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声乐艺术是将听觉表象、视觉表象等通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去塑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表象的性质特征为想象提供了生动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表象作用于想象,使想象的表现更准确.想象在声乐艺术的发声、呼吸、吐词咬字、歌曲处理等过程中的充分运用,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声音形象,掌握发声技巧的规律,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困难之处在于声乐技术的抽象性,因此,想象心理在歌曲演唱中的运用与建构对于从事声乐职业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演唱中,歌唱者从歌词入手,积极发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把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的表象,做到对乐曲情绪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根据旋律、歌词所表现的情感信息加以构思和想象,通过创作性想象的体验和自己内心的主观情绪体验结合歌词旋律来表现艺术。声乐教学中,师生双方应积极建构想象心理,把无意识想象引到有意识想象上来,使声乐技巧和歌曲演喝能形成“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3.
邹长海先生在认真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文化观念变化为大背景,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声乐发声原理,针对目前声乐教育、声乐学习、声乐演唱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在<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新版)一书中,从心理反应、心理调控与控制、注意力、意志力、声乐艺术的思维特征、想象特征、情感特征等方面,详细地阐述、论证了心理因素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声乐艺术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演唱的效率与质量;揭示了歌唱与发声的内在规律,从而提高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认知和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声乐术语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声乐实践和科学研究,从发声运动的全过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特殊用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于某些声乐术语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为此,本文从声乐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出发,对部分常用声乐术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说明,进一步理解认识其真正内涵,以使声乐教学与训练更为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趣味的获得,总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感知、情感以及理解的载体与展现形式,是此岸的表象联结彼岸的表象的风帆和桥梁。从想象中获得审美趣味的主要途径是:(一)分解综合;(二)变形夸张;(三)逻辑腾越;(四)超前反映。能否展开生动而丰富的想象,从而进一步增加审美趣味,关键是有厚实的生活和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6.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发声练习曲来掌握声乐技巧。传统的声乐练习曲普遍比较注重技巧的设计,不太注重旋律性,基本忽视了练习曲旋律性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声乐教学对于发声练习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并不只关注技巧,同时要求丰富练习曲的旋律性,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歌唱的表演和教学中,想象作为一种心理调控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在声乐的学习和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想象所表象出的声音的完美与对歌唱的驾驭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美声唱法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歌唱流派之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声体系,尤其在高音区的演唱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花儿"歌手应通过掌握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洋为中用,提高演唱水平,使"花儿"这一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声动力和发声位置控制是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重要问题,歌唱时喉腔应处的位置以及怎样更好地运用鼻腔及面部肌肉等是影响声乐教学和学习的关键因素;在练习歌唱发声过程中,应防止片面追求发声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声乐教师对歌唱发声的训练主要靠听觉和感觉来帮助学生树立声音形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有一套兼容并蓄、化繁为简、方法具体、目的明确、简单易行的练声方法和步骤,能对声乐教学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众多著作中 ,清人徐大椿撰写的《乐府传声》 ,是一部被普遍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声乐理论著作。该书不仅继承了魏良辅、沈宠绥等诸家声乐理论的精华 ,并且在对唱法的认识上 ,也比前人更为详密、深入。本文通过对《乐府传声》中有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以便对传统的歌唱发声理论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概括地讲 ,《乐府传声》比较详尽地总结了口法、传声吐字、声韵、顿挫、曲情等方面的歌唱经验 ,并且将这些问题提到美学的高度加以论证 ,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具有一定针对性、同时又比较系统、完整的歌唱发声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论“舌头”功能性在声乐发声与演唱中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发声器官"舌头"在声乐发声与演唱过程中将扮演两种绝然不同的角色,体现两种不同的功能特性。只有科学巧妙地运用舌头在声乐发声与演唱中的运动方式及其自然运动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天然的功能属性和积极作用,为声乐发声与演唱服务,使发音、发声纯真自然流畅,美化音色与音质,产生最佳的共鸣效果,并能使声气畅通、音乐流畅,歌声美妙动听。反之即会严重干扰并破坏声乐发声与演唱的正常进行,甚至将会带来多种危害。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嗓音为乐器,通过科学、系统的发声技巧而使其演唱出最佳音色的音乐艺术类型.优美、丰富的音色是传达声乐作品内容、情感以及风格的桥梁,也是沟通歌唱者与听众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音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宽泛的外延,不同的音色能形成歌唱艺术中不同的审美特征.声乐艺术中音色美与呼吸、共鸣、语言、情感等因素产生密切的关联,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准确地运用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风格,凸显艺术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雅杰 《新天地》2011,(11):212-212
声乐发声与播音发声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加以科学合理的发声,经过实践训练,提高自身调节发音动作的能力。许多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往往在播音发声时音色比较暗淡,声音位置容易偏后。还有一些人盲目模仿播音感觉,使得声音听起来轻飘、无根,缺乏支持感。播音和声乐用声从自然属性看,都属于声音的范畴。其各要素的差异也是播音和声乐用声的主要差异。下面我从四方面分别论述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法,恰当的运用比喻,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声乐学习中的一些难题。声乐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训练“打开口腔”。一般人在张大嘴打开口腔时下巴容易用力,而在声乐教学中的打开口腔练习,下巴是要求放松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下巴放松的基础上打开口腔呢?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啃苹果”,即想象中将又大又红的苹果挂在C巴的上方,那又甜又脆的苹果使人垂涎欲滴,至使吃苹果的人非常兴奋地放松(这正是歌唱发声时所需要的内心状态);由于苹果是挂在嘴巴上方,所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声乐教学中以实践为主的发声训练不具直观性的特点 ,应在发声训练中运用形象思维 ,声乐教师如何才能在发声训练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有着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声乐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声乐教学过程。声乐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动态分析和自我意识调控,排除学生的心理、生理障碍,激发其歌唱动机,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案及超语言因素,把歌唱发声理论活化为歌唱发声实践,把无声的声乐作品活化为有声的音乐形象,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索歌唱发声技能和技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表象和想象的艺术。艺术语言必须富形象性、新颖多采、含蓄蕴籍、富感染力,能给读者以美感享受。俄语成语完全符合对艺术语言的上述要求,是俄苏文学作家手中活跃的、出色的艺术手段。一、成语是揭示事物特征、唤起读者形象感的手段读者产生形象感必须通过表象联想和想象。作家的作用在于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即运用丰富的词语及其巧妙的组合来揭示事物的特征,诱导读者进行对有关表象的联想和想象。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是一种揭示特征、凸现形象的积极活跃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一门很具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同时又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美声唱法是从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发展中,不应只是继承传统,还应该借鉴欧洲声乐的唱法和艺术表现方法,来丰富我们的演唱技巧。如何更好地传承、借鉴为我所用,从而建立一套良好、科学、行之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是关系到学生奠定基础和未来发展进步的关键,作者根据自己从事声乐教学所总结的经验和体会从歌唱的基本状态训练、嗓音判断、发声训练、歌曲选择及表现等方面来论述声乐教育的方法以期能达到交流探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高校声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基础教育,还是锻炼学生发生声能力、促进大脑循环的肢体教育课程。声乐发声是无形的、变幻的,在大学声乐公选课中,通过锻炼学生的发声技巧,对培养学生的乐曲演唱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