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两个根本性战略,因此,振兴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这样一个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和职责。为此,本文就普通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作一些简要的探讨。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程 ,是全党和社会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我国从 8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时至今日 ,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所谓素质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 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做出了科学阐述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6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如何实施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4.
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公安人才,是当前公安院校教育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公安院校要从传统教育中解脱出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赵跃 《理论界》2005,(5):115-1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精辟的阐释,确定了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告诉我们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智能教育,更重要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因此,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提倡并构建立体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一并作为跨世纪的课题提上研究日程。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课程教材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实现。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关系到21世纪我国国民素质提高,关系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一、国内外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产生于本世纪中叶后期的课程改革运动,自进入90年代以来,已成风起云涌之势,以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课程变革,正…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教育,这是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学校是每个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当前学校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教育中,教师是直接操作者和指挥者,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是当务之急。 首先,教师要尽快转…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们民进通什市委召开了素质教育讨论会,不少同志结合自己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畅谈体会.我们综合讨论会的有关情况,对素质教育试作浅析.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向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问题,经过十年的呼吁探讨和实践,素质教育已由理论观点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和教育价值观,并由理论而推进到广泛的实践领域.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我们认为,无论从目标导向,从目标体系的完整性,还是从对应试教育的扬弃方面来看,素质教育都反映出时代特色,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素质教育的特质分析入手,探讨有关认识方面的问题,以期澄清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需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师范人才的素质是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但是广州师范学院( 下称“广师”) 师范生的素质和素质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重视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  相似文献   

11.
瑞云 《松州学刊》2000,(2):23-2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素质的战略选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青年  相似文献   

12.
任红敏 《殷都学刊》2011,(4):144-147
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造就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从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出发,以新的角度来审视儒家学说,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得到启迪、借鉴和营养,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与开掘。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生产者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两个根本性战略,因此,如何搞好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特约请一些学者和教育方面的专家,就这一问题展开笔谈,以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专家门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对现行应试教育端的深刻提示,也有对现行应试教育的理性前瞻,既有欲将应度教育除之…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 ,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构成要素和灵魂 ,对社会发展起着主导和先行作用。因此 ,加强素质教育 ,重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就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提高的程度。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造就一支高素质跨世纪的劳动大军这一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然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困难重重,不能适应深化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探索办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高等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就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实行教育观念的三个根本转变、重新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尽快根本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实行现代教育方式,把国民素质教育搞上去,以便顺利完成教育的跨世纪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潘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屋建瓴地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世纪之交,中国教育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力图阐明建构一门新兴的教育思维学,以研究儿童和青年思维产生和发展规律和方法。有效地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并从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建构教育思维学的需要与可能 建构教育思维学是需要的,也是可能的。 第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国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其实,不仅基础教育要“转轨”,而且高等教育也要“转轨”。转到发展人的素质的人才教育。  相似文献   

19.
赵研 《理论界》2005,(7):130-131
素质教育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并且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就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人们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的行动纲领,师范类高校的素质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影响着我国普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