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唐创业起居注》是研究高祖李渊的重要史料。文章围绕李渊的军事、政治才能等展开论述,并与先前的史料略作对比,以小窥大,重新审视李渊在唐王朝建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开国过程中,太原功臣跟随李渊起兵,并且在从晋阳至长安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李渊从军事政权首领向帝国皇帝身份的转变,其集团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太原功臣逐渐被冷落,李渊通过《褒勋臣诏》对他们的身份做出了限定,使之成为一个仅享有“免死”特权的群体。然而,太原功臣们并不甘心,于是,在武德年间的政治斗争中,他们日益分化,为了自己的出路而选择不同的立场。他们在政争中的命运,映射出了唐初政权性质的变化,也揭示出了唐初政权结构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从晋阳起兵到占领长安的过程中,便展露了他的军事才能。在统一战争中,他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平定西秦薛举父子、并州刘武周、洛阳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及刘黑阔四个大战役。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展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互.军事着眼于政治和战争全局李世民非常重视战争和政治的关系,一切军事都为政治服务,为全局服务。他有着敏锐的战略头脑和战争全局观念。因而他的战略决策便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如晋阳起兵之后,李渊挥军南下,但却受阻于霍邑。霍邑“西北…  相似文献   

4.
隋朝末年,炀帝无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他们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编造“李氏当为天子”①的歌谣、谶语,进行反隋宣传;以后又发动起义,用武力反抗隋朝。经过七、八年的英勇斗争,隋的反动统治终于被人民推翻,但政权却落到官僚贵族李渊手中。李氏果然“为天子”了人民的预言言中了。这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穷奢极欲,施行暴政,造成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激起了多处农民起义,使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早就有反隋之心的太原留守李渊,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从太原起兵南下,决心攻取隋都长安(今西安)。 住在(?)县(今陕西省户县)的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其丈夫柴绍北上到李渊处助战,自己则在当地变卖家产,招募军队。人们听说是打荒淫暴虐的隋场帝,便  相似文献   

6.
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与李渊父子广施德政是分不开的。然而后世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多有讴歌,对李渊的武德政治却少有赞颂,但事实上对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从“人才任免”、“发展经济”、“加强武备、征伐平叛”、“规范律法、减轻刑狱”、“倡兴文化”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后可知,贞观之治正是以武德政治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隋代的南方政治集团是以江南士族为骨干组成的政治团体.其发展壮大逐渐改变了隋朝的政治格局,成为隋朝后期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根据历史事实,我们研究分析了南方政治集团的构成、形成发展的状况和深层次原因以及对隋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张承宗,陈学贵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王朝屡经更迭。隋朝国作短促,二世而亡,前后仅维持了三十七年,颇与秦朝相似。隋朝何以重蹈秦朝覆辙,如此短命,许多人已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隋朝断送于炀帝的暴政,...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统一中国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隋朝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痛苦与牺牲,而隋场帝的积极作用,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初唐诏敕文是初唐时期皇帝于施政过程中发布的"王言政令",是具有最高权威的下行政治公文,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律法、外交、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史实,和《大唐创业起居注》《唐太宗实录》等史籍一道,都属于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很高,可补正史之阙.即便是那些旨在宣扬皇德的诏敕文,如皇帝的即位、改元、祭天、封禅诏书,也为我们考察当时的史实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本文主要从文史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隋义宁二年五月诏与唐武德元年六月诏,来挖掘其中隐藏的李渊兴兵反隋及隋恭帝被迫禅位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论隋倭交往的形式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倭国使节到隋朝,是自南朝中期两国交往中断以来国家关系的重建。对倭国而言,恢复与中国的交往,既出自其国内政治改革的需要,也与其在朝鲜南部的利益相关联。对隋朝来说,同样存在与朝鲜国家关系相关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秩序的重建。因此,双方的利益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存在着矛盾。隋代双方重建国交的种种摸索,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李元吉其人     
李元吉是唐高祖第四子,史多载其生性狠戾,好田猎,生活奢侈,统军作战多致败绩,亦未参预太原起兵密谋。元吉后因与太子建成勾结陷害秦王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被秦王杀死,时年24岁,其五子亦坐诛,妃杨氏被籍没入宫。史书载事,历来兴者王侯败者贼。因为元吉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于是史书对之颇多贬语。纵观元吉在建唐初期的历史活动,则不难对其得出较公正的评价。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长子建成与四子元吉从河东赶来赴义。后李渊亲率建成与次子世民统军西攻长安,因三子玄霸早夭,于是以15岁的元吉为太原郡守,授15郡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等职以镇守太原。这时之太原,北有突厥和割据  相似文献   

13.
一、修史服务于现实政治唐代史学的兴盛,除了自身发展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时代的需要促成的。如果将唐代史学与政治形势结合起来考察,问题就会显得非常清晰。鉴古诫今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这种思想在唐初倍受推崇,成为统治阶级治国的指南。隋朝一统天下,兵强国盛,“威动殊俗”,然仅三十余年,“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唐继隋后,而对魏晋以来频繁的朝代更换,深感国运无常,不能不对前朝的盛衰之迹加以总结,以期李唐江山能够长治久安。早在武德五年,李渊在诏修魏、齐、梁、陈、周、隋六代史的诏书中就申明史籍之功用。他说:“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穷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  相似文献   

14.
初唐诏敕文是初唐时期皇帝于施政过程中发布的“王言政令”,是具有最高权威的下行政治公文,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律法、外交、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史实,和《大唐创业起居注》、《唐太宗实录》等史籍一道,都属于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很高,可补正史之阙。即便是那些旨在宣扬皇德的诏敕文,如皇帝的即位、改元、祭天、封禅诏书,也为我们考察当时的史实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本文主要从文史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唐武德九年六月至九月诏书,来挖掘其中隐藏的李世民弑兄夺权及李渊被迫让位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个人际遇不同,因而两人对待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制定出不同的宗教政策。受此影响,隋大兴城中因追福而所建寺观的时间、数量及维持时间在有隋一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隋大兴城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城中因追福所建寺观之发展变化也反映着隋朝的宗教政策与重大政治事件。隋大业七年的大量废寺运动中没有波及到此类寺观,且都保存到唐代,这不是简单的宗教活动就能解释,而有更深层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6.
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岭南俚族女首领.当时的俚族尚处于母系氏族末期,女权仍受到尊重,而冼夫人家族世为岭南首领,她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卓越的军事才能,造成了其威服诸越的特殊地位;她与汉族太守冯宝的联姻,既起到了政治联盟和保境安民的作用,又促进了俚汉文化交流和俚族社会的进步.俚族的民间信仰有鸡卜、石狗崇拜和铜鼓崇拜等,其冼庙祭祀和闹军坡习俗在当代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人文精神内涵,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7.
李渊是太原起兵的策划者,他所实施的一系列策略为唐朝建立及挽一全国起了重要作用,李渊厘定初唐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颎是关乎隋朝兴数.但特定的历史条件所构成的政治环境,造就了高颎必然成为那个时代悲剧人物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漫谈科举     
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 ,唐代开始盛行 ,直到 1 90 5年才由清政府宣布废除。它的推行 ,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及统治阶级利益密切相关。它对当时的学风、学校教育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成都解放是四川,乃至西南、全国解放的标志性事件。促成成都解放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军事斗争与政治工作的完美结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二是地方党组织的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它们纵横交织交融,发挥着立体作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攻势是成都解放的必须前提,多方强大政治攻势是成都解放的必要条件;地方党组织的工作是人民解放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必要补充。人民解放军与地方党组织共同努力,双方把军事斗争与政治工作完美融合,充分说明在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的历史大势面前,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进攻势不可挡,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增强,而其成效也更加显著。由此,成都得以迅速解放、顺利解放、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