我们进班不搞学习的事透露到了班主任那里,今天趁着同学们去打晚饭的时机,“老班”便早早地拿了张报纸——微服私访了。而我因为扭伤了脚,于是没去食堂,因而才知道了这个秘密,哈哈!这下有好戏看喽!我旁边的冯冲冲因为昨天和邓一波比赛吃冰棒,结果吃坏了肚子,今天就回家看病去了,恰好他又坐在这一组靠墙的一边,老班于是瞅准了这个好得不得了的地方,拿着报纸往头上一遮,装作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最后还朝我“呵呵”“干笑”了两声,我当然明白老班这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而此时,同学们也陆续进班了——首先进来的…  相似文献   

17.
姜蓝,你知道吗?自从你离开以后.我很少想起你。 只是今天。我看到了一个男人,他的个子高高的,腿很长。他那么像你。我跟着他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穿过了朝阳区的天桥和胡同,到了一个四合院的门前。四合院的旁边有一间小小的早点店,一正在卖卤煮火烧,路过的人们都会停下来,站在梧桐树下吸吸鼻子,闻闻香味儿。  相似文献   

18.
流沙 《社区》2010,(12):62-62
晚上下班的时候,在公交站台等车。站在我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农民工,穿着一件发了白的工作服,头发蓬乱,灰头土脸,拎着一只破旧的蛇皮袋。看着他一身脏兮兮的样子,我不由得往旁边挪了挪,怕被他挤着。  相似文献   

19.
妈妈知道我爱读报,就给我订了一份,每周逢单数的日子都有一份报纸送来。送报的叔叔姓刘.我叫他刘叔叔。  相似文献   

20.
翰皇居是我们这座小城最大也是装饰最为考究的鞋店。两年前,我在这里买了一双新鞋,顺便想打理一下脚上的那双旧的,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大哥,我给你擦一擦吧。看他一脸的诚恳,我坐了下来。我从来没让别人为我擦过鞋,见他蹲在我的面前,我有些惶恐,说,这不妥吧,我这样高高在上的,不尊重你。他看了看我笑了,说,大哥,你让我擦鞋,我挣了钱养家糊口,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