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程度副词"非常"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外国学生在运用程度副词"非常"时所出现的病句为例,归纳出五种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分析、论证了其偏误成因即"非常"对动词、形容词的兼容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与程度副词的共现及偏误成因;"非常"与否定副词的连用及连用后对形容词、动词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对"比"字句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的静态程度定性与动态性的不相容及偏误成因.  相似文献   

2.
"在"的偏误在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从汉语介词"在"的用法出发,分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四个方面分析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在"的使用偏误,并力求找到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较全面地考察了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情形,归纳出六种偏误类型.针对这些偏误,笔者从副词"也"和日语词"ま"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异同的这个角度,试分析了偏误产生缘由,并针对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已然"类时间副词和"了"共现与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偏误,突出表现是"了"的泛化.本文对二者共现非共现的规则、留学生的偏误情况及造成偏误的原因做了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研究日本留学生学习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偏误。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在日语中有不同的对应格式,日本留学生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偏误。偏误主要有四种类型:遗漏;误加;错序;误代。在分析偏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声调理论,研究采用语音测试法,对25名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偏误从调型偏误、调域偏误和调长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型偏误是声调偏误的主要类型;母语背景和性别特征都是影响留学生声调习得的重要因素;四声起点音和尾音的音高误差是导致调域偏误和调型偏误的重要因素.汉语声调教学的"阳阴去上连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连读中定好四声起点与尾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曾经”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副词"曾经"的使用频率很高,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偏误.分析留学生学习"曾经"时产生的偏误及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充分了解"曾经"的特点,可以减少此类偏误的出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外国学生习得方位词"里"的偏误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外国学生在习得方位词的时候常出现一些偏误.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中介语语料检索系统为基础考察了外国学生在习得方位词"里"上的偏误,并在考察的基础之上对各种偏误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副词教学在外国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又特殊的位置,是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在众多的语言偏误中,副词偏误占很大的比例。汉语范围副词"都"与泰语概数副词"luan"看似相同,实则有同有异,只有了解了"都"与"luan"的异同,才能从根本上区分它们,避免使用偏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语体色彩存在差异的同义词语的选择,是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难点,容易出现偏误。文章选用一百多个有鲜明语体色彩的词语,通过"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检索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体色彩偏误的分布特点及偏误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里"X而不Y"格式使用较频繁,特点较鲜明,留学生在学习它们的过程中会产生偏误。偏误类型涉及书写形式、生造词语、语用环境等方面,偏误原因则与格式的复杂性、母语的负迁移、教学的误导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偏误性质把它们分为成分遗漏、当用而不用、不当用而用、语序错误四类.并以这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把"字句偏误现象从正反两方面例证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一些语料为基础,考察留学生在使用"终于"、"从来"、"曾经"、"向来"和"一向"等五个表过去类的时间副词时所产生的偏误,分析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时间副词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是"字句、"在"字句及静态的"V着"字句时出现的主要偏误有三类:介词冗余、语序颠倒以及回避。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汉语内部的语内干扰,也有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二语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通过了解外国留学生学习"和""与"这两个词时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语料,深入研究"和""与"的本体,进行对比分析后抽象出二语习得者的偏误类型,并加以总结,探讨了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旨在帮助二语习得者更好地掌握目的语。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研究留学生学习汉语当中所出现的词语偏误的基础上 ,对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的词语偏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总结出几条偏误的规律 ,并对偏误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降低偏误率 ,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以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语篇偏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语篇宏观连贯偏误、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和每一类衔接手段的具体偏误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实例进行了偏误成因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语篇分析的写作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解决语篇连贯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习得动态助词“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初级阶段的学生习得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各种偏误,、特别是“了”和“过”的混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考察了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过”的偏误情况.总结出了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过”的偏误特点、偏误类型,在总结各种偏误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气副词的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CSL)的难点。而对语气副词"简直"进行教学语法研究,不仅应明确其句法分布和核心语义特征,更应以语用偏误为着力点,对汉语学习者常见的语用偏误现象进行归纳分类与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面向TCSL的"简直"教学方案,并开展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学实验组"与"HSK对照组"的"简直"句正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教学方案具有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的引入,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热潮。现从下面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研究成果做一下归纳和总结:偏误分析的研究发展阶段、偏误分析的类型和偏误分析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