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舜文化初探     
所谓舜文化,就是我国始祖“五帝”之一舜帝所创造的文化。舜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发动之功。八十年代初期,全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萧克将军来宁远九嶷山考察时,曾指示要加强对舜文化的研究,并鼓励成立舜文化研究会,他愿意为会长。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构至今未能成立。但舜文化研究的热潮目前已在舜帝的藏精之所九嶷山下悄然掀起。本文仅就舜文化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一、舜文化的产生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当时的历史环境。舜文化的产生也一样。舜所生活的社…  相似文献   

2.
《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朦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王逸注这两句说“玄,墨也。幽,冥也。朦,盲者也。章,明也。言持玄墨之文,居于幽冥之处.则朦瞍之徒.以为不明也。言持贤知之士。居于山谷.则众愚以为不贤也。”“瞽.盲者也.言离娄明目无所不见.微有所眄,盲人较之.以为无明也。言贤者遭困厄.俗人侮之.以为痴也。”朱熹《楚辞集注》注北两句曰:“有眸子而无见曰.无眸子日瞍。离娄,古之明目者也。睇,盼之也。瞽.盲者也朱熹仅释公字词而未诠解句意.所以近人一些有关《楚辞》的译注.都据王逸的解…  相似文献   

3.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心目中 ,舜帝是一个完美的“圣人” ,“修齐治平”在舜帝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舜帝成了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儒家通过这种“圣人”的再造 ,希图为后世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践履道德的楷模 ,树立一个可供后人效仿的践履道德之榜样。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帝时代舜帝认知行为的概括,舜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自古以来一面有凤来仪的道德旗帜.舜文化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舜文化的精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用濡染舜文化的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并通过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从黄帝、荤粥说到夏与淳维舒顺华司马迁撰修中国从远古以至汉武帝时的历史,不从孔子删订的《尚书》始自尧、舜①,而依《孔子家语》、《大戴礼记》以黄帝、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省略“三皇”②,历述“黄帝以来,至太初(汉武帝年号)而讫”③,的确是经过一番反...  相似文献   

6.
甄氏源流与中山无极甄氏家族衍迁考略·刘宗诚据史籍和谱牒记载,甄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舜帝是甄姓公认的开族血缘圣祖。千百年来,从甄姓析离出来的若干分支不显,唯中山无极一支根深叶茂、云冠巍峨,演化成主脉,无极成了甄姓根...  相似文献   

7.
三皇五帝传说及其在中国史前史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新成果,结合文献材料,对三皇五帝的时代做了比较具体的界定,认为三皇时代是“以石为兵”的旧石器时代,凡神农氏以前的传说人物,均可视为这一时代的氏族代表;五帝时代的黄帝处于“以玉为兵”的新石器时代,婚姻形态属于母系氏族的对偶婚时期,大体与仰韶文化同步;其后的顼、帝喾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父系制阶段,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后期的情况相符;到五帝中最末两位的尧、舜时代,已属中国氏族社会末期,即将迈入“以铜为兵”的文明门槛了,大体与龙山文化的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九疑朝舜,便成为历代皇朝的重要祭祀被代代传递下来.虽然舜帝在九疑山生活了多久无法考证,但这里弥漫的浓郁的舜文化气息,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能比拟的.受舜帝及舜文化的强烈熏陶,九疑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逊让、仁孝、重教、笃祀.  相似文献   

9.
帝喾考     
帝喾考叶林生古代传说中的帝喾仿佛是一个难解的谜:他露面甚晚,却成了周人奉之唯谨的祖神;他“事迹”甚少,竟跻身于五帝之列,位在尧舜之上。其真相如何,本文略作考证。(一)帝喾“履历”考为弄清帝喾本相,我们先对其“生平”略作考察。先秦古籍中,帝喾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10.
一、《史记》始于黄帝说一部《史记》从《五帝本纪》开始,首先提到的便是黄帝。就此清代梁玉绳曾设问说:孔子删《书》肇于唐、虞,系《易》起于包、炎。史公作史,每祖述仲尼,则本纪称首不从《尚书》之二帝,即从《易辞》之叙五帝,庶为允当,而以黄帝、颛喾、尧、舜为...  相似文献   

11.
<正> 尧舜禅让,“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千古传为美谈。在儒家经典中,舜被描写成为一个起自畎亩,亲耕亲陶,完美无缺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根据《书经·尧典》的记载,舜在早年,家庭生活是很苦恼的,所谓“有鳏在下日虞舜,……瞽子,父顽,母嚣,象傲”,但他“克谐以孝烝烝”,宽容忍让,充分表现了他道德品质的高尚。象是他的弟弟,为人十分阴险毒辣,企图夺财娶嫂,完全是个反面人物。《孟子·万章上》篇记载说,“象日以杀舜为事”,三番五次地要谋害他的性命,他的父母也伙同一块来干坏事。例如父母叫舜去垛草,上到顶了之后,抽掉梯子,然后放火烧了草垛;让舜去掏井,别人上来后,接着就把井填掉了。(“父母使舜完廪,捐阶,  相似文献   

12.
从文献记载到民间传说,都在暗示着尧与陶寺遗址的联系。可是在考古与历史的对接中,年代上却发生了错位,无法吻合。于是又出现了将陶寺遗址与黄帝、帝喾,以及舜、禹、夏对接的尝试。但根据《尧典》“四仲中星”的天文现象,尧的年代正与陶寺兴盛期相当。由此提出的“打结理论”认为:历史传说的缺失,导致了上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历史空间的现象,如同断开的绳子,只有打结才能连接起来,而连接起来的绳子一定会变短。五帝其实就是连接断裂历史的五个结,他们使历史变得辉煌,而他们的蝉联,也使历史变短。  相似文献   

13.
“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眉批:“尔又何来问我为?轵,注不解,何也?轵,轮小穿也,又与枳同。轵夫言尧既已仁义黥尔,是非劓尔矣。轵犹枳篱之枳,言蔽固之也,又安可游!又可以‘轵夫’属上句,谓意而为轵夫而叹之。”“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徒之涂乎?”眉批:“《天地章》‘摇荡民心’与此‘遥荡’同意。”“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根批:“盲瞽有别。”“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眉批:“秉成。”又在‘乘’字旁旁批:“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神话中反映了重血统观念的倾向,形成了一个个以自己祖先为中心的后裔圈,始祖神与天神合而为一,孕育着后天神话历史化的因子。至西周,周人对殷人的“帝子”观加以改造,创造出了“天命”观,将大部分干预现实生活的远古神圣们逐出神坛,代之以天德,将道统融入血统观念,形成了近人事而远鬼神的文化意识。春秋至战国的禅让说,将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神话英雄变成了人间帝王。不可改造的神怪纷纷被淘汰,直接导致了神话历史化。降至战国,学者们对神话进一步整合,形成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五帝系统,神话与历史完全接轨,汉人司马迁的《史记》选择了这种改塑,将五帝系统纳入正史范畴,宣告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政治哲学受到晚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权力合法性来源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法治学说的影响,至少在九个方面与西学有惊人的相通之处:一是论族类生存的自然权利与西学论人性和国家起源之关系相通,二是对“正统论”的批判与西学论“霸政非正”相通,三是对“民岩”的分析与西学论如何解决统治者畏惧民众的问题相通,四是论“环相为治”与西学论权力制衡相通,五是论“君之是不是,丝毫也不可带过”与西学对“王惟所命亦无不是”说的驳斥相通,六是论“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叟者事君”与西学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相通,七是论“豫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与西学论“王而不遵法度则非义”相通,八是论“以法相裁……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焉”与西学论“法度者,乃上下尊卑所均而无异”相通,九是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与西学论“严以治官、恕以待民”相通。  相似文献   

16.
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历代主要有4种记载,6种解说。以往多数学者总是认为这些记载和解说互相矛盾,难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阙而不论。其实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观之,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将4种记载中所涉及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诸冯(里)之姚墟.从而证明4种记载似相歧异,实则相足,一脉相承。关键词:上古史;舜帝;出生地摘要: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历代主要有4种记载,6种解说。以往多数学者总是认为这些记载和解说互相矛盾,难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阙而不论。其实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观之,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将4种记载中所涉及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诸冯(里)之姚墟.从而证明4种记载似相歧异,实则相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九歌东皇太一篇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一名,既叫“太一”,为什么又冠土“东皇”呢?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神呢?对此,过去注家和《楚辞》的研究者,大多遵守东汉王逸的注释。但是,王注是靠不住的。《九歌》原是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人民祭祀诸神时所用的歌曲;《九歌》篇题中的诸神,乃是该地群众性的信仰。可是,王逸却将“东皇太一”篇题释作:“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这里,以为太一又是东帝、把太一与东帝混淆起来;同时,又以为太一的地位高居于五帝之上。既把东皇太一一名解释为汉人观念中有从属关系的两个神,又硬把它们统一在一起,无论如何解释不通。事实上,把太一组织在五帝之上、把五帝安排在太一之  相似文献   

18.
“窜三苗于三危”的记载,首见于《尚书·舜典》、其次是《孟子·万章》,再其次是汉代作品中的《淮南子·脩务训》、《史记·五帝本纪》等。 历代史家,只对“三危”的地望问题,作过许多研究,但对此事的本身,却无人提出过疑问。并且一致认为“三苗”,即是《五帝本纪》所载,曾在“江淮、荆州一带数为乱”的苗族。这种观点,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为澄清史实,特作此文。  相似文献   

19.
舜帝形象历来较为复杂,从逻辑上讲,他至少具有三张面孔:一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二是神话传说中饱含幻想与想象的主人公;三是诸子百家所阐释的文化符号。自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对舜帝形象及舜帝事迹广有阐释.论及影响则以儒家为最。儒家的阐释呈现出以家为核、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绳、以利为归等价值倾向。由于舜的传说广为流传,舜的事迹被反复阐释,舜的故事成了民间故事反文人创作的母题.舜的形象成了众多文学形象的范本,舜的文化性格影响了民族性格的形成,因此,深入推进舜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韶》乐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虁制《韶》乐:华夏第一乐章关于《韶》乐的制作,古文献有较明确的记载.《尚书·舜典》引帝舜曰:“虁!命汝典乐,教胄子”《孔丛子 ·嘉言》引孔子曰:“虁为帝舜乐正.”《史记·五帝本纪》亦引舜曰:“以夔为典乐,教(?)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