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配价的角度统一解释复杂宾语内论元的隐现规律,从而解释一些动宾结构中短语宾语的“必现性”的现象.具体而言,宾语内论元的隐现受以下因素影响:核心词的配价能力(必有论元和可有论元)和指称能力、论元与句子控制语是否同指、谓语动词是自指还是他指、宾语是单宾或双宾、论元是否具有遍指义等.  相似文献   

2.
介词有标记动词间接论元的作用,位于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之间时,具有"附加成分的介词""标记论元的介词"和"论元—附加结构介词"三种不同的性质。带标记的宾语与不带标记的宾语所表示的语义类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宾语连用情况与宾语的语义类型有关。带标记的宾语与有标记的名词性成分作状语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使用的标记成分上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取决于动词事件和结构事件的次论元结构.一般情况下,两个事件各有的论元必须在动结句中得到全部实现;两个次论元结构中的语义角色若有重叠,则共享同一个有语义标记的位置;句尾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可作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或描述运动实体的终态,或描述运动的路径.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分属于两个事件的不同论元争夺同一语义角色,这时须隐藏其中一个论元,使每一个语义角色分且仅分给一个论元;而当动词意为"体物(液)外排"或"外物内纳"时,作为运动实体的论元因为不言自明也常被隐去,留下一个语义角色空位.  相似文献   

4.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作格动词是由表"致使"意义,含有[+Tr]句法特性的及物动词,经过非致使化派生而来的不及物动词,表达明确的持续性事件的结果.由于Pr中的DECAUS屈折性功能词的作用,及物动词的外部论元角色被压制,外部论元位置为空,[Tr[Tr,V]]失去了核查宾语格的能力,作格结构表现为明显的事件性特征,T的[+D]特征必须得到核查.在EPP特征和格特征核查驱动下,内部论元必须前移到主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论元标记可以分为联络标记和属性标记;现代汉语的联络标记主要是在非并列关系的名词之间,起到区别范域和联系范域的作用,属性标记主要给论元定性;一个小句中联络标记的使用数量在0~3个的范围内;小句中,论元标记与论元之间是非对应关系;句法位置宏观管控着论元标记;论元语义等因素制约着论元的隐现.  相似文献   

7.
论元一般指的是谓词联系的实体 (名物性成分 ) ,论元位置体现在句法结构上只有三个 ,主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事实上 ,谓词的语义决定了论元的数目、论元的语义角色和分布位置 ,进而在句子结构中体现出来。在句子中 ,有些状语和补语位置也可以看作论元位置 ,只要该位置上的成分是谓词语义的强制性成分 ,那么 ,该成分也就是谓词的论元 ,它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就是论元位置。论元位置由原先的三个增容为现在的五个。  相似文献   

8.
虽然以往研究能解释汉语中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但仍存在些许不足.语段理论能为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在旁格宾语结构中,动词的内论元为基础生成的空宾语e,旁格宾语实际上是介词脱落后的介词词组右附加到VP.由于e 不具有语音特征,不会被拼读出来.因此在语音系统拼读后,最终得到旁格宾语出现在动词之后.  相似文献   

9.
呼语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的隐现比较自由,但“是隐是现”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文章分析了制约呼语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隐现的五个因素,并讨论了当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于呼语祈使句时,它们对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隐现的制约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代动词"来"不仅可以带名词性宾语,而且还可以带动词性宾语;在由代动词"来"构成的述宾短语中,宾语对数量词有强制性要求,不论是名词性宾语还是动词性宾语,宾语中一般要有数量词或量词,甚至用数量词直接代替宾语;数量词有使宾语有界化、指称化及标记焦点等功能,同时其标量功能弱化.  相似文献   

11.
语序分为句法语序、语义语序和语用语序.现代汉语的基本句法语序是"主语 谓语(动词 宾语)"即SVO,不存在所谓的宾语提前的OSV或SOV的语序.现代汉语句式多样化,即同一种意思可以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的语言现象是在语用因素的驱动下产生的,对一个句子进行分析时不但要进行句法分析,还要进行语用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论元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对SVO语序进行比较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从X起”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X起”往往搭配出现,构成一种介词框架。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前置词“从”加介词宾语“X”加后置词“起”构成的介词框架及“起”的隐现规律,通过对“从X起”结构的考察发现“起”的隐现与“X”的的时间序列性及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汉语句段表达与谓语中心语对应,语义表现上以"事件"为主要表现形式.所提"内套"与"外套",主要是就结构形式来说的,具体是对应一个事件还是两个事件,要依据句子的实际情况来定.汉语表存现的位移类被字句既包括部分带得字补语和保留宾语的被字句,也包括谓语动词后接趋向动词或其他类动词的情况.汉语存现类被字句多数在谓语、定语和宾语位置上出现,基本不在主语位置上出现;同存现类事件搭配的包括普通位移类事件、言说类事件和击打类事件,基本排斥认识类事件;事件关系主要呈现为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其他关系类型的比较少.存现类动词后所接趋向动词或其他类动词,也属于一个独立的句段,存现类被字句在句段与事件的对应上基本是两个句段对应一个事件.有的谓语动词后接处所补语,与所修饰的补语中心语构成两个句段,但对应的是一个普通位移事件,而不属于一个存现类事件.  相似文献   

14.
反身宾语句生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身心二分”的“心支配身”认知框架,二是主观移情。反身宾语句有较强的描写性和事件伴随性,主要出现于文艺语体中。  相似文献   

15.
动词配价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介词宾语、时间和处所成分以及工具成分的定性上。相关语义成分与动词隐现的规律表明动词的配价具有动态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动词词义具有非自足性。此外,词义与句法表现的不一致性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一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称为双及物动词。英汉双及物动词在结构上存在较多的异同点。双及物动词根据语义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以给予类双宾语最为典型,此文通过真实的语料,从宾语隐现和宾语移位等方面对英汉双及物动词的用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表达人称的词语非常丰富,但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其使用频率又很低,应由人称代词做主语、宾语、定语和补语时,其在句中隐现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首先从日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入手,对日语中人称代词经常省略或隐现的诸多表达方式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从认知语言类型以及社会文化语境的角度来探讨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以"有"开头的句子通常被看作存在句,但是学界对"有"的语义和语法性质却存在分歧。"有"要么被分析为无定标记要么被分析为存在算子,然而这两种分析都无法直接刻画"有"如何在其后的无定名词短语的确指性和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对"有"在现代汉语中多种用法的综合考察,支持"有"始终是二元谓词的分析。在存在句中,"有"的第一个论元未获得直接表达,从而迫使听者一方必须从语境中确定其具体内容,进而导致"有"后的无定名词短语获得专指意义。更重要的是,二元谓词"有"表征一个事件,该事件存续的时间不得晚于后面的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的存续时间。存在句的这个时间性质是决定具体的存在句用例是否可以接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主语和宾语是谓词题元结构和句法操作结果的表征,识别主宾语必须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展开.题元关系体现动词和主宾语的语义选择关系,宾语必须受动词题元管辖.功能词类的形态特征核查驱动一切句法操作:T的EPP特征,Tr的格特征必须得到核查,[Spec,TP]为句法层面的主语位置.现代英语中,时态句T的EPP特征强,主语必须显性出现.现代汉语中,T的EPP有强弱之分,允许主语以显性和隐形两种方式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三种类型的非作格结果构式“哭湿”类、“站累”类以及“气哭”类,在论元配置及句法结构上有差别,与它们语义上的差别有关系。直接宾语限制以及完成性的语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作格结果构式的论元配置,并在它们的句法结构上反映出来。三类非作格结果构式有不同的历史来源,宾语指向的非作格结果构式一部分是由广义连动式发展而来,还有一部分是动结式发展成熟后,通过概念域之间的投射产生的。主语指向的非作格结果构式则是由主体论元同指的两个不及物动词构成的连动式语法化而来的。从演变过程上看,汉语非作格结果构式经历了从合并到融合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