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省社科情报所吴兴勇副研究员近日就古中国匈奴人西迁发表看法。 吴兴勇认为,匈奴人的西迁固然出自军事失利,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三世纪欧亚大草原上的大辛灾,造成它向森林地带迁徙,一部分匈奴人依傍河套地区的水草为生,成为南匈奴。另部北匈奴丧失了抵御外敌的实力,遭到东汉军队突袭,遁入新疆的河谷地区。154年,鲜卑人檀石槐兴起,匈奴人再度西迁。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到达伏尔加东岸草原。后来与当地土著乌果尔人通婚,变成一个与其祖先迥然有异的新民族——匈人(Huns)。除了畜牧技艺和骑射技术外,亚洲匈奴的其他文化传统都在迁徙中异化了。匈奴人到达西方后,所以能生存,主要得赐于三世纪的大辛灾,使草原上的土著民族迁移留下大片空旷的荒漠。它  相似文献   

2.
匈奴人的发型与发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匈奴墓葬出土的发辫实物以及陶俑、壁画等考古资料的梳理,参照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匈奴人"披发"、"椎结"、"编发"、"索头"等发型的辨析可知,匈奴人的发型包括:披发,又有各种变化;长发后披,尾端扎松松的马尾巴;辫发,有两股、三股之分;盘发,两鬓和脑后披发,头顶结髻.而以头发殉葬是匈奴特有的丧葬习俗,可能与匈奴人的宗教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匈奴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修正了历史文献中相关记载的错误,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为探索匈奴人种问题、匈奴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思想观念,及其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林干教授在其论著中坚持的匈奴人种属欧罗巴种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指出,林干教授所列举的汉初以后事实,根本不能解释“战国时期”匈奴人骨何以全部显示蒙古人种特征的问题;并用反证法证明匈奴人原本就属于蒙古人种。  相似文献   

4.
匈奴故地,即匈奴的发祥地,或曰匈奴兴起以后最初活动的政治经济中心地,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说匈奴诞生的历史摇篮是在河套阴山的,有说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原先住在中原,后来北迁的,也有说匈奴开始就在漠北,后来迁到漠南的,更有说匈奴原为西方的游牧民族,至秦时始游荡东徙,出现在中国北方的。因此对匈奴故地加以探索,看来不是没有必要。 一 探索匈奴故地,必须考察匈奴最初兴起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匈奴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史乘,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3年,秦惠文王更元7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匈奴一词第二次出现于我国的史乘,是在公元前312年(周赧王初年),即在五国帅匈奴共攻秦之后的第六年,“匈奴驱驰楼烦之下”。说明匈奴此时已经很强大了。在赵武灵王时,楼烦已由赵北延及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因此位于河套之北的匈奴才能长驱直入,驰骋于楼烦之下。 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记,赵武灵王时与匈奴接界的燕、赵、秦三国中,边界线最长的要数赵国。赵国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  相似文献   

5.
“人本”的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本”的复归。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贯彻科学发展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没的是近代汉语中的一个北方方言词语,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既写作没的,又写作没得。没的作副词并不表示反诘、揣测、斥责等语气,其基本语义功能是表达否定概念,用作否定副词;同时,没的在自身语义条件和语言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主观化现象,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唐宋、金元、明清三个时期的语料,对"动量词+儿"用法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分析,力求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论“祁连”     
<正> 祁连山名属于何种语言,学者意见颇多分歧。唐代颜师古以祁连为匈奴语。《史记》卷一一一《索隐》引小颜云:“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法国劳菲尔以祁连为鲜卑语,认为“与含有同样意义(天)之满洲语Kulun,似有关系”。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最初以祁连同突厥语“天”kuk之复数形式Kukler对音,尔后认为来自鲜卑语,“满洲语谓天曰kulun,故匈奴语同义之祁连(kilen)或其原语耶”。日本另一学者藤田丰八以为是突厥语,“惟祁连山之祁连,岂非对此Sθrin(Sirin)耶”。岑仲勉先生则认为祁连与撑犁同一语源,都来自突厥语“天”tangri。笔者以为祁连与天字同源,出于上古汉语复  相似文献   

9.
马利清 《文史哲》2012,(2):92-100
匈奴墓葬中普遍发现的殉葬发辫以代替殉人的现象,是匈奴民族独特的、具有浓厚萨满色彩的丧葬习俗。但其中赋予断发殉葬这一行为的宗教的、情感的、礼制的意义却是普遍存在的,以断发、断指、断爪(指甲)、断腕等作为宗教贡品的宗教文化记录在世界各地都曾普遍存在,以断发为代表的对于极端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许多民族所共有的。匈奴人的发殉,在对待头发的态度上,无疑是与儒家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伦理观念相冲突的,但其处理头发的具体形式,即以丝绸锦囊包裹,将头发和指甲放在一起埋葬于棺椁之中的具体方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原礼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该增加"胡达"词条释义,以正确理解词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意境新义的理论来源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由于无法明晰作为中国传统固有诗学名词的意境如何与西学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因而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对晚清文献使用意境一词的考察,可见出意境在晚清还存在另外一种使用形态——对西学的格义。这种格义使意境与西学发生了意义上的互渗,从而成为意境意义古今转换的原动力。王国维创造性地将这种经过意义转换后的意境运用到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去,使意境的新义得以确立。王国维这一批评实践虽然使意境重生于现代文论话语之中,但也因此给后人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人本"理念,反映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内涵。企业"人本"理念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管理,二是企业外部发展。对后者的研究存在着相对滞后性,而现实中又普遍存在着严重侵害人们生命健康和危害生存环境资源现象;这两个"存在着"促使着人们不断深入反思,以探讨企业"人本"理念的内涵、缺位原因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汇报》2005年1月29日第七版特大字标题(《学术“抢滩”不可取》)下的编者按语与沈国威先生一文拜读之后,笔者对学术批评的规范问题颇有感触,现提出来就教于编者、作者与读者。该报在第五版天头“文汇周末特刊”的“导读”上列目:“从冯天瑜新著《新语探源》,看‘学术抢滩’的危害”,醒目的正副标题(副标题为:《惊读冯天瑜新著〈新语探源〉》)与按语,都在提示读者注意:冯天瑜先生在学术规范上出了大问题。编者按说,沈文“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目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课题上的争夺。许多高校为此组织力量大干快上,搞大题目,出大…  相似文献   

14.
明弘治年间岳家刻本《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在戏曲研究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这个本子的"释义"却鲜有探讨。笔者检核发现,该书"释义"的主要特征是征引类书,且多有混乱,具有通俗读本的特点。通过对"释义"所征引类书的考察,还可进一步推断"释义"编撰于明初建文到弘治十一年这近一百年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证了吐鲁番新出末胡营文书属高昌王国早期王室文书,末胡营是专供商胡居住和交易的市场,它是古丝路上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城,也是西域商胡进行祆教活动的场所,其遗址就在高昌故城东北面的巴达木村。  相似文献   

16.
以《山海经》及《穆天子传》的具体描述与当代交通史、地质学、考古学的成果相印证,确认了"舂山"、"钟山"、"珠泽"等古地名的当代位置,并再次验证了《定位"古昆仑山"》一文对"洋水"、"黑水"做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人本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传统人本管理思想研究对象,从传统人本管理的思想渊源、核心理念、具体表现和重要价值4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性善说乃人本思想的发端,完美和独立的人格乃人本思想的核心,人本思想在儒、道、墨家的治身、治家和治国方略中得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传统教育侧重于“育才”,而轻视“育人”,致使部分受教育者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只成才,而不成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他高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云南大学,可谓是一位高才生,但他在云大却因为打牌受了点“冤枉”竟然在几天之内杀了四名同窗好友。在几乎一天一个计件式的杀人行动中,大学生马加爵尽显职业杀手本色,更令人震惊。马加爵杀人事件不能不令国人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没有把“育人”放到应有的位置,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再不重视后果日益严重。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经济现代发展的“人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一个通俗的解释是:由于人口太多,新增国民收入中的大部分被新增人口吃掉。这种说法似是有理,却不尽然,一个典型的反例是日本。日本37万平方公里容纳1.2亿人口,基本上没有资源;中国12亿人口有960万平方公里,人口是日本的10倍,领土是日本的26倍。但是,日本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中,每年还要从国外引进大量劳动力以满足经济高涨的要求。如果以世界作为市场的话,工业化的日本反而感到人口的不足。另一个问题是,战后东亚经济的崛起,并不如西方经济学家所断言的,是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夕阳工业东移而造成的经济奇迹。看来,对经济的增长与否的问题,对人口是否过剩的问题,应当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传统哲学有着不同的着眼点。西方哲人“仰天思索”。以茫茫宇宙为根本思考对象。由此形成两个基本的哲学派别:物本论与神本论。前者认为宇宙本源是物质实体。后者认为宇宙本源是精神实体。这两大派别的对立统一构成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线索。无论今人怎样“还原”西方哲学史,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西方古代没有人本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